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物理”的教学理念主导课堂

时间:2022-09-30 01:52:25

让“生活物理”的教学理念主导课堂

摘要:从物理知识源起和物理教学的目的入手,分析提出“生活物理”的教学理念,并从具体的教学实践即课堂导入、课堂讲授、课后练习与复习等几个环节,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加以论证,以期引起相关人士的注意,使其尽快为更多的教师所认识、接受。

关键词:生活物理;教学理念;教学有效性

记得有位专家说过,物理学习最好的刺激,就是激发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对初中生来说,这是他们接触物理知识的开始,唯一的基础材料便是震撼人心的自然现象与妙趣横生的生活现象。我们在课堂上尽可能地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神奇有趣的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解释教材文本上的相关物理知识,在物理教学中始终围绕着生活打转。这样的做法不仅吻合当前课改要求,而且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科学探究的能力、动手实践的操作能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积极影响。

一、课堂导语环节结合生活实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接纳物理知识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们都知道导入环节在整堂课中的重大意义,它在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消除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恐惧方面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在课堂导入环节紧密结合生活实例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然接纳物理知识是一个非常明智有效的选择。

譬如,在讲授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时,导入环节笔者拿了一个空的矿泉水瓶,里面灌满了水,随后取一个乒乓球盖紧瓶口,用一只手摁住乒乓球,把矿泉水瓶倒转过来,结果学生发现老师放开手后,乒乓球不会掉下,里面的水也不会流出,这与我们所学课本知识不同,能够充分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好奇精神。在随后的课堂环节,笔者紧抓这一问题,顺势导入相关文本内容,使学生在一种积极的探索思维状态之下完成了课堂教学,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授课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的知识体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以笔者讲授动能与势能的转化为例,如果课堂上只是教师的侃侃而谈,神采飞扬,学生似乎能够听得懂,但却得不到一个切身的体验,那么我们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进行阐释,拿同一个浸湿水的篮球从不同的高度投向地面,那么肯定在地面上会留下大小不同的两个印痕,那么经常打篮球的学生就会得出结论,地面上印痕面积较大的肯定就是投放篮球较高的。教师首先肯定学生们的猜想,然后再进一步分析其中所存在的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的物理关系。必要的时候,教师还要加深学生的印象,强化学生的物理意识,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

三、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课堂与生活形成互动,使其互为表里,良性发展

在多年初中物理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感受到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大物理”的教学理念,即教师们既要在课堂上利用生活实践指导物理知识的讲授,还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物理问题,鼓励学生把这些内容搜集起来,摆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现成的课堂资源,有效地对教材物理知识加以调整和整合,闯出一片物理教学的新天地。

在初三中考复习阶段,学生沉浸在各科教师设置的题海战术中苦不堪言,几近崩溃,我灵机一动,在系统复习阶段,放手让学生展开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调查。比如,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小区和附近工厂发现存在的“噪声”问题;让学生在家庭用电、学习用电、小区用电、工厂用电中发现“电学”知识;让学生到菜市场去发现商户的秤上所存在的“杠杆”问题;等等,不一而足。这样的课堂实践与家庭作业一经推出,得到了学生与领导的大力支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实践、探索、发现,上课时间与师生共同讨论、理顺、解决,不但使得我们的物理课堂生龙活虎,教学成绩明显提升,而且还有效地缓解了学生中考前的紧张情绪,释放了一定的精神压力,对于提升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求。”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做法不仅克服了传统意义的教学课堂偏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弊端,而且对于适应当前的课改精神,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升华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真善美的人文情怀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就能真正把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落在实处。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把“生活物理”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为实现祖国教育的新篇章而鞠躬尽瘁、不遗余力。

参考文献:

[1]赵晶晶.如何学好初中物理课初探.新课程研究,2008.

[2]董国耀.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张小红.中学物理教学与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科技创新导报,2007.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学校)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内容与形式的相互渗透 下一篇:数学单元测试无人监考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