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服务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一)

时间:2022-09-30 12:44:06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服务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一)

【编者按】十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是“8337”发展思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越性的内在要求。

基于我区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面临的突出任务,如何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以及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之间的关系,政府在服务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应选择怎样的路径,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本刊将分三期刊载研究成果。

十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也是“8337”发展思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越性的内在要求。服从和服务于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必须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加快转变和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一、我区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实践和成效

近年来,自治区采取积极措施,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矿资源配置,实施民生优先战略,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调整结构,提升产业水平

2010年,内蒙古提出着眼未来,培育和打造一批支柱产业,促进资源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协调,为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并出台《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发展非资源型产业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工业体系的指导意见》,鼓励在化工、冶金、新型建材等7个非资源型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近年来,我区资源型产业延伸、升级步伐加快,非资源产业比重逐步提高,“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正逐步改变。2012年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918.6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1.5%。自治区政府相继出台《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研究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促进了全区服务业平稳发展。2012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达到5508.44亿元;完成投资5821.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44%,比2010年提高4.7个百分点。以金融、旅游、信息服务、会展、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已成为我区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

(二)优化配置,提高能矿资源市场化水平

2010年,自治区开征了煤炭价格调节基金,为资源开发的合理补偿、矿区生态保护恢复等进行了初步探索。2013年,自治区大力推进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探索建立能源开发项目开发权市场化机制,制定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方案。制定电力市场建设实施方案及大用户直供电改革方案,加快推进大用户直供电改革试点,电力交易范围继续扩大,全区共有31家发电企业2188万千瓦装机容量和48家工业大用户103户用电企业参与电力多边交易,全年电力多边交易市场电量有望完成260亿千瓦时。通过对电力、煤炭、矿产等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有助于优化内蒙古能源结构,不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三)民生优先,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近年来,内蒙古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共财政对于民生领域的投入不断提高,从2007―2012年,各级财政民生投入累计达到765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3.4%,着力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惠民政策的大力实施,全区民生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一是继续强化就业工作。实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12+2”计划,2011-2012年两年累计有24.69万名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或落实就业去向。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帮扶工作,22.3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帮助1908户零就业家庭的2089人就业,实现了“动态归零”。二是推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11年自治区调整了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全面启动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初步形成了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同时自治区政府连续下发文件,两年上调低收入职工工资最低工资标准,城镇职工工资性收入进一步提高。2012年,城镇职工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到72.88%,较2010年提高0.47个百分点。提高了个体工商户营业税和增值税起征点,120多万纳税人直接受益,年人均收入增加近7000元。三是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近年来,我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养老和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继续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主要社会保障标准均提高10%以上。通过政策性补贴,实现了水稻、玉米、大豆、小麦、棉花良种补贴全覆盖,种公羊良种补贴绵羊牧业旗和半农半牧旗全部覆盖,用于粮食最低收购价、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的资金累计达到128.83亿元;国家新增加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累计达到80.8亿元,农牧民人均补贴资金达到906元,比2010年提高173.1元。

二、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仍然是我区面临的紧迫任务

近年来,尽管经济实力有了较大提升,但内蒙古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没有根本改变,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产业发展不充分、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动力活力不足和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比较突出。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过渡和转换,国家对能源布局的调整和市场需求将呈现新变化,对于单纯依赖能源工业支撑的资源型地区将面临新挑战,我区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一)从产业结构看,我区形成了以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产业体系,但由于我区产业发展方式粗放,效益低下,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

一是产业单一。资源型产业比重偏高、高度依赖能源重化工业是我区产业结构存在的最突出问题,产业发展对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资源已形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到2012年,工业占GDP的比重已达48.7%。2005年至今,我区重工业和轻工业结构比一直维持在2.3:1。二是产业层次较低。农牧业现代化程度较低,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工业制成品多为初级加工产品,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不足,主导产业一直是处于产业链低端。服务业中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行业占服务业比重较高,高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三是产业之间关联性较差。农畜产品加工程度不高,农牧业产值与加工业产值的比例仅为1:1.1,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农牧业、工业对生产业的需求不足,服务业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状况十分突出。四是投入产出结构不合理。在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增长方式下,我区三次产业发展的效益明显偏低,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严重,发展不可持续的风险较大。

(二)从增长动力看,近年来投资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70%以上,“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协调性不够

