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食品安全?做良心事业

时间:2022-09-30 04:53:42

保食品安全?做良心事业

一张价值几元的检测卡,或者一个粉笔盒大小的试剂盒,即可精确检测出食品是否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让食品安全检测变得如此快捷、简单的,正是贵州勤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方洋。

“帮助老百姓吃上真正安全的食品,这是我毕生追求的事业。”从早些年出口食品企业抗生素残留的检测,到媒体曝光的三聚氰胺,十几年来,何方洋一直是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的“追踪者”。

保食品安全,做良心事业。如今,何方洋的团队已成功开发出药物残留检测试剂盒等产品70余种,成为目前国内外食品安全检测产品种类最多、也最齐全的研发生产单位之一。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你为何会选择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进行创业?

何方洋:1997年,我正在中国农业大学生物物理专业读研究生,一次在图书馆里翻阅报纸,一则关于欧洲检测“瘦肉精”的消息让我反复看了很久,回到宿舍后彻夜未眠。当时,食品安全检测还没有进入大众视线,这使我第一次萌生了从事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想法。

食品安全免疫快速检测产品最初起源于国外,但长期以来,我国食品企业及政府监管部门依赖于国外产品,国内快检技术发展还相对滞后,加强食品安全免疫快速检测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另外,中国加入WTO后,中国食品将与世界食品快速接轨,食品安全问题成为重要挑战之一。

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食品安全问题上还存在一定差距,无论是检验检疫方法,还是食品安全法规都还有待完善。因此我选择在食品检测领域进行创业,并随后开始了瘦肉精检测产品的研发。

:创业之初遇到过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应对和解决的?

何方洋:开始创业时,资金和试验平台是制约发展的两大瓶颈。好在食品安全是朝阳产业,目标有了,方法总会找到。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我曾经挖空心思,想了许多挣钱的法子。比如,当时许多研究生导师课题多得做不完,我就承包课题做。创业初期,我还走进了一所重点大学的实验楼,用一个研究生的专业和商人的热情,说服一个重点课题的负责人,将项目承包给他的实验室,以解决实验平台的问题。

2005年,我研发出了氯霉素试剂盒。然而国人在高科技产品上对“进口”二字的迷信,让氯霉素试剂盒很难进入大众视野。我不得不像当初拜访实验室揽活那样,再次背着试剂盒到客户处现场实验,达到国外试剂盒的标准后再卖,还要打个9折。终于,在唐山的一家公司接到了7000元的首笔订单。

创业中,人才也很重要。公司最初的创业团队绝大多数来自刚毕业的大学生,至今仍留任公司的占70%。创业初期团队虽然人少,但凝聚力强。随着公司慢慢成长,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也逐渐意识到,光靠凝聚力还不够,只有构建一支学习型的团队,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原动力。

到家乡贵州“深耕细作”

:2011年,央视3・15特别行动节目曝光了双汇在食品生产中使用“瘦肉精”猪肉。“瘦肉精”事件不仅将食品安全问题推向风尖浪口,也让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该领域的企业备受关注。

何方洋:事实上,“瘦肉精”事件曝光,在农业部全面抽检“瘦肉精”之前,我们公司就已经“准备好了”。所谓“准备好了”有两层含义:其一,技术上准备好了。早在2003年,我跟团队成员就研制出了国内第一个瘦肉精单克隆抗体,开发出首例瘦肉精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表明,其产品性能指标不逊外国产品,价位远比外国试剂盒低很多。也就是说,在我们公司的食品安全“技术储备库”中,已经准备好了检测的技术手段和解决方案;其二,产品已经准备好了。检测产品的需求突然增加了十倍以上,企业排队来公司提货。

:区位优势对企业选址很重要,2013年,你将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总部搬至贵阳,是基于何种考虑?

