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第25期

时间:2022-09-30 11:47:48

如何解决经济结构失衡

(《财经》2007年第24期“人民币应如何升值?”)

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内部失衡。中国经济的失衡状态,主要原因还在于内部失衡,外部失衡只是内部失衡的体现。从这个方面说,解决目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从根本上说,还是要由内因着手,着力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从现阶段来看,货币政策要毫不动摇、更加坚定地抑制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必须由适度从紧转向从紧,进一步加大紧缩力度,尽快纠正负利率;要用货币政策旗帜鲜明地反对通货膨胀;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适度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

长远来看,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是关键,财政政策要在调整经济结构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目前,中国经济内部结构失衡的关键在于储蓄率高、有效消费少。为扭转经济失衡格局,下一步必须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调整经济结构、推进节能减排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建设公共财政和向教育、住房、医疗等重点民生领域倾斜,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北京 毛奉君

应抛弃传统的监管思维定式

(《财经》2007年第24期“A股向下”)

对于监管层来说,如果本次A股指数调整有什么教训可以总结,那就是备受诟病但一直被监管层坚持的“防止股指大幅或非理性波动”“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发现蓝筹股价值”思维定式,已经到了非改不可或干脆抛弃的地步。

应该看到,随着当前A股结构的日益复杂化,特别是在金融活动全球化对中国股市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原有的思维定式逐渐显露了其脆弱、易被反向操作的一面。

这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相关投机者“绑架”监管部门,为其短期或中长期利益服务。以本轮A股下跌为例,尽管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个别投机者利用监管部门不会坐视A股股指巨幅波动、特别是蓝筹股持续下跌的传统监管思维定式来进行反向操作,在自己顺利出货后,预测到政府肯定会“为了公众利益”出面为自己的做空行为埋单,或采取有利于自己的监管措施。

监管部门的思维定式被有心人利用,已不是第一次,这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如果监管者再不抛弃其传统的定式思维,而代之以讲求灵活监管的非定式思维,就很难避免其掌握的监管权力再次被“绑架者”利用,监管者所倡导的市场化监管、人性化监管也将不可避免以失败告终。

北京 李季先

经济发展了,然后呢?

(《财经》2007年第24期“诊断高房价”)

正如谢国忠所言,如果经济增长意味着高房价,那结果很可能得不偿失。高房价,是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例证之一,它加深了大多数国人的挫折感。

在动辄年均10%的GDP增长背景下,百姓收入似乎也取得了相应的增长,但相对于增速更快的房产价格、医疗价格、教育支出,显得微不足道。而这三项,与百姓关系最大。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呼吸更脏的空气,饮用经过更多净化程序的水,失去更多山清水秀的美景……

就房地产而言,一些地方政府在推高房价方面着力最多,在帮助百姓安居方面却如此无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的,是以经济建设带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我们却似乎是为了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百姓真正获得了什么,却少人关心。在这种情况下,推出一个和民众相关的“幸福指数”,倒是非常有必要。

福州 邢天

不乐观的“服务三农”

(《财经》2007年第24期“农行‘一行两制’突围”)

农行制订的《农业银行服务三农总体实施方案》,旨在重构服务“三农”的组织模式。应该说,这一方案可能是目前最具操作性的现实的方案,有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只是,那些期待农行由此成为服务“三农”中坚力量的人,可能要失望了。

作为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农行如果不能在农村实现商业可持续,服务“三农”只能是一句口号。但在农行服务“三农”的方案中,从根本上来说,仍然未能把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的业务的界线划分清楚。在中西部的一些地区(例如),农行仍然有一些政策性的业务,承担了一些公共服务的职能。

以往的经验一再证明,在农村金融市场的特殊性和金融机构盈利能力不强的情况下,这种纠结不清的情况常常意味着两种可能:一是如果相关的业务产生亏损,将无法分清相关的责任,从而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二是农行服务“三农”的业务商业上不可持续,最终撤离农村市场。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农行事实上也一直在从农村市场“撤退”。这一点,从农行的网点分布、贷款分布和利润来源情况就可以看出来。即使那些仍然在农村的业务,也以以往的存量为主,而且主要分布在较发达的地区和较高端的农村人群,低端业务基本上拱手让予农信社等机构。这意味着,农行虽然名称中有“农业”的字样,但离真正以“三农”为主要业务对象还有很大差距。

南京 李亦乔

“非点源污染”应引起足够重视

(《财经》2007年第24期“湘江沉重”)

流域污染治理难度大、跨越地域广、涉及利益多,是水污染治理中的顽疾。目前来看,目前大家关注的多是“点源污染”,也就是各个企业的排污问题。这自然是很对的,但我认为,“非点源污染”特别是农业非点源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非点源污染”的突出表现,是大量农药的使用以及垃圾处理不当,使得很多污染物通过淋溶作用进入土壤和地下水当中,随雨水的冲刷以及地下水对地表水的补给,这些污染物以间接的方式进行到水体中,污染了整个流域。相对点源污染来说,非点源污染更加难以控制、难以治理、受气候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但治理成本较小。随着非点源在污染负荷方面的增加,治理点源污染不仅成本巨大,而且已不能解决所有污染问题。因此,警惕非点源污染进一步扩大,对非点源污染进行有效治理,将逐渐成为流域污染控制的又一重点。

北京 韩兆兴

上一篇:异化的“患者同意权” 下一篇:向老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