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国华谈当年的《原罪》

时间:2022-10-01 12:02:19

“假如你有兴趣坐在《原罪》舞台下,也许你会获得一点顿悟,一些激情;能使自己少一些假学道,多一点真情;能产生一种愿望:宁愿死亡在‘诗’里,也不要生活在‘散文’中……”这便是著名剧作家沙叶新在1989年春对《原罪》的评价。将近20年过去了,《原罪》即将重上舞台,作为导演的雷国华19年后重排此剧,心情自然非同寻常。面对笔者,她兴趣盎然地谈起了当年的《原罪》。《原罪》题解

“原罪”一词,来源于圣经的故事。基督教文化中有一则古老的传说: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因偷吃“禁果”而触怒上帝,被逐出乐园。人类这第一对男女的冒失殃及了他们的子孙万代;基督徒们相信,人生来就是有罪的。这便是所谓的“原罪”。

作品反映的自然不是圣经的故事,但多少让人将二千多年前发生的故事与今天的事件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曹家兄妹三人之间表现的男女关系的种种,似乎已在无形中被追溯到了那偷食“禁果”的原罪感。

为编剧的“申辩”

雷国华说,《原罪》里,一切大的命题如“人性”、“激情”、“人的价值”等等,无一不在生活的点滴琐事中渐渐渗透出来。在当年上海的几次座谈会上,该剧得到了戏剧家和评论家的称赞,一致认为剧中人物是生活中可看、可感、可知的,是一部真正深入知识分子灵魂的作品。但当年人们的观念毕竟还不像今天这样开放,为此编剧赵耀民也面对过不少非议,说起她的搭档,快人快语的雷国华自然是忍不住要“申辩”一番。她引用了赵耀民的一段话:“我写的是中年知识分子的情感危机。中国人没有真正的,要么把它神圣化,要么把它邪恶化,其实它完全是一种自然现象……”雷国华说,即便从今天看来,《原罪》所体现的深度和广度仍具相当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带有悲剧色彩的心理正剧

对于整部戏的风格体裁,导演雷国华将其定义为“带有悲剧色彩的心理正剧”。导演的定位是严肃的,戏的结构十分明确,一个事件引发的一系列人物关系的变化,从序幕到三幕戏,共六场,一个背景贯穿,任务十分逼真,情感的表达浓烈而暴露;而总体又给人一种潜在的寓意感,一种若隐若现的宗教情绪。

无论舞台调度或者舞美灯光,二度创作中随处可见导演似火的激情。干净利落的手法将剧本中纷纭复杂的人生作必要处理,给观众一种形式美的感染;几处独具匠心的细节设计,换来的不仅是台下雷鸣般的掌声和每场八九成的上座率,更唤起了压抑在观众心中的那份激情。

期待新的演员阵容

提到当年的演员阵容,雷国华颇有些自豪地说一个简单的“强”字似乎总不足以形容,俞洛生、奚美娟、王鲁夫、张晓明、肖璋本、许承先、张引棣、何政军、宋忆宁、徐铮和李卫等等。19年过去了,演员原班人马已经不现实了,希望仍然能够有一个足够强势的阵容来支撑这台戏,雷导对这一点充满信心,我们自然拭目以待。

风雨过后见彩虹

当年《原罪》得以登台与观众见面,也是几经磨难才最终如愿的。上海人艺早在1987年的时候就排过一轮,但因种种原因,演出的前几天被告知禁演。

两年后,《原罪》终于得以“解禁”,于1989年初开始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第二轮复排。正式演出很成功,台下观众反响十分热烈。在当时上海话剧不景气的情况下,人艺能团结一致,克服重重困难,排出一部较好又叫座的大戏,无论是对做戏的人还是看戏的人,都是个极大的鼓舞。

再过一个多月,《原罪》就将以全新的面孔出现在观众面前了,拭目以待的同时,回首当年《原罪》经历的种种,颇有些忆苦思甜的味道。然而,“事业艰难,但话剧生命是不灭的!”这是话剧人不变的信仰。

上一篇:《驯悍记》与《麦克白》幕后小记 下一篇:《牛虻》,七年之痒――关于话剧《牛虻》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