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课堂提问,激活学生思维

时间:2022-09-30 01:25:12

有效的课堂提问,激活学生思维

伍生物新课程标准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诱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1. 增强课堂提问的目的性

在课堂教学中,有不少教师的提问缺乏目的性,盲目提问,人为地给学生制造认知障碍,备课时缺乏提问环节的设计,形成“满堂问”,学生感到疲倦,失去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的思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是提高问题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围绕教学目标,从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知能力出发,使提问直接或间接指向教学目标。而以教学目标作为提问的基础能够使教师预测出需要评估的能力,不同的能力要求不同类型的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反映出每个教学目标包含的能力类型,如在设计知识与技能维度的问题时应该立足于让学生“学会”;在设计过程与方法维度的问题时应该立足于让学生“会学”;在设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问题时应该立足于让学生“乐学”。当然,课堂教学也是一个发展的动态过程,教师也必须在课堂上根据不同的情景、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临时生成一些提问,但不管是课前的预设提问还是课堂上的生成性提问,教师都要思考“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增强提问的目的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把握课堂提问的难易度

教师设计课堂提问时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充分考虑问题的难易度。过于简单的问题,学生无需思考就能对答如流,无法激活学生的思维,毫无所值;过于复杂、难度过大的问题,学生无从思考,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理想高效的问题应当是遵循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符合学生实际,又稍稍有点难度,经过适当引导和思考,能够回答出来的问题。也就是让学生感觉“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例如:在“对DNA复制方式的探究”这一教学内容上,两位老师对课堂提问的处理不同,最终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不同。第一位老师在教学中提问学生:“要证明DNA是半保留复制,你认为应该怎么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第二位老师依次提出了下面五个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问题1:如果DNA是半保留复制,复制后得到的子一代DNA和子二代DNA的组成是怎样的? 问题2:如果要在实验中直观地区别、“标识”母链或子链,可以采取什么办法? 问题3:如果用同位素(放射性)进行标记,用什么元素最好? 问题4:如果亲代DNA是15N的,放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培养,则亲代、子一代、子二代DNA分别含有哪种N元素? 问题5:要验证上述预测,就要分别观察亲代和子代的情况,但实验中,复制后的DNA分子通常是随机混合在一起的,不易分离。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很显然,第一位老师提出的问题范围过大、过于复杂了,学生不知从何处着手思考,无法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使课堂教学无法顺利进行下去。而第二位老师把这一复杂问题分解成呈递进关系的五个问题,使问题的指向性更加具体,学生的思考方向更加明确,思维活动更加活跃,课堂教学的效果当然就更加显著。

3. 重视课堂提问的策略性

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被要求回答的学生范围要广泛,不要集中于少部分学生,要确保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与提问紧密相关的还有“等待时间”。等待时间是在提问后停顿一小段时间,以便让学生回答问题前作思考。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必然地把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而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是需要时间的。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问题的类型、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确定具体的等待时间。教师也应尽量做到先提出问题,然后再点名叫学生回答。

课堂提问的教学语言应该言简意赅、亲切和蔼,并兼顾趣味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上一篇:高中化学理论课教学探索 下一篇:语文课堂探究应把握好“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