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民价值观视角的传统村落保护分析

时间:2022-09-30 02:25:49

基于农民价值观视角的传统村落保护分析

[摘 要]农民是传统村落保护不可缺少的主体,农民的价值观直接影响保护传统村落的积极性。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并将村民融入村落保护的事业之中,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村落保护的目标。一方面,不断扩大传统村落保护覆盖面,让更多农民受益;另一方面,以人为本,促进传统村落保护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此外,还应该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村落保护经验并应用系统的观点对传统村落进行生态修复。

[关键词]传统村落;价值观;保护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149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2

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的村落。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但是随着城镇化的突飞猛进,自然村落的数量锐减。传统村落的消失让灿烂多样的历史创造、文化景观、乡土建筑、农耕时代的物质见证泯灭,大量从属于村落的民间文化――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也随之灰飞烟灭,少数民族的聚集地更是面临瓦解。传统村落的不断破坏与消失,毁掉的不仅是古民居、古建筑,更重要的是蕴含其中的华夏文明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密码。一个民族不能失去文化的记忆,人们有必要也有责任对它们进行保护和传承。事关民族历史记忆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刻不容缓。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多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处于自发状态,村民更是缺少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文化自觉意识。一些地方村民对传统村落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认识不足,传统文化观念淡薄,许多传统村落的历史风貌格局被肢解、破坏。当前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大多侧重于古村内部物质遗存的保护,但保护下来的历史遗存往往与村民的日常生活脱节,导致村落失去应有的生活气息。有关专家认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警惕肢解化,“物质给了建筑学家、非物质给了民俗学家,这种肢解式的研究往往触及不到日常生活”。所以,不论是传统村落的保护还是复兴,都不应忽略村落民众的日常生活,应当增加农民价值观的视角。

1 传统村落保护离不开农民参与

传统村落的保护不论是物质文化层面,即古民居的保护;还是非物质文化层面,即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都离不开保护的主体,也就是当地的农民。一方面,农民是传统村落的主人,传统村落的产权归属于当地的村民。另一方面,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活力,都来源于承传它的传承人(村民)。然而,当前传统村落保护的过程中,大部分农民只是旁观者,并没有参与其中。而农村的空巢化更是阻碍了传统村落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蔡育新 等指出:富裕起的村民往往选择更优越的地点建新村,导致古民居“人去房空”,不少传统村落成为“空心村”或“廉租村”。当前许多村落的空心现象较为严重,几乎村村都存在空心现象。居住在老房子里的人数更为稀少,许多老房子甚至常年无人居住。留在村中守旧屋的大多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或为照顾生病老人的中年人。空心现象使传统村落人丁稀少,空屋易朽,老建筑逐渐颓塌,得不到维护和修缮。

冯骥才曾说:“传统村落最大的问题,就像钱钟书先生说的围城一样,外部的人恨不得打进去在里面开发,里面的人受不了,条件太差了,想出来,造成‘空巢化’或者村落‘空心化’,这是我们重大的问题”。以人去房空或留守老人为特征的“空巢”古村落成为当前传统村落发展演变的一个显著特征。而空巢化和老龄化问题,还让农村老人面临着多重的养老困境。看病、买菜、购买生活用品、料理家务等这些原本普通家庭养老能够承担的事宜,现在都变成农村老人生活中的困难项目,仅依靠家庭养老已不能满足需求。

传统村落无人居住的缘由除了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缺乏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居住不便,以及子女分户需另建新宅外,大多农民外迁,是为了外出务工、经商,通过到经济发达地区,甚至海外工作,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缺乏农民居住的传统村落,其村落保护可能就只是昙花一现,缺乏可持续性。传统村落保护必须让广大的农民参与其中,才能达到真正的保护效果。

2 农民价值观念对传统村落保护的影响

现代科技的发达,电视、手机、网络信息的迅速传播,让农村社会面临多种价值观之间的博弈与交融。吴承照等认为古村镇保护与发展中的矛盾主要体现了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物质空间的矛盾,社会使命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商业化、空心化与原真性的矛盾,以及文化价值观与经济价值观的矛盾。在居住空间升级换代的心理诉求过程中,中国乡村生活主体往往忽略了村落空间和居住空间的历史感延传或重构等重要问题。农民对传统居住空间的认同,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价值观都影响着农民对传统村落保护的积极性。可以说居住空间认同与传统村落保护关系密切,前者认同的不仅仅是现代化的生活,还有村落的历史记忆和祖先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在旧房子与新房子之间存在这样一种矛盾,若追求现代化生活方式,村民就要抛弃祖先留下来的旧房子;若认同祖先的荣耀或居住空间所积淀的历史感,村民就需忍痛割爱,放弃传统居住空间的现代化。

究其原因,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现在,顶层所设计的城乡二元格局,在农民心底烙下根深蒂固的观念,即城市生活优越于农村。实际情况也大都如此,农民把城市生活视为现代化生活的样板。传统民居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现代化生活方式只有相携而行才有可能唤起农民的积极性。在村落保护的同时,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并将村民融入村落保护的事业之中,就成为传统村落保护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3 积极引导农民参与传统村落保护

