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列治文市中小学课堂教学看安全学习环境的营造

时间:2022-10-01 12:33:57

从列治文市中小学课堂教学看安全学习环境的营造

[摘要]积极和有归属感的安全情绪状态下,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学习情绪是高涨的,学习体验是快乐的,学习效果也是高效的。教师有责任为学生营造这样一种环境:舒适宜学的课室文化氛围、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和相互尊重的生生关系。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习环境;安全

[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2-0027-03[作者简介]温丽萍(1978―),女,本科,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教师,中学一级。

提到“安全”,人们可能更多地想到人身安全。“安全”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基本语词,在各种现代汉语辞书有着基本相同的解释,即“没有危险;不受威胁;没有损失”。可见,安全也同时涵盖了心理层面的一种无威胁的感受,一种无危险的状态。

学校是学生快乐成长的摇篮,课堂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获取知识的引领者。因此,教师有责任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和有归属感的安全情绪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学习情绪是高涨的,学习体验是快乐的,学习效果也是高效的。

一、我国课堂安全学习环境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在小学阶段和中学的低年级段,学生们都习惯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学生们也很喜欢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到了高年级,学生很少主动回应老师的提问,甚至对于容易回答的问题也不愿意主动回答,或者回答问题的音量小。结果就是课堂上教师不得不陷入自问自答或不停追问的僵局中。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更注重来自他人的评价,注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害怕自己的回答错误或者不完美而引起他人的嘲笑,造成学生公开回答问题时出现紧张、害怕、焦虑等情绪反应。

(二)师生关系的原因

有的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曾经自觉或不自觉地伤害过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进而造成师生之间出现隔阂和不信任,引起师生关系紧张,也会造成学生不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难以融入该教师的课堂。

(三)课程内容的问题

学习内容较难、较枯燥,或者学习内容本身不能吸引学生等原因也容易让学生出现抵触情绪。

(四)教学和学习习惯的问题

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没有养成,教师代劳的部分太多,也容易造成学生学习依赖性强、主动性弱,课堂上惯于被动接受。

然而,我们在列治文市中小学课堂进行考察时,发现课堂里面都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很高,这个明显的不同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如果我们对上述四方面的原因进行深度的挖掘,实际上不难发现高年级课堂中出现的“沉默、参与度不高”归根结底是在课堂、学校这个学习环境中没有营造出一种安全的、无压力的学习文化氛围。下面,笔者结合在加拿大B.C.省列治文市中小学参观考察的体会,谈谈如何营造安全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倾听、发言、合作等学习行为的积极性。

二、安全教学环境的营造策略

(一)营造舒适宜学的课室文化氛围

走进列治文市的中小学教室,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以生为本。在小学的教室中,每一面墙、每一扇窗、每一个橱窗都以集体的形式集中展示学生的作品。Daphny老师告诉我们:这种集体展示的行为是受家庭环境氛围的启发,因为在大量的全班性展示过程中,能不断地向学生强化这样的观点:“我们是一体的,我们是一家人,教室就是我们的家,同学和老师都是我们的家人和朋友。”所以,家是安全的,家是放松的,家是没有压力的。学生在这样放松的环境中,都愿意通过积极的参与、主动的发言融入到课堂环境中。

无论在小学还是中学,我们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课室中的某一个角落总摆放着一些糖果和饼干(坚果除外),学生和老师在课间可以随意取用。低年级课室的前面部分区域会铺一块大地毯,这块地毯的用途很丰富,老师可以和学生坐在地毯上学习、做手工、画画,学生学习累了也可以在上面躺一下,甚至打个滚儿。置身于这样人性化、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室环境中,学生和老师的心情也是放松的,其创造力也会得到激发。

(二)打造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加拿大的课堂教学原则中有一项重要的原则:不同的学生是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的,如果长时间地用同一种学习方式组织教学必定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加拿大的课堂教学相对比较注重开放式的思维、开放式的提问、开放式的作业。对此,Bruce总监的分析鞭辟入里:最糟糕和抑制学生创新思维的提问是:“美国的首都在哪儿?”“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哪一年?”……因为这种课堂提问方式是封闭式,答案往往是唯一的。这种问题最不需要学生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而学生的回答往往也是迎合标准答案、迎合教师的期望值。因此,但当学生面临此类问题时,往往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使学生时刻戴着思维的镣铐,缺乏进一步思考的内驱力和安全保障。此外,加拿大的开放式课堂还体现在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开放等几个方面。

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感到安全,能没有顾虑或顾虑较少地自由发表意见,提出问题,真正打开思想的闸门,积极主动地实现认识或情感上的碰撞与融合。

(三)缔造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

积极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关键,是学生安全学习的基础。如果学生相信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师生共同的利益,那么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会更加活跃和充满期待。毫无疑问,对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甚至比学识渊博更重要。因此,加拿大的学校非常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下面是笔者在列治文市中小学课堂内外发现的一些有助于促进师生关系的小技巧。

1.小学全科教师每天在课室门口欢迎学生,中学走班制教师也会在自己的教室门口迎接学生;

2.开学时调查每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掌握学生的业余爱好,并注重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3.课间休息时教师与学生在走廊交谈,中午和学生共进午餐;

4.善于用幽默的语言和有感染力的表情和学生分享自己的心情和看法;

5.注重倾听的技巧,和学生交谈时强调“eye to eye”,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

教师与学生交流方式恰当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上课时的心理负担减轻了,学习的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四)倡导相互尊重的生生关系

列治文市主要的课堂学习形式为小组合作学习(Group Work)。在笔者看来,小组合作学习本不是什么特别新颖的学习形式。但走进课堂后,笔者才发现加拿大的老师在操作上非常注重三点:1.创设小组文化。不同的小组有自己独特的核心思想,有代表自己小组的标志或颜色,这些都是引领小组团队文化的精神象征,当学生感受到自己和小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才能真正融入小组,进而融入班级。2.教师只提供有限的帮助。加拿大的课堂很少看到老师作为一个示范者教学生应该怎么做,反而是作为一个课堂的参与者加入学生的小组活动中。当我问起这个做法的意图时,一位正在上课的女教师对我说:“我的参与本身对他们就是一种示范,学生会从我的身上看到如何用准确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合作。” 3.同学间的交流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respect),学生从安静地倾听他人发言、有礼貌地发言、鼓励性地表扬他人、表达赞成和不赞成意见时的措辞等方面学习尊重他人的做法。

倡导相互尊重的生生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互助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更有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课堂。学生在尊重的氛围中得到了来自学习伙伴的安全感,得到了被包容和被接受的满足感。这既提高了自身素质,也减轻了心理负担。

三、结语

马斯洛的层次需求论告诉我们,安全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在课堂上一种正常的、自然的心理需求。只有教师带着富有创意的设想和对学生恰如其分的期望,学生带着努力创新的愿望,才能共同营造安全的、无负担的课堂,才能共同步入海阔天空的教学天地!

参考文献:

[1]牛阿娜.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成人英语教学的影响[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2(5).

[2]刘素芸.自由选择自主探究[J].吉林教育,2010(2).

上一篇:培养良好习惯奠定人生基础 下一篇:《诗经·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