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让数学课堂活起来的策略

时间:2022-09-30 07:22:13

浅议让数学课堂活起来的策略

数学课通常的教法,是教师按照教材的编写,先出现例题,引导学生明了后,学生再练习,反馈的效果只要正确率高,就大为满意。这种教法中,多的是教师的传授,少的是学生的探索,即使学生接受了知识,也不会从内心产生成功的愉悦,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重视不够。面对新课改的挑战,让课题充满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所应该关注的。要打破以往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把课堂给学生,教师立足于为组织教学,帮学生搭好学习的台子,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数学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很“生硬”的学科。不少学生对这一门学科不感兴趣,所以学习很被动,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苦学”为“乐学”呢?本人认为应从这几方面去努力。

一、增进与师生情感

情感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俗话说:“动之以情,感人者心。”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边活动。教学从来都不是单向流动的,而是双向流动的,在这个流动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态度被学生的情感所接受,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态度来对待教师。教师和学生的感情沟通,教师就会取得学生的信任。同时,良好的情感能转化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内部动力,从而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相反,一个遭厌弃的学生,往往会从中感到否定和排斥,有时就会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出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人的思维起源于问题。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探究愿望,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给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的时空,让学生“尽言”、“言尽”,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有的老师讲得很少,但他的课堂学生却异常的活跃,这其中语言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你的语言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也可以一下打掉学生的积极性,这就是说课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要精心设计,问什么,怎么问,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回答,我们要做到,学生能讲的绝不要替代,学生讲过的也不要不放心,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这是没必要的,你这样做了,学生会觉得你嗦,逐渐对你不感兴趣,没有了兴趣何谈学得好你教的数学课。所以多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使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能给学生以启发,给学生以鼓励,给学生以前进的方向。因此,必须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此环境中大胆地想,大胆地问,大胆地说,让学生充分自主。放开手脚动脑研究,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如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可以说“你行的,再好好想想!”遇到不愿意回答的学生,不妨满怀期待地说“你先试试,轻轻地说给老师听听”,“我就知道你一定行,这不,说得多好、多响亮呀!”……在教师暖暖的爱意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自主的学习和发展。

三、将生活融入数学课堂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有目的地将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的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结合身边的实例融入数学课,让教与学跳出教本,走到现实生活中,使数学课堂大起来。超市的价格标签,银行的利率,家装材料的购买面积估计以及食堂菜谱的调查统计表等等,都可以成为学习数学的源素材。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只有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既对数学内容进行了拓宽,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达到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信息技术因其具有传输的网络化、呈现的多样化、信息存储的光盘化等优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于数学课堂,需要注意:

(1)信息技术与数学内容的整合。可以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引入时代活水,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2)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形式的整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意识,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3)信息技术与数学学习方法的整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而是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支持者和帮助者。

五、改变教学评价的方式

在课堂上开展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评价语言应以鼓励为主,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评价时应尊重个体差异,及时发现其闪光点并给予鼓励,使学生不断追求新的目标。并激励学生在探寻知识时,不受传统束缚,思考问题多角度、多方位,勇于创新。让他们在数学课堂闪光芒。通过教学实践,我认识到,作为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激励人,为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做出最大努力。

在数学课堂这个舞台上,教师应成为一个导演,如何把课堂导演得栩栩如生,就看导演的能力与智慧。所以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各科能力,提升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上一篇:谈中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性的渗透 下一篇: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