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心脏――奥地利

时间:2022-09-30 02:31:23

欧洲的心脏――奥地利

在北美的肥皂剧里,人们常拿Austria (奥地利)和Australia(澳大利亚)这两个词来嘲笑无知的人,因为美国人普遍缺乏历史地理常识,经常分不清这两个英文单词,也不知道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

奥地利人就干脆把这个调侃进行到底,在许多旅游品店里的T恤上,除了有音乐大师的头像外,还会印上一只大袋鼠,下面醒目地标着:这里没有袋鼠!

和奥地利的朋友聊起他们的国家,都会提到“欧洲的心脏”这么个概念。首先,展开欧洲地图,奥地利的确处在欧洲的中心位置;翻开历史,奥地利富丽的宫殿和雄伟的教堂记录着她曾经的辉煌;走进音乐世界,每位来到欧洲的旅行者都必然会到维也纳朝圣;提到人文艺术,莫扎特、舒柏特、海顿、施特劳斯父子、布鲁克纳、、弗洛伊德等等都是绝对的大师,当然,还有当代的阿诺・施瓦辛格。

一个只拥有8百万人口的欧洲小国,每年接待外国旅游者2千6百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2百亿美元。全国平均每年每个人的旅游收入高达1600美元以上,有一种说法,这个国家的游客人数超过了本国居民的三倍。

古典的灵魂――维也纳(Vienna)

如果把奥地利称为“欧洲的心脏”,那么,维也纳就是“奥地利的心脏”。自古以来,维也纳就是连结东西欧的交通枢纽和来往于波罗的海和亚得里亚海之间的重要通道。

在欧洲地图上,雄浑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就像一只巨大东向的龙虾,维也纳仿佛是龙虾额前供奉的一枚明珠,与风情万种的多瑙河相依偎,和英姿迤逦的维也纳森林相缠绵。作为欧洲的中心,奥地利共和国的首都,维也纳不仅是世界古典音乐的圣城,也是西方文化名城中的佼佼者。维也纳作为哈布斯堡皇族统治的中心达600多年之久。

在维也纳,只要你有时间,可以用你的双脚来体验音乐的魅力,城市并不大,却拥有30多家歌剧院和70多家电影院,还有数不清的音乐厅和咖啡馆,不论你走到哪一个角落,都可以听到美妙的古典音符。

如果你还没有机会亲临奥地利,在上海的绍兴路上有一家维也纳咖啡馆,这是目前上海唯一的一家奥地利风味的餐饮,不管它能不能代表纯正的奥地利口味,去体验一把,多少能呼吸一下维也纳的气息。

一成不变的萨尔茨堡(Salzburg)

本来以为萨尔茨堡是奥地利的第二大城市,后来在和奥地利驻上海总领事凯泰斯(Mr. Walter Kalteris)先生交谈时才了解到,论城市的大小,萨尔茨堡在奥地利也只能排到第三位甚至更后面。但她的名声绝对紧随着老大维也纳之后。

萨尔茨堡只是奥地利北部群山中一座不大的小城,但这里诞生了一位伟人――莫扎特。莫扎特就出生在萨尔茨堡市粮食大街9号。他故居是一座在当地极其平常的房子,至今还是与周围其它建筑连在一起,不看指示牌真的很难区分名人故居还是普通民宅。

萨尔茨堡市分布在美如玉带的萨尔察赫河两岸,四周环抱着白雪盖顶的阿尔卑斯山峰,山青水秀,充满魅力。市区建筑古朴典雅,酷似意大利的威尼斯城,素有“北方罗马”之称。波光粼粼的萨尔察赫河穿城而过,左岸老城区,历史悠久,古香古色,右岸新城区,建筑新颖,市面繁华,新老城区相映成趣,浑然一体。整个城市林木葱郁,花草遍布,那巴罗克式古建筑、教堂的尖塔和现代化摩天大楼,映衬着四周陡峻的山峰,富有诗情画意。

