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春《红楼梦影》对薛宝钗形象的改写

时间:2022-10-01 02:44:02

顾春《红楼梦影》对薛宝钗形象的改写

[摘要]《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是一个用理智来克制情感的少女形象,而在《红楼梦影》当中,婚后的薛宝钗形象则不如少女时代的薛宝钗令人印象深刻,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即是原著中刻画薛宝钗形象的作者是男性,从男性的角度来理解、刻画薛宝钗这样一个人物,自然有符合男性审美的心理特征。在《红楼梦影》当中,顾春对薛宝钗形象重新刻画与建构,使一个封建大家庭当中的形象栩栩如生。

[关键词]《红楼梦影》 薛宝钗 重塑

[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068-02

清代满族女作家顾春的小说《红楼梦影》是《红楼梦》的30余种续书之一,该书的叙事主线是贾府的重兴,以贾府中女眷的活动作为叙事的中心线索。小说写宝玉离家出走后,贾政到处寻找,后在毗陵驿将其从一僧一道手中领回,宝玉从此一改往日倚红偎翠之习,入为翰林,进了衙门当差。薛宝钗在《红楼梦影》中,终于实现了“金玉良缘”,她与宝玉结婚后,为宝玉生下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而且也赢得了宝玉的尊重,成功成为这个大家族当中的“宝二奶奶”。做了父亲的宝玉尽享天伦之乐,他喜欢“抱着芝哥站在栏杆前看牡丹”,还把那块通灵玉挂在儿子身上辟邪。但他本性终究难改,儿女私情依旧,小说让宝玉在林黛玉20岁冥寿时前去潇湘馆祭奠,二人在梦中相见,梦醒后方知此番生死之恋如镜月水花之不可及,不禁怅然。在《红楼梦》中“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宝钗,在顾春的笔下,被塑造成了一个既具有理性的持家有方之人又具有真挚情感的形象。

在顾春的笔下,宝钗依旧是一个经过严格的礼教教养,具有正统礼教思想的女性,她能够处理好封建大家庭中重重叠叠的人事关系,以一种不偏不倚、冷静理智的态度来对待别人,保证了家庭关系的和谐;同时,宝钗在顾春的笔下,也能够处理好与丈夫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大家庭当中,她能够从整个家族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自己与丈夫的关系,一方面她时刻劝告宝玉要在功名和仕途上用功,另一方面,她也能够理性地处理好为宝玉纳妾的事情,并表现得豁达得体。

顾春有许多笔墨写宝钗处理家庭中人事关系的能力,以此来塑造宝钗作为具有良好传统修养的女性形象。比如,在第十回中,宝钗为宝玉安排庆祝生日:

这里宝钗叫玉钏、袭人、麝月坐在自己席上,西边一席是翠缕、侍书、莺儿、丰儿。宝钗便问:“紫鹃怎么没来?”惜春说 :“他头疼呢!”平儿说:“那一桌才四位呀,再凑两位才好。”宝玉笑道:“又不是我请善会,何必定要六位一桌呢。”说的众人都笑了。宝钗说:“偏偏的紫鹃又病了。彩云比不得跟太太的时候,如今在三爷房里倒不便让他过来。”李纨道:“就把那桌上的菜拿几样给他们,也是一样。”宝钗说:“周姨奶奶四样,三爷和兰阿哥一桌,早就送去了。再拿四样,每人一盘一碗就得了。”婆子们答应,送菜去了。①

在这样一件小事的安排上,便见出宝钗思考的周密。在别人还没想到的时候,宝钗先想到,在别人想到后,宝钗已经安排好,这便是宝钗的持家之道,即便是吃饭这样一件小事情,宝钗也能将主子、丫头方方面面都照顾到。这种持家有方的女性形象塑造,实际上也透露出顾春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

在与宝玉的关系上,宝钗是一个传统的贤妻,她不断督促宝玉在功名和仕途上努力,考虑的是丈夫的前途发展,并且在第三回中,宝钗还主动向王夫人求给宝玉收房纳妾的事情:

王夫人道:“还有一件,宝玉这一回来,你也劝着他用用功。明年还要会试,倘能中个进士,也赎赎咱们家的脸。别教他整日家和丫头们一块儿顽顽笑笑的。”宝钗笑道:“我还有一件事要求太太。我想麝月、莺儿也都大了,却倒很中用,莫若把这两个也留下,就是使唤着也方便。秋纹就配了焙茗,剩下的几个都小呢。”王夫人笑道:“既是你这么贤惠,我有什么不肯的?只是别教他们鸡争鹅斗的,看人家笑话。”宝钗笑道:“太太自请放心,有我呢,他们也不敢。”②

在封建礼教的要求当中,相夫教子是女性的本分,薛宝钗作为一个受到过良好教育的女子,她端庄沉稳,为人妻、为人母都堪称楷模。在家庭事务中,宝钗处理得井井有条,对丈夫体贴关怀,饱含深情,更能做到督促丈夫用功,是一个端庄温婉、精明能干而又有情有义的贤惠形象,同时,宝钗主动为丈夫纳妾而不嫉妒,这便是典型的封建道德观念下愚蠢畸形的“贤妻”形象。

但是,若是顾春笔下的宝钗仅仅停留在这样的层面上,那么也只是对《红楼梦》后四十回中宝钗人物形象和性格的继续描写而已,并没有重塑的因素。顾春笔下的宝钗形象,之所以产生了突破,是因为顾春将一个所应具有的真挚情感赋予了宝钗,使得宝钗突破了被传统封建礼教束缚下产生了性格特征,而表现出一个觉醒的人应有的心理状态与性格特征,这突出地表现在变宝钗的“无情”为“有情”上。

宝钗对宝玉的爱情,与黛玉对宝玉的幽怨的爱情不同,她对宝玉是饱含着脉脉温情的爱情。一方面,她对宝玉敬重体贴,温存备至;另一方面,她对宝玉不时流露出的“醋”意却正体现了一个正常女性应该有的情感。

在对宝玉温存体贴方面,宝钗非常细心,而且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宝玉归家的第三回一开始便写宝钗看着袭人、麝月、莺儿、秋纹四个人给宝玉抖晾皮衣裳,拾掇铺盖。到后来王夫人想起嘱咐宝钗让丫头给宝玉晾晒衣服和铺盖的时候,宝钗早已经完成这些事情了,而王夫人嘱咐宝钗说:“叫他们弄就是了。可别自己动手,小心着凉。”宝钗却是答应着自去料理。此时的宝钗正怀有身孕,从这样的小事情中,可以看出宝钗的细心与对宝玉的爱意。

宝钗温情脉脉的爱,也得到了宝玉的回应,在第十一回中,宝钗在大观园中突遇暴雨,宝玉便让人送来了雨伞、雨衣和雨鞋等雨具:

那雨已是下起来了,只见麝月打着伞,小丫头提着个小包袱,一个玻璃小提灯。湘云说:“包袱、雨伞都有了,还短你们奶奶的油靴。”麝月指着包袱说:“这不是。”众人只当是玩话,打开一看,原来是宝钗的一双旧鞋,众人都笑起来。宝钗笑着骂麝月:“不是个人。”探春说:“必是袭姑娘的主意,怕你遭塌了鞋,又得他们做。”麝月说:“不是。”宝钗说:“我知道又是莺儿献殷勤,自己怕挨骂,支使了你来。”麝月笑道:“都没猜着,是二爷着我来接奶奶,说地下泞的很,请奶奶早些过去罢。”众姐妹一齐大笑,宝钗红了脸,啐了麝月一口。③

上一篇:文科概率考查什么? 下一篇:让阅读教学因探索反思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