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凶猛 第2期

时间:2022-09-30 04:03:20

“拳,雷霆万钧;腿,横扫千军;肘,泰山压顶;膝,力挺山河。”泰拳,作为泰国的一项国技,以其凶狠、惊险、雄劲而著称。在泰拳存在的500余年里,这项拳术曾经力克世界上诸多技击术。泰拳因为灵活地运用了拳、肘、腿、膝这人体上的八个部位对敌人要害进行攻击,所以也被称为“八臂拳术”。

抵抗外侮的格斗技

武术许多门类的起源和形成,都少不了环境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所以要了解泰拳,就免不了先要看看它的历史。

泰国自古以来就不太平,连年的战争和周边国家的侵略让这里的人民苦不堪言,同时也使得暹罗历代的统治者都十分崇尚武力。公元1350年左右,大城里朝鼎盛时期,拳斗之技由军队传入民间。泰人逐渐领悟到这项技能可以保家卫国,故习武之风甚烈。不但成人好武,就连泰族儿童也能挥拳踢腿,泰拳发展成一项普遍的民间娱乐活动。

泰民族坚韧、强悍、不肯屈服的个性也在他们的拳术中得到了印证。虽然由于统治者的无能,泰国在1767年曾被缅甸攻破都城,许多人成为缅甸军队的阶下囚。根据缅甸史料记载,公元1774年,缅甸王猛拉在京城仰光为大佛塔加顶举行庆典,盛会中安排一场泰、缅拳师的比武。被俘的泰拳名师乃克依东被迫与缅甸武士在御前竞技,乃克依乐连克九名高手,致使第十名武士不敢上前迎战。见此情形,连缅甸国王也感慨道:“苟非其君王庸弱,彼辈当可免丧邦之痛。”

因为乃克侬东的光辉事迹,后来的泰拳馆都奉其为泰拳宗师。而乃克依乐扬威缅甸之日――3月16日,也被定为泰国拳师节,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到了曼谷王朝,暹罗与西欧各国交往日益频繁。许多西方的角力技击家来暹罗与泰拳师切磋技艺。拉玛五世里朱拉隆功统治时期,泰拳竞技赛十分风行。好的拳师可以获得皇家的封号,一般的拳师也可免交税金。在这个时期,泰拳从拳术上划分为几大派别,其中以东北部和南部两宗名气最大。东北部代表地柯叻,南部代表地猜耶,至今仍享有“拳城”美誉。

泰拳不仅在泰民族抵抗外族侵略的历史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还便其他国家对泰民族有了全新的认识。暹罗志愿军在20世纪初远征欧洲,参与盟军伐德的战事,在驻守之时,曾作泰拳的表演。西方报纸评价:“泰军人体格虽小,但极矫健敏捷,掌握技击厉害而罕见,实非西方人可思议……”

古典与现代交融

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使用任何凶狠的招数都不会被谴责,但是当泰拳登上擂台,代表一种竞技活动而不是战斗技能的时候,过于凶残的招数则会引起观众的反感。事实上。在不断地与外界文化接触的过程中,泰拳在形式和内容上也进行了一些变革。这些变革虽然未触动泰拳凶猛的实质,但是已经可以让我们在更加和平的年代,投入到这项运动当中。

古代泰拳重视实战效果,所以身体上一切可以用来攻击的部位都可以派上用场。其中甚至包括了用嘴咬和用屁股撞的招式。最初的拳师以条状马革缠绕双拳,后改用粗麻缠拳,更有人在麻上沾上混有玻璃或碎石的粘液,以加强拳部杀伤力。拳师通常上身,下身着短裤,赤足(泰国奉行佛教,佛教徒认为足底向人为不敬),全身几乎没有任何防护。所以,拳师互殴的结果往往是皮开肉绽,惨不忍睹。

在西洋拳击传入泰国之后,这种情况得到了一些改善。先是用拳套代替了缠麻,当然,这也是在正规竞技中才被使用的。而后,就是吸取了拳击的回合制比赛形式。这些措施一方面提高了选手的安全系数,另一方面为泰拳被世界所接受奠定了基础。

泰拳因为其技巧的凌厉和凶狠,常常被人误读为一门“至刚至阳”的拳术,但实质上“柔”才是泰拳的精妙所在。泰拳师往往身材瘦小,动作却灵巧流畅。泰拳中许多必杀技巧,看似简单,却也和我国太极拳法中以柔克刚的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借力打力,始终将对手玩弄于自己的股掌之中。泰拳出据时看似稀松平常,拳至时却如晴天霹雳一般让人防不胜防。

