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职业观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时间:2022-10-01 02:55:58

转变职业观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摘 要:自由宽松的语文教学环境,自由的学习心理环境,有利于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观念 师生关系 语文 主动性学习

研究者们认为,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只有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才可能产生,才可能被激发,才可能被充分调动,才可能渐次实现自主学习。

初中生身处青春发育期,自然环境和人际环境都会很微妙地影响他们,从而带来学习情绪的变化。因此,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和谐民主、心灵自由安全的良好教学情境中自主学习,并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一、从“专制”走向“民主”

“专制”教育只有命令,只有服从,没有交往,没有沟通。要改善初中生的人际关系,使其朝向有利于语文教学交往的良性方向发展,教师要具备真正的民主平等精神。

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中,“师道尊严”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在教育舞台上唱主角,教师相对学生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在教师面前只能唯命是从。在倡导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今天,这种教育模式显然不合时宜,也不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且极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我们这里所强调的民主,不仅仅表现在教师教学行为上,更表现在教师管理方式上。教学最终成功不表现在教师的“教”,而表现在学生的“做”上。研究者们认为最利于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的管理方式是“与学生合作型”。这种管理方式下的老师能够为语文教学交往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师生之间是一种合作型的关系,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与学生民主、平等地相处,共同协商、探讨问题。

二、从“科任”走向“主任”

很多教师都认为,管理是班主任的工作,科任老师只要上好自己的课做好分内的事就可以了。其实,管理是所有教师的教育能力之一。一个擅长管理的科任老师和一个只关心自己教学工作的科任老师,他们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效果是不一样的。积极参与学生的管理,关注学生的生活,只会增加科任老师的人格威信和情感威信。

我们很庆幸许多语文老师不仅在从事语文教学,同时还担任着班主任工作。我们更庆幸还有很多语文老师虽不担任班主任工作,但却同样把学生的管理当成分内之事。这里的“主任”并不完全等同于“班主任”,用这样一个词只是希望能提醒广大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而不仅仅是语文学习。

三、从“成见”走向“看见”

“罗森塔尔效应”证明:“受到赞美的人能够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教师对学生的赞美认可会对师生关系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变化。我们做过这样的调查,小学升入初中时,好班中的学生女生比例较为可观,升入高中时,好班中的男女生比例开始改变,男生人数开始增多。人数的变化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性别的差异使得小学中的女生以勤奋努力在学业成绩上领先于同龄男生,随着知识的加深,男生个性品质的逐渐稳定,他们逐渐赶上甚至超过同龄女生。这样的事实提醒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不要带着“成见”去打量您的学生,一切皆有可能,尤其是语文这样一个模糊性的学科。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对交往产生热情,能用较恒久的意志力控制自己的行为,奇迹就会产生。

魏书生把语文学科各项知识点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承包给每个学生,如文字、词汇、文学常识、语法、修辞等等都落实在每个学生的身上,由这某一项的承包者为全班学生解答其承包项目中的知识内容,这样全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项,都有给他人当老师的机会,同时又都是他人的学生。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根本感受不到自己曾经的学科学习挫败感,恰恰相反,他更强烈地捕捉到了教师对自己语文学习进步的认可。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热情就日益高涨。这些良好的非智力品质都极好地推动了学生开展语文自学活动。

语言文字承载着人类的情感、思想。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反映,对于营造积极的语文学习情绪,和谐的语文教学环境,自由的学习心理环境,推动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卢仲衡.自学辅导心理学[M].

[2]魏书生.魏书生谈语文学习[M].

[3](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M].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江苏外国语学校

上一篇:新课程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下一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