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初探

时间:2022-09-30 03:18:08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切入点,对英国伯恩茅斯大学酒店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实训课及课堂教学等教学理念进行介绍和分析,并探论了对职业院校的启示。

关键词:就业为导向;教学模式;启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39(2015)23-0137-02

今年暑假,笔者有幸参加了赴英国伯恩茅斯大学酒店管理专业短期学习和培训。通过对伯恩茅斯大学最负盛名之一的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的实地考察,深刻感受到,伯恩茅斯大学虽然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但它的教学理念在很多地方都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性。伯恩茅斯大学能成为英国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大学之一,有些地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与企业联系紧密

伯恩茅斯大学的师资队伍非常强大,其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团队中,不仅有着英国著名专家学者,能够站在本领域的研究前沿,为企业发展提供前瞻性的指导,为行业制定相关的标准,而且还有著名企业高级管理人才担任某些课程的主讲教师。这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十分了解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由于教师团队与企业联系紧密,教师能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学生,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非常新颖,富有创造性,学生也切实能够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2创新课程设置,凸显职业性

伯恩茅斯大学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了对学生的实用技能的培养的理念。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更多着眼于学生今后的就业所需,而且各专业课程均由各行业的专业人士参与设计,以使其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大学的课程设置以职业为中心,富有创意。该大学曾赢得英国高等教育“女王年度奖”,此奖项由英国政府颁发用以表彰在教学方面具有开创性的高等学府。酒店管理专业也是如此,不仅课程设置上,开设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而且将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课程直接纳入课程体系中来。学生在学校学完课程后,通过考试就可以获得国家认可的从业或者职业资格证。比如,英国法律规定,餐饮业从业者,必须通过全国考试,取得食品安全等级证书。而该专业的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并考试合格,就可以直接获得该证书,为今后从业提供便利条件。酒店管理专业的品酒课也是如此,教师将英国葡萄酒与烈酒教育基金协会的品酒师培训课程(WSET)引入课程体系中来,学生通过考试就可以直接获得国际认可的WSET证书。

3开展实训课,强调职业技能

伯恩茅斯大学虽然不是职业院校,但它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注意凸显职业性。酒店管理专业非常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掌握,因此它也开展实训课程。而我国的本科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大多是以理论课为主,即使有实训课,开展的程度也十分有限。很多情况下,学生直到大四到企业实习时,才开始真正地接触到实际中的酒店行业。由于对酒店行业不了解,所以很多学生最初到酒店实习时,并不能一开始就在管理岗位实习,而是需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如端盘子、打扫房间等。很多学生心理落差大,实习效果不理想。也有很多学生在实习过后,甚至选择放弃从事酒店行业。而伯恩茅斯大学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直接就可以在酒店,走上中高级管理岗位,这跟它在校内外的有效的实训是分不开的。它的实训条件过硬。首先,有专门的实训教师,都来自企业,甚至有的教师曾经担任过大酒店的总经理,他们有着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次,实训的设施十分完备,能够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学生能在校内对酒店行业所需的基本技能进行有效的训练。比如,校园内的TheRetreat餐厅,是酒店专业学生校内实训场所,由于这家餐厅也对校内师生营业,它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作场所。餐厅从食材采购、食品烹调、摆台、提供餐饮服务等,都请专人负责,并且在学生实训时,这些工作人员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实训。学生在这个“餐厅”直接面对客人,通过校内真实场所,学习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实训结束,分组进行项目设计,例如,让学生根据所学制定一份“开餐厅”的策划书,学生要从餐厅的选址、市场分析、菜单设计、价格定位等各方面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将所学知识融合并运用,锻炼了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习了如何同他人沟通与合作、如何做正确的决策,培养了作为一个管理者和领导者的素质。在实训课上,学生在一、二年级学习专业技能,三年级学习管理技能,到大四在企业实习时,已经能够达到走上管理岗位的要求了。

4课堂教学上,培养学生能力为主

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实用性、可操作性,在教学方面与我国传统理论教学存在不同。我们知道,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是以“知识为本位”,强调学科知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但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强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却忽视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这与当今社会强调实用技能、强调知识创新等素质教育不能同步,因而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英国的课堂,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教师更多的是鼓励学生去批判式的思考,让学生学会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不是机械记忆课本上死的知识。学生学习没有指定统一课本,教师不是把现成知识技能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提供核心参考书及一系列相关书籍,并布置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学习、去思考,去运用。学习的重点由结果学习转移到过程学习。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不是最后课程结束的一个分数,而是通过课后的任务、小组活动、课堂成果展示等各项活动来给学生以评价。虽然也给评分,但是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完成每一项任务后老师给的评价。学生通过老师写的评语,知道自己在哪里做得好、哪里需要进一步的改进。这种评价方式,远比一个钩、一个叉的评判要有效得多。

5对职业院校的启示

虽然,伯恩茅斯大学并不是一所职业院校,但是它很多经验和做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1)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加强学生对行业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必需的职业技能,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将职业资格考试引入学校课程学习中来,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经过职业指导和职业训练,使学生接受实际工作的锻炼,了解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知识面,扩大眼界,增加学生就业机会。2)学校应注重产学研结合,各专业积极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生产、科研工作,提高对于本专业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力,为企业进行产品研发、技术支持工作,扩大学校在行业中的影响。3)加强校内实训课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实训课程中,教师应根据未来岗位的工作特点及岗位职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通过强化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使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体现职业院校的教育特色,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多请行业专家直接为学生上课,或者校企联合共同组织校内外实训,为实训创建真实的生产、服务与管理等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提高教学效果。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企交流活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4)改革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评价者,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学会独立思考,真正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来自瑞士的创新与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4):27.

[2]胡晓玲,黄颖,肖志雄.中外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C].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2013.

[3]吕伟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高教论坛,2009(11):109-111.

作者:胡冲 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上一篇:自动化技术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作用 下一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