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管理

时间:2022-09-30 01:13:31

浅议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管理

摘要:当前,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日新月异,场馆的运营却困难重重。如何通过场馆的建设管理解决场馆的运营难题,成为场馆建设者值得思考的问题。决策规划、体育工艺、功能完善都是场馆建设的关键点。对关键点的把控,成为场馆建设管理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公共体育场馆 建设管理 规划先行 体育工艺 完善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公共体育场馆作为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目标任务,到2015年,全国的各类体育场地将达到120万个以上,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也将得到快速发展。但现有场馆普遍存在使用效率低、维护成本高、对外开放程度不够的运营困境,却又让我们不得不对未来场馆的建设管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一、规划先行是场馆建设的科学决策方法

造成现有公共体育场馆运营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决策缺乏科学性,场馆建设存在先天不足。工欲善其事必先其器,决策阶段的工作是项目建设能否到达预期目标的关键,但在实际的项目决策中,由于资源投入小,工作内容抽象,重视程度不够,各种论证工作流于形式,论证数据缺乏参考价值,论证结论缺乏指导意义,从而导致项目决策的偏差和失误。

要杜绝决策的偏差和失误就需要科学且行之有效的决策方法。规划先行是将场馆建设的决策工作向前延伸,强调将场馆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并在分区规划和建设规划中科学制定公共体育场馆的发展计划,有序解决为什么建、建什么、建多少、怎么建的问题,实践一次规划、逐步实施的建设理念。

规划先行是城市功能格局有序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具体项目决策的有效支撑。决策阶段重点研究的项目选址、建设条件、建设布局及建设规模等,都可以在规划成果中得到科学的答案,据此进行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才具有真实性和参考性,由此做出的场馆建设决策才具有科学性。

二、体育工艺是确保场馆功能的关键点

体育工艺是体育竞赛需求与建筑设计施工规范相结合的技术要求,涉及场馆空间、场地、设备及运动器材等内容。公共体育场馆能不能用、好不好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场馆体育工艺的设计水平和施工水平。

提升体育工艺的设计水平重点在于对体育竞赛规则的熟悉。一般来说,设计人员对建筑设计规范和图集比较熟悉,但对最新的体育竞赛规则缺乏了解。体育竞赛规则的修改会带来体育工艺的变化,从而导致原有的建筑设计规范和图集不能满足体育工艺的要求,增大了体育工艺的设计难度。例如《田径场地设施标准手册》对400米标准跑道的弯道半径建议是最适宜在35.00m与38.00m之间,最好的是36.50m,而有的参考资料提供的弯道半径是37.898m。对于现阶段新建的400米标准跑道,设计人员应避免使用37.898m的弯道半径。再比如《08J933-1 体育场地与设施(一)》是一本较为常用且比较新的设计图集,但由于篮球竞赛规则的修改,导致篮球比赛场的体育工艺发生变化,该图集中的篮球比赛场场地画法已不再适用。因此,在熟悉建筑设计规范和图集的同时,掌握最新的项目竞技规则是保证体育工艺设计质量的关键。

提升体育工艺的施工水平重点在于细节的把握和对精度的控制。体育工艺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体育场馆承接赛事活动的能力。以游泳池的施工为例,50m泳池的尺寸误差必须控制在0-+0.03m,不能有负误差。负误差是泳池体育工艺所不能接受的,将导致该泳池无法承接正规比赛,运动员在该泳池产生的成绩也得不到认可。再以400m标准跑道的划线为例,标准的跑道线线宽为0.05m,每根跑道的宽度为1.22m,在设计图中很难辨别1.22m的宽度范围是否包含0.05m的线宽,而正确的划线是跑道1.22m的宽度范围包含该跑道外侧0.05m的线宽。如果跑道宽度划线出错,将导致弯道部分的起跑线划线出现偏差,这样的场地同样无法承接正规赛事。

体育工艺的要求决定了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不同于一般民用建筑,抓好体育工艺的设计和施工是确保场馆功能的关键。

三、完善功能是发挥场馆效益的突破点

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常常以提供公共体育服务为出发点,场馆建设以体育竞技功能和全民健身功能为主,其他使用功能相对欠缺。建成后,单一的使用功能使得场馆运营难以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公共服务体系的持续健康发展得不到资金保障,导致社会效益的降低。改变公共体育场馆的运营现状,已成为场馆建设者和管理者的迫切愿望。

完善功能是寻求场馆良性发展、发挥场馆效益的突破点。功能的完善包含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通常,公共体育场馆的硬件条件好,但如果缺乏有效的使用,高额的维护管理费用反而会成为场馆运营的负担。因此,在项目的决策和实施阶段,有必要对场馆的功能布局进行统筹考虑,合理规划赛事功能和日常使用功能,尽可能的丰富场馆硬件功能。目前,体育公园的建设模式使得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正朝着城市综合体的方向发展,场馆的运营也应该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从场馆建设阶段完善功能布局,打造集运动休闲、餐饮娱乐、商务会展于一体的多功能体育公园将成为场馆硬件功能完善的有效探索。

软件功能的完善是从场馆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上寻求创新和突破,这也是当前解决场馆运营难题的主要突破点。长期以来,公共体育场馆主要承担公共服务的社会职能,其建设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资金的投入,造成场馆经营缺乏市场敏感度,加之经营人才的缺乏,管理方式的落后,使得场馆的运营举步维艰。场馆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的改变,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

现阶段,一些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开始引入专业机构的合作。专业机构通过营销策划,为场馆运营引进品牌赛事,提升使用率;通过资源整合,为场馆运营丰富经营业态,盘活闲置资产;通过机制创新,为场馆运营注入活力,增强服务水平。更多社会资源的参与,是场馆运营管理走向专业化和成熟化的表现,是完善软件功能的创新和突破。

当前,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管理受到城市建设者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充分展现独特城市个性、打造城市地标建筑的同时,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管理需要更加关注场馆功能定位与城市发展定位的关系,需要更加注重场馆运营与体育产业发展的关系,为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更加宽广的平台和丰富的载体。

参考文献

[1]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 《田径场地设施标准手册》国际田径协会联合会编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9

[3] 《体育场地与设施(一)(08J933-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编制 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上一篇:浅谈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 下一篇:道路路基雨季施工措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