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式语言的村落住宅空间形态研究与设计

时间:2022-06-18 07:15:00

基于模式语言的村落住宅空间形态研究与设计

摘要:文章通过对《建筑模式语言》及相关文献进行研究,试图从亚历山大在空间研究上的方法中挖掘出大山包传统民居中的一些特有的建筑模式语言,以求运用这些模式设计出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人性化的建筑。在对大山包旅游村落进行了详细调研之后,梳理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Abstract: By studying Building Mode Language and related literatur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its some special building mode languages of Dabaoshan traditional folk residence from the spatial research methods of Alexander, applies these modes to design personalized architecture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After making the specific surveys of Dashanbao tourism village, it cards the problems discovered in the surveys and thinks of these problems.

关键词:模式语言;空间;传统民居;旅游村落

Key words: Mode Language;special;traditional folk residence;tourism village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1-0093-03

0 引言

亚氏所创立的模式语言是设计者和居民之间的不同的设计意图表达和沟通的桥梁,同时也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帮助一般居民能简单的设计自己的住所,街道和小区整体环境。在《建筑模式语言》一书里,亚氏为建筑和规划提出了一种模式语言,这种模式语言所代表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帮助我们在进行设计时人与空间达成良好的关系的工具。同样,乡土建筑的模式语言也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却又丰富的模式语言,它不仅体现在村落形态,院落形态,单体建筑等方面,同时也表达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环境中的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思维等方面。本文借鉴美国加州伯克莱大学亚历山大教授的《建筑永恒之道》和《建筑模式语言》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究大山包乡土建筑的特征及规律以及在之后搬迁建设中如何运用和改进这种模式。

1 背景介绍

昭通市大山包地处云南省东北部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乌蒙山区,地理位置对于旅游的开发极其有利。大山包湿地有保存完整广阔的亚高山草甸,景色优美,自然资源丰富,被国家列为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其中海尾巴村和尖嘴屋基两个村落位于大山包自然保护区的核心位置,由于尖嘴屋基村地处黑颈鹤觅食区和宿营地,干扰了黑颈鹤的生存活动,因此需整村搬迁至海尾巴村地块。本文中所谈到的大山包乡土建筑主要是指这两个村落的传统民居。虽然海尾巴村与尖嘴屋基村的住屋形式仍是传统的汉族民居形式,但由于该地的特殊的气候环境使得大山包乡的传统民居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其独有的特征和规律。探究其内在构成机制后,发现他们也存在着他们自己特有的模式用语言,而这种模式语言是由当地工匠和居民共同参与建造并经过多年实践总结而形成的。

2 传统模式

2.1 村落形态

海尾巴村的整个村落顺应气候来布局。海尾巴村位于大山包自然保护区的核心位置,气温常年较低,属暖温性高原季风气候,冬寒夏凉。由于常年受西北风影响较大,因而当地的住屋基本上安置在山的背阴面,这样可以减小风力对房屋的影响,以此来躲避寒冷以及减少强风对房屋结构的破坏。但由于村落选址于阴面,在接受光照方面不甚合理。村庄整于跳墩河水库的南岸的一个缓坡上,没有太接近水库,也没有太靠近山顶,基本在海拔3100~3170(图1)米之间。通过对比当地居民的位置与软件分析结果对比,结果发现现有居民绝大部分选址结果是合理的(图2),这是村民集体智慧和经验积累的结果。

2.2 平面布局

2.2.1 院落

院落是外界环境和室内环境间的一个融合与过渡的区域。中国传统民居的院落空间不仅要满足“自然人”的需要,同时还要给“社会的人”的各种活动提供可能。大山包乡的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方式与当地气候密切相关,由于该地气候寒冷且风速大,当地居民在建造房屋时选择了山的背阴面,且房屋开窗小。为了保持通透良好的视觉,大山包的民居基本无全围合型院落,其院落空间组合形式主要有开敞形和半围合型。

2.2.2 建筑单体

大山包传统民居的平面是以间为细胞的可变单元,间是这片土地上最基本的生活空间模式,同样也是最简单的结构和建造方式。村里的农宅平面多为一字形,因为一字型平面的建筑形体简单,体形系数小,围护结构散热面积小,建筑的保温性能好,可以抵御当地严寒的气候。房屋平面布局形式为明二暗三(即在外面看建筑是两开间,实际内部隔成了三间)或者明三暗五(图3)。堂屋在中间,是最主要的交流空间,堂屋集多功能于一体,包含了家庭聚会,会客、做饭、就餐、组织房内交通等,并设有烧水的火炉,全家人可围坐在堂屋的火炉旁取暖,这也是大部分家庭唯一的取暖装置。当地的传统民居大多由村民自主设计并施工建造,虽然缺乏相关的设计指导和设计规范,但当地的居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家庭结构和居住习惯对住宅平面不断进行调整与扩充。但不管如何变化,大山包农宅平面布局仍以“明二暗三”和“明三暗五”为基础在功能上不断拓展。

