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01 02:27:57

河北省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9-018-02

摘 要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已经成为目前城市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通过分析介绍河北省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现状,目前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河北省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关解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河北省 城市 生态园林城市 对策

目前城市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化在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我们的城市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过多等。要想使我们的城市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生态园林城市无疑已经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理想的城市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趋势。生态园林城市不仅能够保护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生态园林城市还能够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河北省广泛的开展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提高河北省综合实力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北省概况

河北省简称冀,位于东经113°04'至119°53',北纬36°01'至42°37',地处华北,漳河以北,东临渤海北京周边,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其余为河北平原,面积为18.47万平方千米。全省最高峰小五台 (海拔2870米),43%的平原海拔不到100米,是我国惟一兼有海滨、平原、湖泊、丘陵、与高原的省份,自然资源数量众多,类型齐全。

河北是中国的文物大省,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8处,名列全国首位,著名的还有沧州铁狮子、定州塔、赵州石桥、正定隆兴寺等。在悠悠历史古迹的背后,河北省也不乏拥有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北戴河、南戴河的天然海滨风光,辽阔壮美的坝上草原,野趣天成的涞水野三坡,险峻又不失秀美的嶂石岩等等,山、水、草原各种景致相映相成,为“燕赵大地”增添了不少色彩。

二、河北省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现状

生态园林城市评价体系主要是从经济环境、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这四项来对一个地区或者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情况进行评价的,接下来我将从这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下河北省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现状:

(1)经济环境。河北省位于环渤海经济发展圈中,中环京津,东临渤海,是一个人口大省同时也是一个资源大省、经济大省。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在经济形式逐渐好转的同时,河北省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挑战,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国内许多城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前进,而河北省经济相对其他城市来说却发展缓慢。

(2)生态环境。近些年来,为了改善河北省的生态环境状况,河北省采取了各种各样有效措施,加强了生态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地区的生态压力,生态状况有所改善,环境质量也有所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渐提高。但从总体来看,河北省生态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该省仍是我国生态灾害种类最多的省份之一。与此同时,城市绿化工作虽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

(3)环境保护。近年来,河北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主要是生态建设步伐加快,工业和城市污染得到控制,一些重点地区、重点流域的环境质量开始好转,初步遏制了全省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但是,河北省的环境安全仍然面临严峻形势。目前,河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虽然得到了控制,但绝对量仍然很大,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城市大气环境处于较重污染程度,除秦皇岛、廊坊两市外,全省其他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不同程度和时段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4)基础设施。“九五”以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各级政府日益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纷纷采取多种方式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河北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尽管如此我们的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仍然是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近年来,河北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相对于社会发展需求而言,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还相对滞后施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

三、河北省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1)经济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河北省各市各项经济指标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得出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下降慢,第三产业比重小,增长慢。河北省的国民生产总值虽然比较高但财政收入和人均财力较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就比较低这一经济现象。这一现象足以说明我省居民人均收入和我省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

(2)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河北省在城市绿化建设方面存在城市总体绿化水平不高的问题。截止2008年河北省11个设区市中只有秦皇岛和廊坊达到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对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大于等于百分之四五的要求。同时各市在生态园林建设由于急功近利出现了许多问题。河北省城市绿地规划中还存在城市绿地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3)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固体废弃物处置、处理和管理,是全省环境保护中一个薄弱环节。全省工业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水平很低,固体废弃物处理率仅为33.1%,综合利用率不足30%。工业废弃物的大量排放,不仅是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同时全省固体废弃物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4)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河北省大部分城市存在公共交通系统线路网密度不足、部分地区空白及部分地区过于集中等问题。多数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普遍存在公交车辆配置不足的情况,导致平均发车间隔延长,乘客待车时间增长,并且存在公交车站设施缺乏的情况。

四、河北省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相关对策建议

(1)从经济环境方面着手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目前,河北省仍以传统产业为支柱产业,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小。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不利于河北省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转变人们观念,依靠科技进步等手段使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在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方面我们可以建立科学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完善经营者年薪制考核办法,调整工效挂钩基数和比例,扩大工效挂钩企业面,并在税收政策上适当倾斜,鼓励和引导企业经营者增加职工工资。

(2)从生态环境方面着手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要想改善生态环境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由于公园绿地在一个城市中所占面积较大,功能也较齐全。做好公园绿地建设对增加一个城市的绿地面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道路绿化在城市绿化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城市道路绿化面积广并且均匀对改善城市面貌有着很好的作用。我们在道路的绿化应以美观为主,应尽最大努力满足人们的视觉需要,满足道路遮阴需要。

(3)从环境保护方面着手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促进各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是我们进行环境综合治理的根本途径。一方面是产品生产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是控制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技术进步,即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工艺与无废少废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力推广循环利用、重复利用、综合利用技术;大力发展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的生态技术和生态工业。

(4)从基础设施方面着手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想要彻底改善我省城市公共交通问题首要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公共交通基础实施落后的问题。因此,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在全省范围内加强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公交优先策略势在必行。同时,还可以根据城市发展规模、用地布局和道路网规划,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确定公共交通方式、车辆数、线路网和场站设施用地,使公共交通的客运能力满足合理高。要想改善城市的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可忽视的。

参考文献:

[1]董宪军.生态城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5.

[2]王林,高向丽,郝建清.解读生态园林城市.河北林业.2008.2.

[3]郑丽霞,周华,陈九辉.浅谈生态园林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信息.2007(25):66.

[4]黄肇义等.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城市规划.2001(1):35-37.

上一篇: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要素禀赋与产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