简论中国传统文化—媒妁之言无爱情

时间:2022-10-01 03:02:30

简论中国传统文化—媒妁之言无爱情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这是元好问16岁的时候,去赶考,路过一地,听捕捉大雁的人说:有一对大雁飞过,我打死一只,没想到另一只悲鸣不止,居然撞死了。元好问非常感动,于是从猎人手中买下雁,在汾水边建了一座“雁丘”,还写了这首词。诗意深诚,语淡情深。物已至此,何况人焉?然而在不少人心中有一种潜意识:在中国古代是没有爱情的,因为古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结合的,因此没有爱情。然而当我们翻开中国的古诗词不难发现,许多写爱情的诗词感人肺腑。

重来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曦,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这是贺铸的《鹧鸪天》。词内隐、惜墨如金、潜沉曲致。平静的笔端之下饱含对妻子的深情。词作由物及人,缘物生情,由“阊门”之存想到爱妻之失,这个昔日夫妻恩爱生活的见证物,而今成了引发词人相思哀情的媒介。“同来何事不同归?”看似平静出之,实则是词人感情的强烈迸发,是血与泪的呐喊。读到它,我们仿佛看见词人撕心裂肺地向茫茫苍天呐喊“还我妻子”。这声音,喊出了失妻的万般凄楚。“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词人目睹梧桐,眼看鸳鸯,心中涌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思妻哀情。“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真切地刻划出词人翻江倒海的内心:南窗雨让人饱尝淋雨之苦与孤寂凄凉,南窗雨让人怅然于挑灯补衣恩爱体贴之一去不返,极曲致地传达出对妻子的挚爱。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的长辈中有许多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为夫妻的,其中有些夫妻的恩爱程度让人十分羡慕。嘘寒问暖、彼此关照这些简单的词语是不足以表达他们的恩爱程度。他们的爱情就是一种不能割舍、不能缺少和必须存在的情愫。

再看看东坡居士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为亡妻王怫写的。序云:“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说明了这是一个梦记。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见苏轼对其妻子的思念有多深。虽然王怫死后他续娶了王季章,还有侍妾王朝云。但内心的哪个地方只属于王怫一人。“十年生死两茫茫”,显示了他对亡妻的思念之深,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便是一种沉甸甸的哀情。“不思量,自难忘”不去想,自是难忘,情之深切于此可见。“小轩窗,正梳妆” 妻子生前闺房生活的细节来描写。凸现妻子临窗而坐,对镜梳妆的场境,表现了昔日夫妻和睦幸福的生活,也反衬出如今“无处话凄凉”的悲伤。蓦然相逢,“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样的爱,是这样的深。

贺铸与他的妻子,苏轼与王怫。皆是媒妁之言,但他们对自己的妻子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切。难道这不是爱情吗?

上一篇:音乐元素的掌握浅议 下一篇:浅议电力施工企业如何开展效能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