在这个世界闻名的萨尔茨堡市区仍然保持着人们世代生活的习惯,老区的商业街上每家商店都有自己的特色,商店招牌仍然保持着原始的设计。过去很多人不识字,店招上都有一个图画来表示店里销售的商品,比如画一只鞋子表示鞋店。保留这种传统已成为当地的法律,连麦当劳大叔要在这里落户也要用图说话。几百年的传统菜市场更是一成不变,农夫把新鲜的蔬菜在古老的街道上摆摊叫卖。看到这一切,作为总是以海派文化为傲的上海人,我们站在那里可能双腿会微微打颤,无法正视农夫那一双双纯朴清澈的眼睛。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也是被黄浦江分割成浦西和浦东,一边是老城区,一边是新建筑,说是为了文明和进步,当家的硬是用大理石和水泥把全城的大街小巷的街面都糊成干干净净一模一样,破破烂烂的菜市场全改成亮亮堂堂的超市,谁叫咱有钱呢。不知道我们的后代们还需不需要知道“上海”这两个字了,干脆用个“021”代号来称呼一下就可以了,既干净又容易写。但是,我们相信,再过几百年,如果“上海”这个字没有了,萨尔茨堡永远是叫萨尔茨堡。

无人不知的《希茜公主》

每当谈到奥地利,人们就会想起美丽的《希茜公主》。这部1957年由奥地利和德国合拍的影片,虽然写的只是一段19世纪中叶奥地利弗兰茨皇帝选后的宫廷轶事,但无论作为对欧洲史料的研究,或对多瑙河流经的奥国与普鲁士巴伐利亚州的旖旎风光的领略,以及对爱情标准的探究,即使拿到今天来看,仍是一部非常值得观赏的佳作。

《希茜公主》是奥地利人的骄傲,奥地利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希茜公主》的,可谓家喻户晓。在奥地利,已经无法分清人们喜欢的到底是罗密还是茜茜。漫步维也纳街头,卖旅游纪念品的小店里摆满了画有茜茜图像的各种纪念品:印刷精美的陶瓷盘、做工考究的锡盘、小巧的装饰性银匙,还有各色的明信片。在萨尔斯堡伏舍尔宫附近不定期地有以罗密为主题的展览,展出罗密的照片及其它文字资料和实物。在欧洲各地,还有各种纪念罗密的电影展活动和出版物。

“希茜公主”早就成为了奥地利的旅游大使。首都维也纳推出的“希茜之旅”半日游几乎成了所有到维也纳的外国游人必走的游览项目。维也纳观光车带着游客参观哈布斯堡家族的王宫,观赏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和他的皇后伊丽莎白居住过的卧室、会客室以及放有运动器具的希茜公主化妆室等。

鲜为人知的《音乐之声》

在中国,你可能不相信有人没看过《音乐之声》,或者没听过“哆咪”吧。

这是一部1965年美国好莱坞在地利萨尔茨堡市拍摄并以该地为背景的巨片,当年就获得10项奥斯卡提名。但是,事实上,在奥地利却很少有人看过《音乐之声》这部电影,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么回事。

为此,我们特别询问了奥地利国家旅游局的菲力普・诺伊米勒(Philipp Neumueller)先生,他表示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在奥地利,除了做旅游业方面的人士,很少有人了解《音乐之声》的故事。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他觉得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举例说,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在全世界都闻名遐迩,但中国人却不觉得怎么样,也没多少人看过。想想菲力普说的也很有道理,“卧虎藏龙”被翻译成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这么古怪的英文本来就挺可笑的,再弄些吊着钢丝的人在竹子上飞来飞去,都是港片几十年前玩的把戏,还配着一口混杂的方言,简直惨不忍睹,怎么会有人欣赏,可它就是获得了奥斯卡的10项提名,而且老外就是人人赞不绝口,中国人实在是有点想不明白。

有一些人认为它不被奥地利人接受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奥地利是一个德语国家,而《音乐之声》是一部英文片,使奥地利人从根本上无法认同它的真实性。

但我们更相信最后一种说法:因为它出自美国好莱坞之手。不管什么历史文化,经过好莱坞一折腾,肯定是变了味。所以,要想让奥地利人爱上《音乐之声》,可能先要让美国人区分Austria和Australia这两个英文单词。

(感谢奥地利国家旅游局和Philipp Neumueller先生的帮助)

上一篇:艺术与商业融合 下一篇:焦晃:他是一棵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