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拍女人 藏在面纱背后的时尚

时间:2022-09-30 02:18:25

阿拉拍女人 藏在面纱背后的时尚

曾经,我对阿拉伯穆斯林世界这个举足轻重的文明所知道的似乎就是《一千零一夜》、“大盗阿里巴巴”和那里丰富的石油资源。当我有机会走进阿拉伯国家,漫步在大街小巷,伴着浓浓的薰香味还有那独具特色的阿拉伯建筑,就犹如一条鱼漫游于新水域,随心所欲浸泡于异国情调之中,体验一番伊斯兰世界的神奇魅力。而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阿拉伯的女性。

黑袍和现代时装的完美结合

阿拉伯妇女的黑袍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女人们在家里喜欢穿色彩艳丽的阿拉伯锦袍,佩戴各种金银首饰。身洒名贵的法国香水。在外出时则外套一件叫“阿巴耶”的黑绸袍,从头到脚遮得严严实实,只在眼睛处留下像针织透风的“网眼”用来看这个世界。不管天气多么炎热,也不会撩开一丝。

“阿巴耶”总是披在所有衣服的外面,因而在剪裁上大刀阔斧,没有一点线条可言。然而说到装饰,可就不那么简单了。有特色的“阿巴耶”在衣边以及袖口、领口上缝制图案,色彩醒目。上乘的“阿巴耶”讲究的是衣边上的手工刺绣,构思精美,图案各异,并缀以圆片以加强视觉效果。现在,到公共场合去瞧瞧,可以分辨出几种层次的女性:黑纱全蒙,滴水不漏,这多为传统妇女或妙龄女子;黑纱半遮面,是受过现代教育的大家闺秀;不戴面纱,多数是参与社会生活的时代女性。但是,不穿黑袍、不戴黑面纱的女人还属少数。

近年来随着中东石油经济的飞速发展,妇女的社会地位提高较大,早婚、一夫多妻制受到限制,妇女受教育的权利也不断改进,参与社会工作的人数越来越多,有的还被选为议员甚至当上部长,自然表现在装束上也较为开放。她们或漫步在现代化的超市,或驻足于服装精品专卖店,“阿巴耶”宽大的下摆在微风轻拂下悄悄飘起,显露出米兰、巴黎所流行的厚底鞋、牛仔裤,或者是贝纳通休闲长裙……那黑色的眸子、褐色的唇膏,袭人的阵阵香水味,与“阿巴耶”的点缀交相呼应,显露出一种别样的美。

化妆品印证着爱美之心

随着石油经济的发展,阿拉伯妇女的消费观也发生了不少改变。她们除了购买阿拉伯国家本土产的香水(香油)外,更钟情于来自法国、意大利等的名牌香水,如毕扬(Bijan)、香奈尔5号香水(chanel NO.5)、鸦片(Opium)、夏尔美(shalimar)、狄娃(Diva)、古驰1号”(GUCCI NO 1)等,以及像雅诗兰黛、兰蔻、倩碧等国际知名化妆品牌。

在林林总总的世界名牌香水中,也有真正的阿拉伯香水,它们也是阿拉伯妇女的挚爱。这就是精心调制的爱慕香水,由一个年轻的阿曼商人撤伊德・巴德尔・阿尔・哈默德(sayyid Badr AI Hamood)推出的,他希望这款豪华的香水能够使人联想到古老的阿拉伯。Amouage在阿拉伯文中的意思是“情感之波”,它被称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香水”,含有超过120种天然香料成分,并且配有一系列昂贵的伊斯兰风格的香水瓶,有的瓶子上面镶嵌着银子或水晶。自1984年以来,它在世界各地的免税店和更高档的店里销售。这款香水取得成功以后,公司又于1995年推出了另一款高品质香水,并用阿拉伯的传奇城市犹巴(Ubar)来命名。这两款新香水满足了客人的要求:具有西方的样式但要散发东方的芬芳,香味中混杂着敏感的阿拉伯传统成分,比如乳香。

至于传统的化妆品,阿拉伯女性除了用于化妆外,还用于避邪。对于一些目前还是游牧民族的“贝都因”妇女,她们的服饰更加传统,不但要带脸罩和头罩,还要用化妆品在脸上和手上绘上一些图案(诸如:人眼睛、动物、图腾等),用于避邪。

传统的阿拉伯婚姻

女孩未成年前在学校是男女严格分校的,成年后出门要用黑纱蒙面,黑袍裹身,同时还要有一位男性陪同。未出嫁前的护花天使当然是女孩的父亲或成年的兄弟。女孩子在学校读完书后,大多是不参加工作的。她们与社会的接触仅限于在家人带领下参加正式的朋友聚会或其它一些交际。

