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四化管理”在京杭运河山东段水运建设中的实践

时间:2022-09-30 10:08:04

“交通四化管理”在京杭运河山东段水运建设中的实践

摘要:进入“十一五”以来,山东省京杭运河水运工程建设全面展开,一批船闸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在强力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山东省积极探索工程项目管理的新途径新手段,在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工程实施等各阶段全过程推行“交通四化管理”,有效提升了京杭运河水运工程建设品质。

关键词:交通四化管理 京杭运河 水运工程

京杭运河山东段水运工程简介

京杭运河山东段全长529公里,自鲁冀边界的德州第三店入境,鲁苏边界的陶沟河口出境,流经山东德州、聊城、泰安、济宁、枣庄五市,占大运河总长近1/3。由于地处运河中段运河全线制高点,山东段运河素有“运河水脊”之称。运河山东段被黄河一分为二,黄河以北段265公里,黄河以南段264公里,其中济宁以南172公里三级航道,是山东目前唯一承担运输任务的内河航段。

按照全国内河航道港口布局规划,山东省持续加大对京杭运河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度和力度,近年来相继完成了微山二线船闸工程、台儿庄复线船闸工程,微山一线船闸改建工程和长沟、邓楼、八里湾等船闸工程前期工作,完成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南四湖至东平湖段输水与航运结合工程前期工作,万年闸、韩庄复线船闸工程工可报告编制工作。2009年11月微山二线船闸竣工通航,2010年7月台儿庄复线船闸交工试运行,2009年9月微山一线船闸改建工程开工,2010年11月梁济运河、柳长河段输水与航运结合工程开工。“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5亿多元,京杭运河山东段新增通过能力2300万吨。

“交通四化管理”的基本涵义

“交通四化管理”是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于2008年在全系统推广的新型管理理念,由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和人本化四要素组成。交通四化管理各要素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标准化是管理依据,规范化是管理手段,集约化是管理方式,人本化是管理目标。

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规范,以获得最佳管理秩序和管理效益的过程。管理标准主要包括年度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

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是指以信息化平台为手段,按照“团队精干化、职责清晰化、业务程序化、管理数据化、形象统一化”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外观展示、基本制度以及各类管理事务的作业流程,以形成统一、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规范化管理又分为静态规范和动态规范。静态规范主要体现为外观形象展示,包括机构设置、标志标识、文化形象、办公环境等内容。动态规范则主要体现为过程控制,主要包括各类决策、财务、学习、公文流转等过程中的规章制度和运转流程。

集约化管理。集约化管理是指以和谐、集中、高效为价值取向,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优化要素配置,集聚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类资源,获取最大的管理效益。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兼顾各个环节,集聚生产要素和管理要素,加快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组合,形成集约效益;二是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把各项工作流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环节,纳入信息化建设应用范围,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三是优化工作流程,对影响工作绩效和工作质量的流程以及重复、繁琐、落后等不适应工作需要的环节,进行必要的删除、压缩、优化、整合,以提高工作效能;四是加强内部协作配合。

人本化管理。人本化管理是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为前提,以管理的主体和客体为对象,以满足人的正当需求为中心,积极促进管理目标人本化、管理过程和服务方式人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以“交通四化管理”提升京杭运河水运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交通四化管理的提出和其在京杭运河水运工程建设中的实际应用,为内河水运工程建设管理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山东省从工程建设实际出发,遵循内河水运工程建设管理的客观规律,落实内河水运工程管理法律法规,以交通四化管理理论创新内河水运工程建设管理的方式方法,通过建立完善六大管理体系,促进了工程建设基础、专业、现场再上新水平。

建立岗位责任体系。明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省级建设单位、市级建设单位事权划分,按照以事定岗、以岗定责、权责对称的原则,将工作任务责任细化分解,并与各参建单位签订质量责任书、安全责任书、廉政责任书同时,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廉政责任体系,无一项工作空缺,无一环节空缺。

建立工作标准体系。在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招标阶段,明确工程各阶段的质量标准。在工程施工中,基坑开挖、混凝土浇筑、闸门吊装、材料检测以及脚手架架设、电线铺设、材料摆放等都有具体的标准,并予以量化或定性。科室、班组、岗位以及具体事项都有工作标准。

建立工作规范体系。完善制度和规范程序,真正从源头上确保“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有严谨、规范的制度来约束。在项目管理方面,制定了《施工项目分包管理办法》、《合同(协议)管理办法》、《工程变更管理办法》、《进度管理办法》、《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工程项目验收办法》、《监理工作考核办法》等;在资金管理方面,制定了《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基本建设管理费管理规定》、《工程计量支付管理办法》等;在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制定了《工程质量管理办法》、《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安全管理台帐》、《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会议制度》等;在工程廉政建设方面,制定了《建设项目廉政举报制度》、《建设项目聘请廉政监督员制度》等。

建立目标计划体系。按照项目批准的建设周期,结合省交通运输厅投资计划安排,都制定年度工程建设计划,明确工程建设的投资安排和形象进度,而对于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资金管理、项目前期管理、文明创建、廉政建设、宣传报道等具体工作,都有明确而详尽的年度工作要点,有指导思想,有目标原则,有任务部署,有时间要求。

建立评估考核体系。按照考核范围注重内外结合、考核手段注重人机结合、考核对象注重过程和目标结合、考核结果注重奖惩结合的原则,制定严格的检查考核评估办法、计分标准,对工程质量、安全施工、工程资料以及各项活动进行全面、公正、公开评价,确保评估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

上一篇:选矿废水资源化处理的探讨 下一篇:浅议项目法施工中的工程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