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垦荒队员吧

时间:2022-09-30 03:52:07

李楠枫同志认为农村生活苦,因而某些青年不安心农村工作,这是很自然的事。要使他们安心工作就要改善他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我觉得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在这里我想用战斗在‘北大荒’的青年垦荒队员的生活的片断来谈谈这个问题。

“北大荒”是寒冷的,冬天气温经常在零下二三十度左右。可是,青年们却远离家乡两千多公里来到这里开荒。记得天津市青年志愿垦荒队到达垦区以后,当天晚上就接到了一项紧急任务:要在一星期内烧荒两万公顷。第二天早晨四点钟,垦荒队员们就开始踏上征途,当太阳出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到达了距离住址三十里以外的目的地。这里是一片荒原,没有房屋,没有水。同志们渴了就吃泥坑里的薄冰。当晚就宿在地里。每天送去的饭经过三十里路早已冻成了冰团,同志们便格嘣格嘣地拿来啃着吃。就这样他们没有一个叫苦,而是精神抖擞,情绪高昂。在任务将要完成的最后一天,老乡烧火道跑了火,烈火被风一吹,比马跑得还快,很快便烧到了火道以外,如果烈火烧进了森林,就将给国家造成无法计算的损失。队员们看到了这种情况都急的红了眼睛;奋不顾身地向烈火扑去,有的用自己的棉袄去扑火,有的就干脆用自己的身体去扑火,在火里爬火里滚,向烈火展开了搏斗。这样的战斗从早晨一直继续到下午五点多钟,最后终于把火扑灭。同志们一直没有吃饭。等饭送来了,他们又让打火的老乡们先吃。同志们刚刚休息了一下,可是当天晚上八点多钟又接到一个紧急通知:一定要在当天夜晚把所有荒地上的火完全扑灭。这样垦荒队员们就又奔向远处的烈火,等到深夜,火完全被扑灭,他们才返回宿舍。这样英勇地战斗连续进行三天两夜。终于胜利完成了任务。

到萝北运木料的运输队员们,也曾遇到零下三十九度的严寒。但他们并没有停止过工作。队员李福山说:“钢铁的意志,火热的心,能把冰雪溶化。”十八岁的田绍泉,也参加这一百多里路的长途运输。北山上没有房子也没有住户,上山伐木的同志们,就支起了帐篷,把窝铺搭在森林的边上,早晨起床时每人的被头上都结上了一层霜!在冷空气的袭击下,同志们没有丝毫的畏缩情绪。姑娘们也不比小伙子差,她们同样地上山伐木,运输粮食和木材。队员李金甲为起早帮助炊事员做饭,一早就到了距离很远的厨房,又睡了一觉才到做饭的时间。队员莫金山为了及时供应上山伐木同志的粮食,深夜在雪地里步行了三十多里路。垦荒队里有一位青年医生,他原来在天津的某医院工作,现在也来到了“北大荒”,他工作不是坐在温暖舒适的诊断室里,而是背着药箱爬山踏雪,为队员们治病。他没有丝毫的怨言,他说要把自己锻练得更坚强。在辽阔的荒原上或在庄屯里我们还到处可以听到垦荒队员的愉快歌声,歌唱自己的英雄生活。他们为什么在艰苦的物质条件下还能这样愉快地生活、顽强地工作呢?难道他们不向往过优越的物质生活吗?不,那些年青的垦荒队员们对将来幸福生活的向往是很强烈的,他们说:“只要一闭上眼睛,就看见了那满地的庄稼、金黄色的麦浪,看见了漂亮的集体农庄!“可是这种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不但没有使他们在艰苦的生活面前畏缩,反而倒使他们更加勤劳地工作。因为他们懂得:不应该片面强调生活条件不好,改善生活的基础是发展生产,我们青年人有责任用自己的劳动来创造我们的幸福的生活条件,所以他们都热爱着农业建设事业,他们决心耍把渺无人烟的北大荒变成祖国富饶的粮仓。

因此不能像李楠枫所说环境不好,就可以有理由不安心农村工作。在任何情况下,不安心工作都是不对的。要使不安心工作的人安心工作,也不是首先改善他们的物质条件,而是首先解决思想问题,只有端正自己为谁服务的观点,才能在任何艰苦的地方,都能兴高采烈地工作。

上一篇:一个事实,两种结论 下一篇:在艰苦环境工作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