阿拉伯的传统婚礼相当隆重。由于阿拉伯民族都是贝都因人,贝都因人即为阿拉伯语的“住帐篷的游牧民”。所以按照风俗,阿拉伯的传统婚礼一般是在高楼和公路旁的沙地里支的帐篷里举行。第一次参加婚礼时我感到很惊奇,因为整个人群中没有见到新娘,再仔细一瞧,连其它成年女子都没有。后来得知阿拉伯妇女一般不见男客,不在有男宾的公共场合露面,她们在另一处新房里举行活动。所以尽管我曾参加过多次阿拉伯的传统婚礼,但都没有看见过新娘。

新郎、新娘在举行完隆重的婚礼仪式后,就会出国度蜜月。在海湾国家,按照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圣徒可以同时拥有四位妻子。男女结婚后,男方可以提出离婚。离婚后的妇女,政府鼓励再嫁。而离婚后的男子也可再婚,只是妻子最多只可保持四位。

由于婚姻生活中的女方不参加社会工作没有经济收入。科威特政府为保护妇女权力,主张妇女在婚前与男方谈好生活费用这一项。目前,许多明智的女方家长都在订婚前把这一项作为条件向男方提出,并可得到法律保护。如果离婚,婚前赠给女方的生活费则如数交给女方。男女青年结婚后,一般和男方父母同住,也有分开居住的。对阿拉伯女人来说,婚姻中心是丈夫,因此她们的生活大多是在家中度过的。一个家庭里的几位妻子都住在一起,据说,妻子们都会和睦相处,分担家务,共同协力孝敬公婆、抚育儿女。在海湾国家,经常会看到一辆辆轿车中载着三四位蒙黑纱的女子及四五个孩子,来到海边游玩,席地而坐,欣赏落日余辉下的海景,一家人倒也其乐融融。

金饰让阿拉伯女人熠熠生辉

因为科威特政府有严格法律规定,对于出售伪劣假冒或分量不足的黄金产品者予以重罚。因此,当地出售的金银首饰和珠宝,不仅品种多、款式新颖,而且货真价实,一般来者都会禁不住诱惑的。

在黄昏时分,我驱车从驻地出发,半小时便来到了被当地中国人称之为“金街”的地方。“金街”位于科威特城东部的哈瓦利区,这里是科威特商业密集、交通拥挤的地区之一。从远处望去,在100多米长的街上,一家挨一家地集中了上百家相当规模的黄金、珠宝首饰店。每一间店面都金光灿灿、熠熠生辉。早闻海湾地区妇女对家庭财产大都无权过问,只有戴在身上的首饰才算自己的财产,所以她们把买首饰作为一种个人集财手段,一有钱就跑金店。走在“金街”上,我不时与身穿黑袍的阿拉伯妇女擦肩而过,果不其然,她们大多手里拿着金货。这也使得海湾地区成为世界上黄金需求量最大的地区之一。据世界黄金理事会调查,85%的科威特人每年至少要购买一至二件黄金首饰,从中也可以看出妇女的地位并不是很高。但说来奇怪,在阿拉伯国家,那里人们都遵守女士优先的原则。在所有的公共场所里,只要有妇女出现,男人们全都会礼让三分。在马路上,男士都要为女士让路,所以就有了“男人绕着走,女人直着走”的说法。在进出电梯时没有一个男人“胆敢”与女人争先,而且女士往往还“懒”得伸手去揿动楼层按钮,只须轻吐一个数字,便有不相识的男士代劳。阿拉伯妇女一般走路总是慢腾腾的。有时电梯门正要关闭,一声清脆的“德给嘎”(阿语:等一下)从外面传来,电梯里的人总会揿住按钮,恭候她们的姗姗到来,有时甚至能让里面的人反复等上数次,但无人会表露出不耐烦。另外,凡是有排队的地方,妇女都可以径直走到排头,去享受优先服务,而排队等候许久的男士对此不会有丝毫抱怨。

从那红红火火的化妆品商店和金饰店里兴隆的生意,及来来往往购买化妆品和金货的阿拉伯女性很舍得在这方面投入,印证了她们有着强烈的爱美欲望。然而,大多数阿拉伯女性花了钱买了化妆品,又精心化了妆,戴了闪亮的饰品,最后用面纱一蒙,这美丽的一切都隐藏在这薄薄的面纱后面,而留给世人的是无限的神秘和遐想。

上一篇:做一个红楼梦中人 下一篇:亚米天阁的魔法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