2002-2012年,全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50.1%降至30%。经济增长动力的失衡导致重大经济关系的失调,经济运行中结构性矛盾问题势必突出,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不可避免,加剧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金融危机以及“后危机”时代以来,我区经济运行状况充分暴露了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端。尽管高投资对经济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拉动作用,但过度依赖投资使我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长期居高不下,形成了大量无效产能,同时投资结构的不合理所引起的高能耗、高排放会导致资源的过度浪费和环境污染。无论从保持全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需要来看,还是从现有的资源约束条件来看,“高投资、低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都将难以为继,而且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没有一个国家经济能够长期依靠投资来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三)从发展主体看,我区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但与沿海和周边很多地区相比,无论在发展速度、经济总量和质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

近几年,内蒙古非公有制企业数(含个体工商户)占全国总数的比重,始终徘徊在2%左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仅占全国1%左右。截至2013年4月底,全区非公经济市场主体(包括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17.08万户,在全国排23位,落后于河北、山西、陕西、广西等中西部省区。非公有制主体注册资金达到14554.96亿元,占全区全部注册资金总量的63.94%,但是户均注册资本偏低,私营企业户均499.26万元,个体工商户户均4.22万元。由此可见,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仍然处于全国的落后地位,总量少、规模小、发展速度慢的问题亟待解决。

(四)从城乡区域看,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

2012年底,内蒙古城镇化率达到57.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但是全区12个盟市之间的城镇化率差别很大,最高的乌海市、包头市城镇化率都在80%以上,最低的乌兰察布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等城镇化率仅为40%左右,最多相差51个百分点。内蒙古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明显,东部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滞后于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地区。近年来,西部地区依托较好的发展条件,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东部五盟市是内蒙古少数民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面积占全区的56.2%,人口占全区的52.6%。2012年,东部五盟市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分别占全区的32.8%和26.3%。

在城镇发展水平方面,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在城镇公共服务能力、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也领先于东部地区。如,在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方面,除通辽外,其余东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均落后于全区平均水平;公共服务方面,东部地区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医疗、文化等方面的指标也大多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重要平台,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但我区县域经济薄弱、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内蒙古城镇化水平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县域城镇化率只有38%,大部分县城基础设施滞后、产业支撑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目前,我区还有一半左右旗县的经济总量未达到百亿元,旗县财政收入不到10亿元的还有52个,全区尚有31个部级贫困县和26个自治区贫困县。

党的十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区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大对社会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社会民生建设仍然比较薄弱。

(五)从民生和社会管理方面看

2010-2012年,我区教育卫生文化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由20.4%下降为18.9%,下降了1.5个百分点。其中,2012年我区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12.84%,居全国第29位,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5.19%,居全国第26位,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2012年,我区每万人口社会服务床位数30.8张,低于全国33.2张的平均水平;每千位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19.89张,低于全国21.48张的平均水平;社区服务设施覆盖率为14.3%,低于全国29.5%的平均水平。社会保障最突出的是养老保险问题。目前,我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职工被纳入到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其退休人员与企业职工享受相同的养老金待遇标准。而全额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依然维持着以前的退休金制度,待遇标准大大高于企业退休人员,这使经营性事业单位在转企改制时面临极大障碍。

(六)从收入分配看

一是居民收入增速滞后于经济增长,也慢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2005-2012年内蒙古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4%,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分别高5.6和6.1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1.2%,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分别高16.9和17个百分点。二是收入不均衡现象严重,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从城乡收入差距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绝对量由2005年的6146.92元扩大到2012年的15539元。从行业职工收入差距看,2012年内蒙古金融业、采矿业及电力、燃气和水的供应业三个行业平均职工工资位居各行业前三位,分别为67378元、59874元、59287元,分别高出全区平均水平20325元、12821元和12234元;而最低的农、林、牧、渔业平均职工工资仅为全区平均水平的56.5%。工资最高的金融业的工资与最低的农、林、牧、渔业相差40774元。由于行业职工收入差距的逐步扩大,也导致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2012年内蒙古城镇居民最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3607元,最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846元,二者对比为7.19:1。从绝对值来看,高低收入组的差距由2005年的19268.93元扩大为2012年的54761元。从地区间差距看,2012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地区为包头市,达到33488元,比最低的兴安盟高17915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地区为乌海市,达到12429元,比最低的兴安盟高7365元。三是我区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呈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特点。在初次分配中,政府收入(生产税净额)占初次分配的比重由2000年的12.3%上升为2011年的14.5%;企业收入(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占初次分配的比重由25.2%上升为42.0%;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由62.5%下降为43.5%。2011年我区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居全国第22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3个百分点,处于全国下游水平。收入分配不合理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影响,首先会影响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主要表现在影响居民消费能力,造成社会有效需求不足。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

上一篇:南海区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 下一篇:我国旅游网站运营现状、问题与对策探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