3.1 扩大传统村落保护覆盖面,让更多农民受益

传统村落保护应该不断扩大覆盖面。除了进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乡村需要重点保护以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尽可能多地保留农村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地方文脉。部级的传统村落申报的复杂性和高起点决定了其不可能覆盖所有的传统村落,因此,在做好纳入国家名录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同时,还要特别关注那些为数更多的没有纳入国家名录又确需保护的传统村落。就是要在新一轮村庄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力求保持乡土底色与村庄特色,力求保持传统与现代的统一,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始终处于科学的轨道。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中,传统建筑的修复和合理利用、传统风貌的保持、村域田园风光的塑造等,这些工作经验完全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村落,而且会对其他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3.2 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村落保护经验

在欧洲国家中,德国和丹麦等国的村落建设和保护有很多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政府把主动权交给农民,把对农民积极性创造性的激发作为工作的重点,进而提出“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农民的自主意识,激发和提高农民的原创力。”韩国的“新村运动”作为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并持续十几年的国外乡村建设的典型运动,其中的新村教育在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民的精神状态和物质生活条件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村运动”的主要内容:一是大规模进行生产和生活设施建设;二是努力发展生产,提高农民收入;三是加强新风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日本的新村建设运动则是通过人才培养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日本同样也十分重视农民价值观念的转变和农民素质教育。

3.3 以人为本,促进传统村落保护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

传统村落保护不是给外人看的,依靠政府资金支持,村容村貌等“面子”的改善容易出成绩,但只有带动“里子”的发展,才能实现保护的可持续性。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保持原有历史风貌、明确村落发展限制要求、明确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改善村落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村落中人们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3.3.1 提升村民的主动参与意识

一些传统村落由于外出打工的村民见识了城市宽敞明亮的高楼大厦和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对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已经越来越疏远甚至厌弃。现在大家去农村都争着吃土菜,这说明农村餐饮业已经找到了自信,那么传统村落也应该有一种文化自信。因此要通过宣传、教育,传授保护的知识和方法,同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让居民看到保护后的经济价值,从而帮助村民找到对传统村落文化自信心理,珍惜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

3.3.2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和村属小学教育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和村落开发,村民文化资源入股,提高村民文化自觉性和经济收入,吸引外出打工者回流。恢复和加强拥有千人以上古村村属小学教育,不仅可以留住一半以上的中老年人,而且可以为青少年儿童提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环境与本土教材。当前,农村小学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小学教育。生源逐年减少、办学规模萎缩、教师素质偏低、办学条件差和家庭教育缺陷等,都严重制约了小学教育的发展。鉴于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特殊性及复杂多样的教育现状,亟需从完善农村学校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提高教师素质、完善教师队伍专业化分配等方面进行统筹解决。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作,只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农村小学的教育才能日臻完善。

3.3.3 建立村民和游客的满意测评体系

村民和游客的满意度也是传统村落保护效果的综合反映,是发现和改进存在问题、尽早消弭矛盾的重要途径。监管部门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以问卷调查方式对村民和游客进行满意度测评,对村民和游客的意见要引起重视,及时做出反馈。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保护模式相结合,真正起到保护传统村落,传承文化的作用。

3.3.4 组建乡村交流群,让乡贤不再背井离乡

通过网络新媒体等互联网的形式,让身处各地的村民能够无拘无束地交流,及时了解村里的状况。不仅可以探讨村务,为村里积极建言,也可以让村里在外的乡贤们关注家乡的发展动态,拉近彼此的距离,增强村里的凝聚力。

开展群里的各种活动,活跃气氛,拉近乡村群众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不管人在哪里,有了微信群,“邻居”就在身边。美丽乡村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的情况也可以通过微信群,将施工进度及成果以照片的形式做出反馈,让乡贤们知道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从而增强乡贤和村民的凝聚力。

3.4 用系统的观点对传统村落进行生态修复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涉及诸多方面,类似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种类繁多,包括社会、生态、文化、物质等诸多方面。传统村落是一个具有文化特性的社会聚落,稳定状态的界定更偏重于经济、文化的复苏。在对传统村落进行生态修复的评价上,应该通过与其他参照系的比对,将传统村落的生态恢复指标用物质环境的更新、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经济社会的提升作为认定指标。

主要参考文献

[1]韩元君.浅谈城镇化过程中农民价值观的重塑[J].改革与开放,2011(6).

[2]李枝秀.古村落保护模式研究――以江西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2(1).

[3]王小明.传统村落价值认定与整体性保护的实践和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

[4]范秀娟.社会转型背景下当代青年农民价值观嬗变原因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2).

[5]张伟.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刍议――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J].江南论坛,2014(1).

[6]林岩.分化与整合:社会转型下农民价值观变迁及其当代重构[J].学术论坛,2015(11).

[7]寇怀云,章思初.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传统村落保护变迁[J].中国文化遗产,2015(1).

[8]钱海婷.论传统民俗在现代农村农民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发挥[J].人文杂志,2015(4).

上一篇:新形势下石油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及其... 下一篇:浅谈企业“一把手”对企业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