泰拳的另一种美,在于那个延续了几百年的古老仪式。

我们都知道。泰拳的传承很大一部分在于良好的师承关系。泰拳师傅开馆招收弟子,通常都是免费的。因为泰拳比赛可以吸引观众,赌注和分成就可以让这些师傅衣食无忧。而且,如果培养出了优秀的拳师。作为他的师傅也会有可观的收入。所以在传授泰拳技巧的时候,师傅会无私地将自己的技巧和智慧传授给弟子,绝对不会有什么压箱底的绝招深藏不露。泰国人也有尊师的传统。所以作为弟子,不仅在入门时会举行拜师仪式,在后来的日子里。无论师傅多么严格苛刻地对待自己,泰拳选手也会非常尊敬他们的恩师。

泰拳赛的赛前仪式,也是选手对祖师的祈祷――保佑自己获得胜利,这个祈祷仪式在整个泰拳比赛中占很重要的位置。双方身披战袍在音乐声中走上擂台,头戴圣圈(花环),进场后先对观众施礼,随后战歌响起,双方拳师闻乐起舞,向上天祷告。不同的派别有不同的舞蹈动作,有些默然不动,有些围绕场地四周转动,有些则如同舞蹈般显示自己的身材。唯一相同的地方便是拳师对于这项仪式十分看重,所以进行仪式的时候都很认真。

传统仪式的保留,让这项运动多了一份神秘古老的气息。有人说,武学并无强弱之分,人与人的强弱之分才是胜负的根源。泰拳的赛前仪式,让拳师通过肯定自己的内心,摒除杂念,战胜恐惧。内心的坚定反映为求胜的意志,使得泰拳师在技巧高超的同时,也油然而生了一种求胜、必胜的气势。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气势,才让泰拳如此迷人。

光明与黑暗交织

但凡宣传泰国旅游的时候,人们多会用“微笑的土地”来形容这个国家。几百年的佛教熏陶,使这里的人民热情好客且彬彬有礼。但是在泰拳擂台的旁边,你会看到狂热的观众、不知节制的赌徒,还有来此看热闹的游客,在他们震耳欲聋的叫喊声中,拳台上的瘦小选手为了微薄的收入而把自己的安危置于不顾……

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这话用来形容泰拳是再合适不过了。

立志成为泰拳选手的人,一般要在十岁左右就开始训练。泰拳重视实战,训练中也要和实战样认真对待,否则无法提高自己的水平。许多拳手在26岁便退役,娶妻生子或开拳馆谋生。当然,前提是要在这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完好地生存下来……

高风险的竞技使得赌徒们对泰拳比赛十分热衷,特别是泰拳师对战外国拳师的比赛,赌徒们都会一掷千金。虽然政府也曾设法制止这种滥赌的行为,但是却阻碍了泰拳的发展――缺少了赌博,来看拳赛的观众就会减少,赛场的气氛就不可能热烈,台上的拳师也就难有精湛勇猛的表现……近些年来,为了适应西方旅游者的口味,同时也受到赌徒们的怂恿,泰拳师渐渐将拳击、柔道、跆拳道、空手道等多种武术手法融入泰拳。

好的泰拳师在拳台上可以名利双收,虽然要分一部分收入给自己的经纪人(通常为自己的恩师),但是一个当红的拳师,每场比赛都会有不下10万泰铢的收入,折合约5000美金,相对于普通民众每月几千铢的收入,这笔钱已经相当丰厚了。

虽然在外人眼里,泰国“十男九拳”,但是许多泰国男人也承认,除非是职业需要,否则很少有人去练习泰拳。虽然缺乏官方数据的证实,但是按照泰国民间的说法,职业泰拳选手的寿命要低于平均国民寿命,这也好像诅咒样弥漫在国民的内心。

虽然有种种阴霾笼罩着这项古老的运动,但是泰拳作为一项徒手格斗技能,在抵抗外敌、强身健体上,依然被各国人民所推崇。泰国军队将泰拳作为训练项目,泰国的中小学也普遍开设泰拳学习课程。近几年我国军队也引入泰拳作为格斗技能训练项目。泰拳还走进了健身房,褪去血腥凶残的外衣,成为一种时尚的健身项目,不仅使男性更加阳刚,还可以让女性掌握一种实际有效的防卫术。

上一篇:探秘中国湿地 下一篇:不长象牙的公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