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客的旧貌新颜

时间:2022-10-01 01:47:23

人类最原始的“以物易物”的贸易方式在网上却日渐盛行,它会成为下一块足够大的C2C电子商务蛋糕吗?

从2005年7月开始,一位叫凯尔・麦克唐纳(Kyle MacDonald)的加拿大青年借助互联网,把自己手里的一个特大号的红色曲别针,一步步和其他人分别换来了鱼形钢笔、门把手、烤炉、发电机、啤酒桶、雪地车、敞篷车、唱片合同,并最终用唱片合同换到了一套双层别墅一年的使用权。他历经一年、以别针换别墅的故事很快传遍世界。

2006年10月15日,参加了杭州赛区超女比赛的黑龙江女孩艾晴晴(化名)开始了她的别针换别墅之旅,声称要书写中国版别针换别墅的童话。她在网上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其换物经历贴出,并在三个小时内用曲别针换来了手机,引来无数人的注目,各大门户网站也纷纷推出专题对其进行跟踪报道。

别针换别墅的童话与喧嚣背后,是一种原始的物物交换模式的旧貌换新颜。而这样的模式,能在互联网经济的大潮中,成长为下一块足够大的C2C电子商务蛋糕吗?

需求是否决定价值

“换物是一件需求决定价值的事情,艾晴晴的‘别针换别墅’已经违背了这点,只是一种炒作,并不是换客真正所能带来的网络新生活。”说这话的是易物网的CEO朱人杰。在广告业有过7年从业经历的朱人杰,在看到了“别针换别墅”的故事后,萌生了投身互联网物物交换行业的想法,他说服了原来自己的老板作为合伙人,于今年5月11日正式推出了“易物网”。

据朱人杰介绍,早在2000年,当时和易趣在个人拍卖市场竞争的雅宝就曾推出过“”的易物概念,只是由于互联网环境的不成熟,换客市场才并没有打开局面。

“最近几个月换客网站遍地开花,但我们是第一家提‘换客’这个概念的,并且打出了需求决定价值的口号,目前我们的市场占有率也是最大的。” 朱人杰声称。

广告业的从业经历,使朱人杰非常重视易物网的营销活动和市场推广,目前易物网已在包括电视媒体在内的各种媒体上投入了巨额广告。与此同时,一批换客网站在短时间内也横空出世,加上艾晴晴“别针换别墅”事件的炒作,“换客”这个中国从业者自己设计出来的概念,很快广为人知。目前,易物网称其已集聚了10万多名换客、30多万件换品,日交换物品400件次。其服务从上海开始,正向全国的其它大中城市蔓延。

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才两年多的吴峰,同样因为看了别针换别墅的视频,就带着几个同学在2006年6月创办了易贝网,“现在的物物交换绝对是货币交换的一个完美补充,因为它可以让物品的价值最大化,不花钱换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吴峰对本刊记者说。

目前,易贝网已得到了国内游戏娱乐门户网站U9网的资金支持,U9网CEO刘亮表示:“此次投入的96万元基本包括了我们所有的现金流,投资易贝网主要是想突出我们的现有优势,我本身还在运作一家物流公司,同时与陕西铁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可以以极低廉的成本以及各种灵活的模式进行货物的配送。”刘亮甚至向《互联网周刊》透露,他准备卖掉国内魔兽争霸的第一大站U9网,而全力投入易贝。目前,U9网已得到了国内某大型网游公司约为100万元的一期投资。

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由于活动地域的局限性,不得不慢慢演变成以货币为中介来进行物品交换。但在现代社会,蓬勃发展的互联网经济和日益壮大的网民群体,提供了各种物品的丰富信息,也由此培育出了一块换物的沃土。

但朱人杰认为:“我不认为如今的换物跟原始社会物物交换是一样的,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很高,在旺盛的消费欲之下会积攒许多闲置物品,大家有处置这些物品的需求。当然,能够物物交换,中间就少一层货币的盘剥。”

又一个淘宝?