3 房屋现状及问题分析

①堂屋由于具备的功能较多,且无门厅过道等组织交通,由此导致内部部分功能流线混乱,同时在堂屋烧水做饭也破坏了室内空气质量。②由于房屋朝向受风环境影响颇大,加之屋内的门窗洞口太小,根本无法满足日常的采光需求。③卧室围绕堂屋布置,有些朝向不好,并且开窗小,又无取暖设备,卧室内阴冷潮湿。④厕所一直是农村目前存在的较大问题。从调研的结果来看,目前大部分的农宅主要还是使用位于院中的旱厕。这给日常生活尤其是冬季的生活带来不便。⑤堆放空间一般在农宅院落中,主要用来储放一些生产农具和柴草以及小型农用车,很多家庭室内几乎没有明确的储藏空间,东西堆放杂乱。⑥有二层楼的住宅楼梯基本上布置在室外,使用极不方便。

4 关于尖嘴屋基搬迁建设的优化设计

基于以上对大山包传统民居建筑模式语言的分析与研究,对于即将搬迁的尖嘴屋基村的规划和建筑设计相较之前的传统模式进行了一系列优化设计,以期在不丢掉自身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改进传统模式中的一些缺陷,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以及生产需要。

4.1 村落构建

在村落的总体布局上,可以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①结合地形与使用需求,设计利用基本单元构建院落、街巷、公共节点,组团形成有机的聚落形态。②先宅后路。在保持基本规划结构的基础上,建筑布置可以根据不同地点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居民参与修正聚落规划,保持聚落形态对环境的自适应。③道路优化。村庄中基本没有道路,基本可以四处行走,对于一些需要道路的地方进行道路修建,使其形成方便行走的道路,道路修建满足等高线要求,一般沿等高线修建,一些必须垂直于等高线的道路进行“之”字处理,使其利于通行。④争取日照。尽量按照原有民居原先所处的位置或者建筑分布的方式进行布置,根据不同地点居民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一定调整。⑤集中畜养。将村内的大型牲畜进行集中养殖(基本为马匹,大多供旅游者使用)。使其靠近对外接待中心,方便使用,集中养殖也利于管理,可以将粪便进行集中沼气处理。⑥垃圾集中。在村庄设立小的垃圾收集点,根据用户数量进行放置,平均3-5户用一个小型垃圾收集点,在村庄后方设立一个垃圾收集中心,工作人员定期收集小型垃圾点的垃圾,最后定期送出村子。⑦建筑加建。村庄所要求的建筑功能空间如游客接待中心、村民活动中心等功能的加建。

4.2 建筑设计

①门厅作为室内外生活的过渡空间,门厅有功能、心理、视线等的空间转变作用。在设计中可通过南侧檐廊空间与阳光间的组合设置,打造出一组类型丰富、使用舒适并可调节气候的过渡空间,这样既可供人短暂停留,又可供鞋帽、雨具、外套等用品存放,可极大推动农村居家生活向精细化发展。

②起居室。农宅中的堂屋就是现代住宅中的起居室,是凝聚家庭力量的核心。传统民居的堂屋有着多种功能,比如家人聚会,日常进餐,接待客人等;在设计中除了考虑当地堂屋对于各种功能的需求,还应考虑融入现代生活的起居功能。为避免人流穿越的干扰,在整合起居室交通流线上尽可能地考虑到起居室平面的完整性,卧室应少对或尽量不对起居室开门;通过廊道把起居室与卧室切分开来,这样的空间简洁高效,能满足功能的灵活多样,分区也更加明显,使居室具有更高的易达性与私密性。

③厨房、餐厅两种空间既可独立设置,也可根据需求相互组合形成不同模式,适应不同使用人群的多样化需求,其组合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餐厨一体”、“餐居一体”、“开放式餐厨”。1)“餐厨一体”普遍存在于传统农居中,这与乡村的生活现实是相符的。这种模式使烹饪进食这一污染性空间封闭在一体化的餐厨空间内,便于家庭主妇做料理、做清洁。2)“餐居一体”普遍存在于现代乡村,即将起居室与餐厅布置在一个空间里。这种模式不仅隔离了厨房的油烟,也大大促进了空间的延伸性和流动性。这种兼具现代空间流通理念的餐居一体化设计是新农居餐饮空间设计的趋势,也是我们在进行优化设计时着重考虑的一种方式。3)“开放式餐厨”即对厨房、餐厅、起居室进行一体化设计,这种方式要充分考虑中式厨房需要隔离油烟、气味的特点,因此防油烟的处理是设计处理的重点。餐厨的这种组合方式能保证整体空间的开阔、通透。在对大山包地区的“餐居厨”进行设计时,可根据当地居民不同的需求来进行设计,安居型的户型可选择“餐居一体”或是“三位一体”的布置模式,如果要进行农家乐或是餐饮经营模式,可考虑将餐厨为一体与住宅内部其他功能相分离。

