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脑出血预后因素分析研究

时间:2022-09-30 12:47:22

自发性脑出血预后因素分析研究

【摘 要】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08~2013年入平顶山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552例急性ICH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扩大等因素及预后情况分析。结果:294例有出血量记录者无血肿扩大248例,有血肿扩大46例。比较两组病人的预后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除脑室出血20例后,将其分成幕上及幕下脑出血两组,幕上脑实质出血459人,幕下脑实质出血73人,对其总体预后进行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进行病死率差异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对3组病人预后差别进行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60ml病死率最高,与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60ml组病死率是

【关键词】自发性脑出血;预后;影响因素

自发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约占脑卒中的10%~20%,是严重影响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全身性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地治疗措施。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神经内科2008~2013年收住的552例脑出血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探讨可能影响ICH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希望能为ICH的早期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552例均为2008~2013年入住我科的急性ICH患者,病例选择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定的ICH的诊断要点,均经头颅CT证实诊断。所有病人均在发病1周内入院。排除标准:外伤性脑出血、原发性蛛网下腔出血、梗塞后出血转化、病前应用抗凝药、继发于系统性疾病,如肿瘤、血液病等则排除在外。患者年龄范围18~92岁,平均年龄:(56.42±18.24)岁。

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收集552例病人的个人生活习惯以及既往疾病史、发病临床体征、详细的体格检查资料、主要并发症,入院时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脂等临床检验及头颅CT影像结果。分析各相关因素与预后的关系。

1.3 疗效标准: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将预后分为: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恶化、死亡6级。①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O级:②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l~3级;③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20%~45%;④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l%~10%:④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20%:⑥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5.O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使用u检验,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构成比分析等用X2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1 血肿扩大与预后

294例有出血量记录者无血肿扩大248例,有血肿扩大46例。比较两组病人的预后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O.000)。有血肿扩大组预后较差。

2.2 出血部位与预后

除脑室出血20例后,将其分成幕上及幕下脑出血两组,幕上脑实质出血459人,幕下脑实质出血73人,对其总体预后进行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病人进行病死率差异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扩大均与预后明显相关。ICH部位与预后关系,该研究认为,幕下出血明显较幕上出血预后无明显差异,可能与幕下出血样本较少所致。而在病死率方面,幕下比幕上要高,可能由于幕下出血更容易影响生命中枢的缘故,尤其脑干出血的预后最差,脑干位于后颅窝,并是生命中枢的所在地,又是传导束密集集中处,其血肿易压迫中脑导水管,造成急性脑积水,脑疝形成等影响预后。同时小脑也在后颅窝,其出血也容易影响压迫到脑干,压迫导水管等,病死率极高。一般认为血肿越大,病死率越高,Nilsson等[2]发现血肿>60ml的死亡风险是60ml病死率是

总之,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扩大等因素对自发性脑出血病人的预后均有影响。对于ICH患者,应在内科常规调整血压,减轻脑水肿与颅高压。保护主要脏器功能,防治并发症的基础上选择时机手术清除血肿。使受压的神经细胞尽可能恢复,减轻出血后所致的继发性病理改变,阻断危及生命的恶性循环,最大限度地挽救部分病人的生命,减少生存后的致残率,使其脑功能障碍限制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2] 王新德,谭铭勋,郭玉璞,等主编.脑血管疾病.第1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90—201.

上一篇:介入栓塞治疗髂动静脉瘘 下一篇:美维松用于老年患者肌松效应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