优优是一位有着长时间互联网换物经历的网民。“经常在淘宝上看到一些喜欢的东西,不想再花钱去买,就和店主发消息说让他去我的小店看看,看到合适的东西咱们交换就好。”

她称,用这种方式,能在处理自己不想要的闲置物品的同时,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但是我的大部分交易都是同城的见面交换。曾经有一次异地换物,结果我没收到对方发送过来的物品,弄得很不愉快”。“淘宝并不支持这种功能,换物自然没有通过支付宝进行的买卖那么有保障,而且有的店主是以赚钱为目的开店的,并不倾向于跟人换物。”

优优认为,许多网民都有换物的需求,但是她也去过一些目前比较热门的换客网站,觉得物品信息还不够丰富,满足不了自己的需要。

众多换客网站的人气远无法与C2C网站的巨头淘宝网相比,但是它们正在努力开垦着这一块尚十分荒凉的土地。“我比较看好能够与传统行业挂钩的盈利模式,换客将在电子商务中打开一块别人尚少涉足的细分市场。”朱人杰说。

只是,比起目前网上已经很成熟的C2C交易模式,由于换物基本上都是实体的交易,更容易产生欺诈或种种交易纠纷,这种情况在异地交易,即交换双方无法彼此鉴定货物并实时交换的时候就更容易发生。

针对这一问题,易贝网采取的策略是尽量鼓励同城交易,目前主打的城市是西安和广州。吴峰说:“我们将在西安所有人数在1万以上的高校铺开宣传,在广州目前我们正在与一家非常有影响力的地方门户谈合作。”

“现在我们还只是一个信息平台,大部分的换物也都是同城交换,但我们的方向并不是一个换客的论坛,今后肯定要做诚信体系和配送体系,并且全力推行实名制,尽量保障信息的真实可靠。”朱人杰谈道。目前,他已经在和一些物流公司谈合作。在他的设想中,可以让物流公司进行专门的换物配送,比如在交换双方同时发货的时候再进行配送,保障换物的顺利进行。“基本的物物交换信息交流将永远不会收费,但以后会在此基础上推出一系列增值服务,将物物交换这个链条中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给予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设置线下交换场所;此外,企业易物还将涉及沽值、保险、法律、仓储、运输等一系列业务。”

美国换物热

而在同一时期,美国的换物网站正在迎来其发展的黄金时期。与国内的换物网站不同的是,这些网站大多集中在书、各种光碟和游戏领域。

一家叫Peerflix的DVD交换网站目前已经拥有了25万用户群,以及22万多张DVD碟片。用户可以在网站中列出自己拥有的和想得到的DVD。DVD被其它人索取的则可以获取一定金额的称为Peerbux的虚拟货币作为酬劳,1Peerbux通常等于5美元,拿到自己想要的DVD的用户必须支付相应的Peerbux币以及一张DVD 1.5美元的费用。其中0.51美元是用于邮资(Peerflix提供可打印的含邮资的信封),其余的则是Peerflix的收益。

由于DVD交换在美国的巨大市场空间以及Peerflix的创新型商业模式,其赢得了众多风险投资家的青睐,早在2004年就获得了来自3I和BV Capital的200万美元的投资。2005年10月,Battery Ventures又向其投资800万美元。

交换CD碟片的,交换视频游戏碟片的GameSwap,以及交换书籍的PaperBackSwap所采取的也大都是和Peerflix类似的模式,同样也日渐火爆。

今年7月亮相的Swaptree则意图在交换模式上有所突破。在Swaptree网站的系统中,没有虚拟货币的介入,每一笔交易都是个人对个人的,可以在不同种类的物品中交易,甚至允许在多人之间进行换物,由Swaptree在系统中进行匹配协调。每个人把自己拥有的东西和自己需要的东西列出来,如果在当前系统没有可以满足此需求的物品,系统也会在出现用户所需物品时进行即时提醒。

Swaptree 同时还提供了一些具有社交性质的功能,比如说用户可以与朋友共建交易群,用于协调交换。Swaptree网站的创始人认为,由于Swaptree能掌握人们的需求,将来可以靠高度细分的目标广告盈利。

而在中国,由于盗版的泛滥,书、光碟和游戏的交换自然很难有大的市场空间,但是在在线换物领域,对于种种可行模式的探索,和美国同行们一样,大家依然都还在路上。

上一篇:商业化是门艺术 下一篇:李东生“扭亏改革”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