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机械CAD/CAM应用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2-09-30 10:27:16

高职高专机械CAD/CAM应用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的高职高专业机械CAD/CAM课程改革与实践,在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体系、教学过程方面的工学结合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机械CAD/CAM 工学结合 任务导向 项目驱动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为全面实践“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我们对《机械CAD/CAM应用》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数控专业学生就业岗位调查和对在校生课程学习情况的对比,深入研究适合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的项目教学法。并探索构建适合高职院校机械CAD/CAM应用课程的工学结合项目教学培养模式。通过企业调研、岗位调查、学院教学现状分析及班级对比试验、职业技能鉴定等分析,对比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与工学结合的项目教学方法所形成不同教学结果。进而在机械CAD/CAM应用课程在全面推进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实践项目导向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紧密结合行业的实际需求,加强校企合作,实施工学结合。把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训导,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就业竞争能力,以及发展潜力。

(二)科学制定课程标准

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依据,参照岗位准则和职业资格要求,以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的培养为主旨,构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强化教学内容与考证合一的教学理念,同时硬化“双证书”毕业标准。

(三)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课程内容体系

根据企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整合课程。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原有课程进行改革。变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调整为以技能训练为主,实践课时数与理论课程的课时数之比增加到2∶1。与行业专家一起开发课程内容。在工学结合模式下,贯穿课程的主线不再是知识,而应该是职业技能,围绕学生职业能力要求建立了课程能力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教材的编写。与行业专家共同组建课程改革专业委员会,并一起开发课程内容,设置工作任务,共同编写教材,使得课程内容更能满足工学交替的学习要求。

(四)实践教学过程的“行为导向”理念。

通过高水准的实验实训手段,以模拟工作环境软件为实践教学的技术支持,引入了项目教学法,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提供培养空间。在实训进程中通过综合的项目课题,强调学员获取过程性知识,解决“怎么做”和“怎样做得好”的问题。通过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让学员“从做中学”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根本特征所在,也是学生形成自己的经验的根本途径。

三、课程改革研究的途径与步骤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访谈法等方法。通过进行企业调研与就业岗位调查,以我院机电工程系09级、10级、11级、共100名学生做为实验对象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与工学结合的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证研究,对学生技能进行测评采用职业技能鉴定的方式。

2009年4月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教师的大规模岗位调查以及本院学生课程学习情况调查为本研究提供了一手的研究材料,我们走访了哈市6个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国企及8个合资及民营企业,形成调研报告,同进我们对2009级两个平行班级学生进行的长期跟踪调查并对课堂观察结果进行对比,2010年6月两班同时进行了职业技能鉴定,通过对测试成绩结果的分析结合多方调查与反馈,证明本项研究所得出的结论真实可靠。

(二)研究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1、通过调查企业对毕业生技能要求,我们发现,企业单位对学生专业技能应用能力要求较高。而目前在机械CAD/CAM应用课程教学中,职业导向性不强,基于职业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法没有在高职院校中得到广泛采用,高职院校迫切需要改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2、通过对课堂教学情况与学生的反馈,我们对比了传统教学与工学结合的项目教学在各方面的差异。为了验证传统教学方法与工学结合的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法效果,我们选取了同一专业,两个基础相当的实验班,同一教师在用不同教学法进行了一学年后的教学法,于2011年6月进行了职业技能鉴定,采用工学结合项目教学法的1班优秀率为543%,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2班优秀率为36%,而总平均分比2班高出11分。

三、总结及反思

“职业教育承载着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重任,是培养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教育。职业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就业的需要;还承载着满足人性需要的任务,是一种培养促进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另类智力特点的青少年成才的教育。”我院进行的机械CAD/CAM应用课程改革经过几轮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程实施的收益

1、更新了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

教师能初步认识到职业教育要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全面发展的能力观、职业属性的专业观、整体思考的评价观、生命发展的基础观、技术应用的层次观和弹性管理的学制观等。虽然认识还比较肤浅,但都能在教学实践进行有效尝试。

2、初步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即按社会需求调查、工作任务分析、教学分析、课程确定、编写课程标准和制定课程方案等6个层次,初步形成了以项目为载体的机械CAD/CAM实用教材。

3、促进了教学模式的转变

机械CAD/CAM应用课程已经全面实施项目导向下的任务驱动教学,初步实现在能力目标、任务引领、学生主体、职业导向、项目载体五个标准指导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尝试。

4、教学角色的逐步转变

通过课程改革,专业老师已经逐渐从学科体系中强调的抽象思维的“教”转变为形象思维下如何指导学生“学”,能注重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研究,注重学法指导,提高互动频率与效果。

上一篇:PLC在石油机械液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