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结肠破裂的急诊处理方式论述

时间:2022-09-30 10:01:15

【摘要】 目的 本研究主要就外伤性结肠破裂患者的急诊处理方法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我院2001年2月――2013年2月所收治的100例外伤性结肠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结肠损伤患者采用一、二期手术进行治疗的应用价值以及术后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76例患者行一期手术,术后有16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24例患者行二期手术,其中有10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结论 对于外伤性结肠膜破裂患者而言,在其得到早期诊断后,应及时对其进行剖腹探查,并对患者行一期手术治疗,这样可以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以及行二次手术的概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急诊处理;结肠破裂;手术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22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77-02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挤压伤、高处堕落伤、车祸伤等一系列外伤层出不穷,特别是外伤性结肠破裂在外科急诊中尤为常见。在对外伤性结肠破裂患者进行临床处理时,所面临的问题也相对较多,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也相对较多。目前,在对此类疾病进行临床治疗时,怎样才能降低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已经成为了医学临床实践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研究将对我院2001年2月――2013年2月所收治的100例外伤性结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1年2月――2013年2月所收治的100例外伤性结肠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20例女性,80例男性,所有患者的年龄为15-76岁,平均年龄为51岁。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48例患者为锐器所造成的开放性损伤,52例患者为闭合性损伤,其中有10例患者为打击伤,12例患者为高处坠落伤,10例患者为机械挤压伤,20例患者为车祸伤。所有患者中,有38例患者为乙状结肠,10例患者为降结肠,12例患者为横结肠,40例患者为升结肠或盲肠。

1.2 方法 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76例患者行一期手术,其中包括了切除吻合以及修补穿孔,对于结肠破裂口低于3cm的患者,在对患者的创缘口进行修剪后再行修补术。如果患者的结肠内存在较多的容物,那么就必须扩大结肠创口,将结肠内的容物彻底的清理出来,然后在结肠上下段灌入生理盐水以及250ml浓度为0.5%的甲硝唑,对患者的肠腔进行清洗,将患者肠道内的容物排出后,再对患者行修补术处理。对于结肠破裂口大于3厘米,肠系膜以及创口周围肠壁有坏死迹象的患者,将结肠的容物彻底的清理出来后,将失活的肠断切除,然后行结肠部分切除术,同样做肠腔清洁处理后做结肠端一端吻合术,其缝合口均做顺行固定于腹壁之壁层腹膜。用生理盐水以及0.5%的甲硝唑共计1000ml来对患者的腹腔进行彻底的冲洗,并用多孔双套管来对患者进行引流处理。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24例患者行二期手术,其中包含了穿孔修补肠外置、损伤处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修补穿孔加近端造口等。术后1-3个月对患者行造口还纳术,对于行肠外置手术的患者,在术后14天对其给予还纳腹腔处理。

2 结 果

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2例患者死亡,其中有1例患者死于术后感染性休克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患者死于缺血性休克。有76例患者行一期手术,术后有16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21.1%,其中有2例患者为粘连性肠梗阻;4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肠瘘,行胃肠外营养治疗、腹腔灌洗以及双套管负压引流治疗13-21天后痊愈;2例患者为膈下脓肿,在B超引导下行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后痊愈;8例患者为切口感染。24例患者行二期手术,其中有10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有2例患者为粘连性肠梗阻,2例患者为造瘘口狭窄回缩,2例患者为切口疝,4例患者为切口感染。

3 讨 论

从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一次性吻合器械在临床医学中开始得到应用,且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广泛的普及,随着高效抗生素的不断研发,结肠损伤患者行一期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也有所提高。绝大部分外科医生开始对传统结肠外置与造口等二期手术方式的观念产生怀疑,且倾向于采用一期手术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治疗。

对于外伤性结肠破裂的患者而言,一旦得到确诊就必须积极地做好术前准备,尽早对患者行手术治疗,将患者破裂、坏死的肠段采用手术的方式来将其清除,并对患者的腹腔进行彻底冲洗,同时还必须做好相应的引流工作。对于存在其它合并重要器官损伤的患者,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对患者的生命进行抢救。目前,在对结肠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没有明确的界定,在对此类患者行一期或二期手术时,必须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实际病情来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不能一概而论。此外,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还必须对患者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并对患者在术后的低蛋白血症进行纠正。

综上所述,对于外伤性结肠破裂患者而言,在其得到早期诊断后,应及时对其进行剖腹探查,并对患者行一期手术治疗,这样可以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以及行二次手术的概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对此类患者行一期手术治疗时,其关键内容在于对患者术后肠瘘的防治,患者的全身情况、就诊时间、腹腔污染的严重化程度、术后肠瘘是决定一期手术的关键条件之一。在对患者行手术治疗时,一定要确保吻合口两端没有张力,并确保其具有良好的血供,并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双套管引流以及腹腔冲洗,此类处理方式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在术后发生肠瘘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郑建伟,孙杨忠.外伤性结肠破裂急诊处理方式探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8,3(1):44-45.

[2] 郑建伟,孙杨忠.外伤性结肠破裂急诊处理方式探讨[J].中国临床医生,2008,36(7):36-38.

[3] 张敏,顾建中.创伤致结肠破裂24例的急诊治疗[J].宁夏医学杂志,2008,30(2):170-171.

[4] 陈志雄,肖步耘,欧阳映辉,等.老年性结肠癌破裂12例外科急诊治疗[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0):102.

[5] 李远安.外伤性结肠破裂急诊治疗体会(附30例病情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02(12):129-130.

上一篇:浅谈影响小儿输液速度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措施 下一篇:持续有创血压监测在心脏介入术中的护理效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