何方洋:2012年,我作为工业强省思想库专家应邀来贵州,听闻我做的是生物科技食品安全,又是贵州老乡,各级领导积极挽留,希望我返乡创业,帮助贵州在食品安全这一新兴产业上做大做强。中国人都有落叶归根的思想,再者对于家乡贵州的发展,我一直十分关注,并希望能够为其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家乡人能够找到致富的方法,从根本上摆脱目前的经济困境。

2012年年初,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发2号文件,我对故土愈发眷恋。家乡发展前景好,在外漂泊多年,是时候回家了。贵州勤邦是创新创业的“试验场”,我将终其一生在此深耕细作,悉心经营。

:除了勤邦生物外,你还搭建了太食王婆商城、创客空间,这些项目看来很有价值。

何方洋:这些项目跟食品安全检测有关。我搭建太食王婆商城,就是在贵州各地筛选安全食品,搭建营销平台APP,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及电商减少农副产品流通环节的中间费用和成本,补贴到绿色生态生产追溯、食品安全检测和分级标识产生的成本中,这样消费者花同样的钱可以买到安全食品。并且,农副产品上市之前,都会被贴上二维码“身份证”,其中记录了整个生产过程。也就是说,太食王婆商城一边可以帮助农家卖出一个好价格,一边帮助老百姓寻找到放心的食品,一边还可以向农民普及科学用药的知识,一举三得。

而“创客空间”则可以帮助年轻人完成创业理想。创客来加盟电商吧,我们会为其量身定制,提供配送、宣传、订购、信息等服务,把创业的门槛拉到最低,成功率抬到最高。此外,我们还将利用贵州大数据平台,努力扩展菜农交易途径。利用产业扶持地方经济,同时从源头改善食品安全,利用电商交易平台的优势,促使安全食品产业升级。

大数据改良农副产品流通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你认为怎样才能确保老百姓餐桌上的食品安全?

何方洋:我个人的“食经”包含了4个阶段的内容。第一阶段是“吃饱”,这是数量生产的问题;第二阶段是“吃好”,这关系个人口味;第三阶段是“吃安全”,这是更高级别的要求;而最高级别的,则是“吃健康”和“吃营养”。

当前,老百姓对食品的需求已经从第一、第二阶段转化过渡到第三、第四阶段。保证老百姓餐桌上的食品安全要从源头上来解决,食品是种出来的,因此菜农在种菜的时候,需要保证生产出来的菜是合格的。保障食品安全,是政府的责任、企业的责任,同时也需要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只有生产企业、管理部门、消费者三者合一,再加上各项法律政策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强,才能确保百姓餐桌上的食品安全。

帮助老百姓吃上真正安全的食品是我毕生追求的事业,但鉴于中国的具体国情,食品安全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中国的食品安全应该有自己进程,不能盲目执行欧洲标准。步子太快了产业链会崩溃,太慢了老百姓也会受不了。

:当前,“互联网+”思维已经逐步深入到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你们公司是怎样运用“大数据”相关技术,逐步改良升级传统农副产品流通的方式的?

何方洋:我们的做法一是信息的展示。在我们即将建设好的电子显示屏上会集中显示各地的交易数量、价位,能很直观的感知市场是否平稳。当然,这背后也会有一堆分析报告产生,展现形式就是各种折线图,饼图,趋势图夹杂的文字报告。

二是流程优化,成本降低。我们铺设的销售网点,也是货品采收点,就近获取当地优势品种,经过我们与他人合作开发的一套软件系统,将各种参数录入其中,比如品种、数量、价格、采收位置、配送位置、运输方式等,能很好的计算出配送里程、运输费用等,最后综合得出运输此货品是否具有比较优势。随着铺设网点的增加,数据会得到更好的优化,进而反向引导和推动“一地一品”格局的形成,用销售、市场的力量来反推和改造当地生产,更加强化当地优势品种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另外,通过时间的调节,还能充分利用配送的车辆在回程过程中拉取当地优势品种,进而减少运输成本。

:2015年,你被评选为“十大杰出贵商”,你心中的贵商精神是什么?

何方洋:我理解的贵商精神就是要有创业精神,确定目标,锲而不舍。其次要拥有创新的意识,创新意识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一句话,我们既要有能吃苦的创业精神,又要拥有创新的能力。(责任编辑/姚源清)

上一篇:度“感动中国”人物(上) 下一篇:诗歌鉴赏之边塞、战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