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园区居民体育参与状况及体育人口特征分析

时间:2022-09-30 09:45:54

江苏省高校园区居民体育参与状况及体育人口特征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江苏省高校园区内居民的体育参与状况以及体育人口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高校园区居民中准体育人口比例相对较高;影响居民参与体育的因素中体育氛围的缺失和主观因素占比较重;居民体育人口在年龄段、学历以及性别分布上有显著不同,且在运动参与动机上多元化现象明显。

关键词:高校园区;居民;体育参与;体育人口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075-03

一、前言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集中建成了一批大学城、高教区、高教园等高等院校集中的园区,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的有50多个。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这些园区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各自的城市中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江苏省是教育大省,也是高校园区建设较早、规模较大的地区,园区建设多以城市发展战略为依托,与城市的整体布局外扩和高精技术产业区相伴而生。与此同时,园区内的商业区、居住区、中小学等配套设施也相应的逐步完善,成为一个相对独立且具有显著社会特征的城市板块。本文将以此为背景,对江苏省高校园区内的居民体育人口结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江苏省高校园区内居民体育人口及其体育参与状况,为具有同质性特征的高校园区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策略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南京江宁大学城、南京仙林大学城、苏州独墅湖高教区、常州大学城内18周岁以上的社区居民113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46名,女性584名,不包括在校学生等当然体育人口。

2.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通过数据库查阅体育人口、高校园区等相关研究文献资料近百篇,并对其中与本研究联系较多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②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制定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被调查者的基本身份特征、社会地位状况、运动参与动机、运动参与状况等多个维度,并通过对相关专家的咨询和访谈对该问卷进行效度检验。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30份,有效率为86.9%。③访谈法。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积极与园区居民进行深入沟通,了解调查结构之外的相关信息,为更好的剖析调查结果积累素材,并对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及时访谈。④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和EXCEL7.0进行数据处理和制图。

三、结果与分析

1.体育人口界定。关于体育人口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在不同时期的文献中表述形式莫衷一是,但核心概念基本相同,都是以“身体锻炼为目的而经常参与身体活动的社会成员”为基本思想。尽管如此,对于体育人口的界定标准却存在较大争议。目前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是卢元镇和仇军等人的研究成果――体育人口必须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①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②每次身体活动时间为30分钟以上;③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本研究即在此标准基础上开展调研。

2.江苏省高校园区居民体育人口的结构特征。

(1)江苏省高校园区居民体育参与状况及体育人口分布。调查显示,江苏省高校园区居民完全没有主动体育参与的人数占到总被调查人数的17.4%,有24.4%的居民每周3次以上的规律参与体育锻炼,只是偶尔参与体育锻炼的有22.1%,还有36.1%的被调查者每周运动次数在1―2次。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在每周3次以上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中只有约10%的人没有达到30分钟和中等轻度,而在每周锻炼1―2次的人群中这一比例显著增加到25%,在偶尔参与的人中比例更高。经过比对,在高校园区内的居民完全符合标准的体育人口比例约占到21.9%。

(2)影响江苏省高校园区居民体育参与的因素。对影响江苏省高校园区居民体育参与因素的调查结果表明,有24.5%的非体育人口居民认为难以克服惰性而长期坚持锻炼是影响自己体育参与的最主要因素,还有20.6%、18.0%和17.6%的非体育人口居民认为这个因素分别是“没有时间”、“缺少同伴”、“缺少必要的指导”。“缺少方便的运动场所”选择的人数不多,只占到7.7%,可能跟高校的体育资源会辐射到居民区有关;还有9.5%的居民认为自己的经济条件并不能满足自己去参与喜欢的运动项目。从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居民区内更多的营造体育氛围、建立体育团体、宣传体育知识应该是促进居民体育参与的有效手段。

(3)江苏省高校园区居民体育人口年龄结构特征。表1显示,江苏省高校园区内的居民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体育人口比例都呈现出两头翘的趋势,也就是说处于31―60岁之间的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会比30岁以前的年轻人以及60岁以后的老年人低,这可能跟处在这个年龄区间的人工作和生活相对比较繁忙有关。体育人口比例最高的是60岁以上的女性,占比为37.1%,但女性在50岁以前体育人口比例均低于男性,这个跟女性退休比男性早以及女性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度要比男性高有关。

(4)江苏省高校园区居民体育人口受教育程度结构特征。表2显示,园区内居民体育人口比例基本随着学历层次的增长而呈现升高趋势,这说明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也更需要丰富的业余生活。其中男性体育人口比例随着学历层次的提高逐渐不及女性,这可能与女性越来越注重形体的保持有关,这一点从对她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调查中可以看出。

(5)江苏省高校园区居民体育人口体育参与动机。调查结果表明,园区居民体育人口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主要以健康、业余爱好和审美三种需求为主,分别占到总比的40.5%、22.1%和18.2%;另外还有社交需求和学习技能两种分别占8.3%和8.5%,选择“其他”选项的占到2.4%。这说明体育作为一种促进身体健康的手段仍然是人们参与其中的主要动机,但多元化的需求也占到了相当的比例,尤其是审美、社交、爱好等心理需求占比较重。

四、结论

江苏省高校园区居民体育人口在人群中的比例并不高,相对而言准体育人口较多;影响园区居民体育参与的因素多样化明显,但主观因素占相当比重;各年龄段体育人口比例有较为明显的差别,基本呈现中年人锻炼较青年和老年人少的两头翘趋势,男、女性在这方面也有较明显的差别;园区内居民体育人口比例基本随着学历层次的增长而呈现升高趋势,其中男性体育人口比例随着学历层次的提高逐渐不及女性;锻炼身体已不仅仅作为体育参与的唯一动机,动机的多元化现象明显。

参考文献:

[1]仇军.中国体育人口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36.

[2]肖玲.大学城区位因素研究[J].经济地理,2002,(3):275-276.

[3]林显鹏.2010年中国群众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1):10-1.

[4]邱雪.体育强国指标体系的创建[J].中国体育科技,2010,(1).

[5]孟凡强.我国体育人口性别结构的社会学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18(3).

Analysis of the Sport Participation Status of Residents and Sport Population's Feature in Higher Education Parks of Jiangsu Province

YAO Zeng-qiang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29,China)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questionnaire,investig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the author have researched the sport participation status of residents and sport population's structure feature in higher education parks of Jiangsu Province. The result show that the ratio of pre-sport population is highest;that sport atmosphere and subjective factors are the more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that the sport population's distribution are different in people with different age groups,different education background,and different gender,and the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s of sport are obviously diversified.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 park;resident;sport participation;sport population

上一篇:基于分组模式的“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应用与... 下一篇:提升留学生皮肤组织病理学教学水平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