④卧室大山包的卧室十分阴冷潮湿,室内的热舒适环境特别差。卧室是住宅功能中的主体,卧室的舒适性直接影响到人的居住环境。乡村住宅中的卧室按照使用者分为主卧、次卧、儿童卧室、老人卧室等,以此贴切地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如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将老人卧室布置在一楼的南侧,主卧与儿童房也布置在南向,为了满足对日照的需求可考虑与阳光间结合设置,以此保证充足的光照,提高卧室的热舒适性。

⑤服务用房服务用房包括:卫生间、储藏间、家畜窝棚等。卫生间是住宅中重要的功能空间,其设计水平优劣最能体现乡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大山包传统住宅基本上将卫生间设置在住宅外面,极不方便,在设计卫生间时考虑将卫生间放入住宅内部,便于使用需求;卫生间内部还可以干湿分区,即将洗手池和卫浴隔开,满足现代乡村农居生活需求。住宅中与农作相关的储藏、劳作空间对乡村住宅空间布局影响很大、原住宅空间中的杂物并不是系统的放在一个储存间里,而是杂乱无章的随意堆放,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储藏空间,设置时可结合楼梯底部,也可结合带阁楼的坡屋顶设置地下层及屋顶层的储藏空间,还可在加设的前后院内设置宽敞的屋前晾晒场地。家畜窝棚应独立设置,且设置在整个建筑的下风向尤佳。在此次尖嘴屋基的搬迁设计中,由于宅基地面积的限制,可能更多考虑对家畜进行集中圈养。

⑥阳光间。大山包地区常年寒冷,可设阳光间对屋内的气温进行调和,积极利用温室效应,阳光间对建筑采暖具有积极的节能作用。将入口设立在中间,可自由洗择单层阳光间、通高阳光间、柱廊等空间形式组合设计,既满足了热舒适度和使用需求,有丰富了立面设计,同时增加了原形拓展的多样性。

⑦建筑风貌。建筑设计时考虑对风貌的传承与创新利用非常重要,当地传统的门廊、坡顶、植被屋顶,以及夯土材料,设计时需注重从空间形态到建筑风貌的呈现。

上述对于建筑的优化设计是在保留地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来建造和改造传统民居,期望使现代先进技术能够很好地融入到大山包传统民居建筑当中。

4.3 居住与经营

根据关联的家庭及社会关系,户型也丰富许多:根据各家生活经济状况的不同而进行不同户型设计,根据人口不同又进行不同的划分。大山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因此是旅游胜地。考虑到旅游的需要,相对应的民居经营模式也应声而出。对于民居经营的模式,除了在底层设置商铺(图6)之外,还可以在住宿(图7)上进行考虑。亚历山大在模式语言中指出,“随着房屋内的生活发生变化,对于空间的需要周而复始地时而减少,时而增加。建筑物必须能够适应对空间需要的这种无规则的增加和减少的现象。即当一个家庭或工作小组因为有一两个人离开而缩小时,空出来的空间应该得到利用。否则,留下来的人就得生活在这个对他们说来太大的空壳里。”

在大山包就有很多类似的空置的房屋。很多家庭出去打工,常年不在家,因此有许多空置房屋。在搬迁之时可以将这种情况考虑进去,即一些房间在无人使用时让给外人使用或出租。出租可以有几种模式:第一种是住同一个院子的几户人(这几户人是亲戚关系),当一家要把房子租出去当民宿时,这家人可以搬到同一院子的另一户人家暂住,然后将所得报酬分成给该户人家。第二种是如果常年在外打工将房空置,可以交由亲戚或者邻居打理,租给到该地旅游的旅客,所得报酬由该屋主与打理之人分成。这样不失为一种合理健康的租赁关系。

5 结语

大山包传统民居建筑具有其自身的优点与建造智慧,能较好地与自然环境“共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环境条件、避开不利条件,具有历史文化意义,但同时大山包传统民居建筑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时空性的差异和自身的局限性。而对现代建筑技术和材料的飞速发展,大山包传统民居建筑要想更加满足现展的需求,还面临着很多问题,要如何在不丢掉自身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这是需要我们进行思考的。

参考文献:

[1]亚历山大.建筑的永恒之道[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2]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3]王竹.低碳导向下的浙北地区乡村住宅空间形态研究与实践[J].新建筑.

[4]陈洁.浅析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中的空间研究[D].清华大学,2007.

[5]王彦川.乌拉街镇乡土建筑的模式语言[J].才智,2009.

[6]王伯扬.源于生活的建筑观介绍《建筑模式语言》[J].建筑学报,1990.

[7]夏雷,程文.严寒地区农村住宅平面优化策略[J].建筑科学,2015.

[8]李杨.基于北方农村住宅模式的生态设计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

上一篇:GM―1型新单摆实验仪计时系统的改进研究 下一篇:常压高速氮气淬火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