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增长极”建立探析

时间:2022-09-30 05:22:02

摘 要:随着协调发展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主旋律,欠发达地区尤其需要通过建立“增长极”快速拉动经济,缩短与周边地区的差距,实现经济的整体发展。但由于欠发达地区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使其“增长极”在推进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应从以下两方面建立保护网:必须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从制度上对当地老百姓进行财政补偿。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增长极;问题及原因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071-02

当前,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主旋律;另一方面,我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绝对差距却依然存在不断拉大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如何整合当地优势资源,建立一个或若干个增长极以快速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缩短与周边地区的差距成为当务之急。

一、欠发达地区建立“增长极”的必要和假定

1.“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概念由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于1950年首次提出,随后经过多位学者的补充、完善和发展,形成了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按照佩鲁的观点,经济增长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进步和创新带来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在产业和部门间并不是均衡分布,因此经济增长往往首先集中在那些具有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的特殊产业(地区),并由这些产业的连锁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和地区的整体发展。佩鲁认为,这些具有推动作用的特殊产业(地区)就是所谓的“增长极”。

由于地区发展差异在各国都普遍存在,因此,作为一种非平衡发展战略,“增长极”理论非常符合地区发展的事实,被广泛应用于区域发展战略之中。当然,在实践运用中,“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既有扩散效应有利的一面,也具有极化效应消极的另一面。

2.我国欠发达地区建立“增长极”的必要和假定

我国欠发达地区大多处在交通条件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边远地区,同时往往也是生态环境脆弱、资源单一的地区。这样的地区由于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缺乏,导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都普遍落后,加之改革开放后,我国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各种资源、优惠政策等向发达地区倾斜,进一步加剧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尽管自从2000年以来,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高于东部发达地区的增长,但两者之间的绝对差距仍有不断扩大的趋势。2000年,西部和东部的人均GDP相差7 000元,到2009年这一差距拉大到了21 000元。因此,从国家整体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必须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但在资源本就稀缺的欠发达地区只能进行非平衡的发展战略,即把当地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投入到有优势的产业和地区,投资到收益明显、具有规模效应的产业和部门(即“增长极”或增长中心),并通过这些部门和产业的传导和辐射作用,快速带动、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最后达到欠发达地区整体、协调的发展。

二、欠发达地区建立“增长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方面是欠发达地区急需通过建立“增长极”或增长中心来解决区域增长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尽管“增长极”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指导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时,并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效果,欠发达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仍然悬而未决。具体而言,“增长极”理论运用于欠发达地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稀缺资源型“增长极”加剧收入分配不平衡状态,引发其他社会问题

欠发达地区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性,使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往往是当地的稀缺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当地在考虑以哪些产业作为推进型产业(“增长极”)建立时,自然而然就把目光聚集在这些稀缺资源身上,如各种矿产、金属、能源等。由于当地缺乏开发经营这些资源的基本条件与市场,为了开发这些资源,就需要从外地引进设备、资金、技术、人才等,由此往往形成以下开发模式:投资(组织)输入型和产品成果输出型。这意味着,由于产业链未能有效延伸,与当地产业缺乏互相支撑配套关系,一些大型企业或公司作为增长极分布在欠发达地区,不仅其扩散效应未能发挥,还因为不能有效吸收当地劳动力就业,而当地的生活成本却由于外来人员的高工资高消费拉高了等因素,二元经济差距在该区域真实地展现出来。

另一方面,矿产、金属和能源的开发往往伴随着较大的污染性,当地老百姓几乎未能从经济增长中获得好处,还要忍受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链条变脆弱等不利后果。近几年,已经有一些欠发达地区由此发生了当地老百姓与开发企业矛盾激化甚至发生群体性的事件,成为制约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不利因素。

2.地方保护主义阻碍“增长极”的传导辐射作用

佩鲁在提出增长极概念的同时,也指出“增长极”的形成是一系列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当地要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必须具有规模经济效益和具备完善的市场、制度环境等。但这些条件往往都是欠发达地区特别缺乏或者需要通过建立增长极来实现的。在这样背景下,通过发达地区的资本外溢而投资于欠发达地区的日期遥遥无期,而当地政府为了经济发展会想方设法加快当地的投资步伐,由此导致了投资于欠发达地区的资本与当地政府往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资本甚至为了保护自己在当地的支配地位而要求政府对其他竞争对手进行限制。

这样,需要建立在市场公开、公平竞争基础之上才能有效运转的“增长极”机制被人为打断了,其结果就是通过推进型产业的高速发展及前后向连锁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目的也就很难实现。此种发展模式,即使能实现规模经济也是某一产业单一的外延式的规模经济,出现“孤岛”的经济发展困局,“增长极”的功能和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3.“增长极”未能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

以前的“输血”模式已被实践证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欠发达地区的增长问题,必须找到欠发达地区增长的动力源泉问题。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由于物质资本有收益递减的特性,因而经济的持续增长是不能靠物质资本的不断投入而获得的,唯一能够克服物质资本收益递减局限的是知识资本。因此,知识资本是一个地方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欠发达地区在物质资本和知识资本都缺乏的情况下,能否通过“增长极”的楔入带来的知识、技术、人才等的外溢效应而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由于欠发达地区本身缺乏对信息、技术、人才等软设施的吸引和整合能力,伴随产业投资带来的人才、技术等外来式的引进,其知识溢出的效应很难实现,如果要维持经济的增长则只能继续不断投入物质资本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如何打破这一怪圈?这是目前我国大多欠发达地区都面临且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结论

1.政府在“增长极”建立中只能扮演“守夜人”角色

当前,即使在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经济全球化日趋一体化的背景下,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其他组织所不具备和代替的,在落后地区尤其如此。因而,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性,欠发达地区建立增长极必须依赖于当地政府,政府借助于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招商引资方面的信用、优势吸引外来投资者,解决市场原始推动力的问题。但政府在“增长极”建设中的功能,只能是也仅仅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政府应该主要在市场规则和制度创新、基础设施等上面加强建设,以实现宽松有效的政策环境和公平、平等的竞争环境。经济增长的重任则由企业和由市场来完成,毕竟增长极真正发挥作用是通过成熟的市场机制的运作、通过产业间的联系和资本运营来实现的。

2.政府必须有效遏止“增长极”带来的负面效应

在实践中,政府基于发展经济的迫切愿望,往往对建设和推动增长极投入更大的热情和财力,但对“增长极”给当地带来的负面效应很少考虑或者估计不足,如果出了问题才考虑如何应对,这种事后的补救已经晚了。需要指出的是,“增长极”的负效应,如收入差距拉大、物价上涨、环境污染等在欠发达地区表现得更加明显。它对当地的影响,绝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与政治治理、社会情绪等有密切的联系。

因此,当地政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建立保护网,有效扼止由于“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带来的负面效应:第一,在建立增长极之前,必须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不仅包括经济影响方面的评估,还应包括社会人文、财政状况、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科学论证;第二,从制度上对当地老百姓进行财政补偿,防止因资源开发和物价上涨等福利受损和收入水平差距过大而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总之,增长极理论在实践应用中,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一些地方则失败了。这除了与“增长极”本身所具有的双刃剑效果外,与当地是否因地制宜、动态地发挥当地比较优势息息相关,因此,欠发达地区在寻找区域发展之路时,必须寻求最合适的自身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子珍.经济增长极理论在中国的运用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4).

[2]高煦照.增长极理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7(6).

[3]余杨.论“增长极”发展模式与欠发达地区的确良经济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8(7).

上一篇:关于气体的等同平衡 下一篇:紧扣教材习题有的放矢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