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兴趣入手激发思想政治课的活力

时间:2022-09-30 04:17:15

从兴趣入手激发思想政治课的活力

摘 要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思想政治课教学也一样,也应该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只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激发思想政治课的活力。

关键词 培养;兴趣;思想政治课;活力

一提到思想政治课,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只要肯背就可以了,背得多考试自然就高分,所以人们还称思想政治课是“贝多芬”。其实,思想政治课不是这样的。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非常活的课程,象我们生活的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新的变化一样,应该充满激情和活力。那么,如何才能使长期以来沉闷的政治课堂焕发出新的激情和活力呢?我认为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去激发思想政治课的活力。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出一种自我追求的欲望,自觉努力的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知目标前进。那么,怎么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关键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一、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具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理性、教学模式以及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因此,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

1.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往往是输灌式、填鸭式的,是以老师为中心的,老师只顾讲课,完全不顾学生的感受。这样的教学虽然老师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对学生来说是晕头转向,效果极差。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关心、爱护学生。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教学方法要适应学生,整个教学要遵循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所提倡的“因材施教”,也包含了这样的道理。新的课程改革也明确的指出要贯彻“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的教育新理念,要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只有以学生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相互探讨、自我教育的动态学习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活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质量。

2.要树立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的教学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过去,思想政治课教学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许多教师围绕升学这一指挥棒来转动的,教学工作不是为“育人”服务,而是为片面升学服务,“升学”教育压倒了“育人”的素质教育,也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结果是思想政治课的“教书”做得比较扎实突出,“育人”却显得无声无息。这样,学生成为了学习的机器,还有什么兴趣呢?学生都成为了学习的机器,教师也成为了“教书”的机器,那么,思想政治课会有生气吗?会有活力吗?

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想有活力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确立素质教育的观念,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上来。只有这样,才能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和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高压下解放出来,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思想政治课才会有生气,才会有活力。

二、尊重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正所谓“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古代那种跪拜求师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可能存在了。古代最初可能是先生躺着讲,学生跪着听,然后是先生坐着讲,学生站着听,现在是老师站着讲,学生坐着听。试想想:如果还让学生象古代那样跪着来听你讲课,谁还听你的?现在,如果教师不更新教学模式去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哪怕你站着讲,甚至是跪着讲,学生也不会听你的。为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

首先,教师必须放下架子,不要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特别是第一次接触学生的时候,要给学生留下比较好的“第一印象”。如果学生认为你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那么你的课堂教学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其次,教师不要用命令式、强制式的语气要求学生,应该用协商式、鼓励式的语气去激励学生。教师不要想着自己的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古代那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学生期盼的是实事求是、以理服人,而不是以权压人。

再次,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先做到。言传身教,身教应该重于言教,正如孔子所说:“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其身正,不令而行。”如教师要求学生不要迟到,教师就不得迟到;教师要求学生书写认真,教师书写就应该更加认真;教师要求学生学习要好,教师就应该学习更好,教师要求学生有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这样,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就会佩服,而不会产生对抗情绪,而且容易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只有教师本着关心、爱护学生的心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从而感情上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接近,信任教师,才有可能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思想政治课的活力。

三、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苏联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曾经指出:“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的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教育者不能单凭热情和良好愿望,如果没有唤起受教育者实行自我教育,其教育成效必然是低微的。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倦、被动、无奈的局面,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知识的获得是被动的、机械的,学生杯里的水是从老师桶里倒出来的,而不是学生自己去想方设法盛的;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掌握方法,学生也想自己去找水,但是不知道怎么样去找水。因此,要想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必须:

首先,教师要从重知识教育转变到重方法教育和上来。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不仅要让学生想学习,而且要让他们会学习,让他们能够自主学习,从而才能让他们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兴趣。如教师在思想政治课中要教会学生阅读课文、听课、做笔记、分析问题、查找资料等方法,这样,学生就能够自己去找到水了,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学生会觉得自己盛到的水比教师倒给的水更甜些。

其次,教师要从重教学的结果转变到重教学的过程上来。传统的教学是从知识到知识,注重的是教学结果,而不是教学过程。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得到的知识是生硬的,不能被学生消化,学生只知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现代教学应该注重教学过程,新课标和新课改的要求都明确指出要贯彻“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注重的就是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去感悟知识,从而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学生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传统的教学教师要做的是告诉学生“鸡蛋是圆的”,而且要学生记住它;而现代教学教师要做的是不直接告诉学生“鸡蛋是圆的”,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只自己去感悟“鸡蛋是什么样的”,通过在学习过程的感悟,学生不仅弄清了“鸡蛋是圆的”,而且还知道“鸡蛋是不规则的”。学生在重教学的过程的现代教学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习能力,学习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了。

四、教学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

政治课教学的活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仅教学方式要遵循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而且教学内容也必须有的放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要高谈阔论,更不要无病呻呤。如果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能紧扣时展的脉搏,其结果必然使理论与实际脱节,教师必然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最终使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没有一点活力,更不要说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学生更无兴趣可言。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之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引起学生的共鸣。那么,怎么样才能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呢?对此,我认为:

第一,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标,务必做到深入浅出。如我在上初三第一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时,我把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比喻成一个小男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就可以这样解释:就性质而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就发展阶段而言,社会主义还幼儿时期(初级阶段),还没有到壮年时期(高级阶段)。至于为什么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那是因为他的能力小。从小孩发展到大人当然需要一个很长的时期,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会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至少需要一百年)。这样一比,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所有都迎刃而解了,也极大的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第二,教师要多看新闻、报刊、杂志,关心社会热点。然后把课本上所讲的知识、问题与社会现实中的热点事件、焦点事件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鲜活、生动的学科,可以培养学生对时事政治敏锐的观察力,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大大增加了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了。如讲环境、资源问题就要与节能减排、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讲发展先进文化就要与北京奥运会联系起来,讲科技创新就要与“嫦娥一号”联系起来,等等。

第三,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要与学生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和思想动态联系起来,有针对性的、及时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而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本质功能。如果思想政治课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那就毫无意义了。如讲到初一政治课“走进中学”时,就很有必要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纪律问题等及时的必要的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应用课本的知识去分析自己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及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思想政治课空洞、乏味,学生对思想政治课自然就有兴趣了。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非常鲜活的课程,只要我们转变教学观念,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就一定能激发思想政治课的活力。

作者简介:彭大明(1969-)男,广东佛山人,金沙中学教师。

上一篇:让孩子在绿色课堂中快乐成长 下一篇:以爱导航 转化农村中学后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