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自主性

时间:2022-09-30 11:29:13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自主性

关键词:生物 自主性 教学效率

一、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担心学生不会思考,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就越俎代庖,对问题自问自答,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实际上教师要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索,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精神,大胆放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新课标教材的编排上,可以明显地看出编者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得出一些知识和规律,让学生从中获得不同的体验和发展。

例如,《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非常难理解的知识,我就让学生每2人一组,用两种颜色的卡纸剪出4对同源染色体,然后随机的将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在一起,然后统计一下全班学生的组合情况,最后让学生总结得出结论。学生在亲自动手活动中,认真思考“谁和谁要分离,谁和谁要自由组合”,学习气氛很浓。在这次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在动手过程中探究了知识,而且在交流、讨论和探索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质疑创新

学生能对知识提出质疑,说明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参与了学习。因此,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是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的一把金钥匙,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应抓住教材的一些疑点,特别是课后的拓展题,放手给学生质疑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创新求知的自主性。如在“细胞膜的提取”一节的教学中,教材中用到的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我就引导学生思考,还能用其他细胞吗?某个学生例举了“口腔上皮细胞”、“植物叶肉细胞”等,但是很多学生就提出质疑,通过学生们的讨论,最后一致认为:口腔上皮细胞中含有其他的具膜细胞器,不利于提取“纯净”的细胞膜;植物叶肉细胞含有细胞壁,不利于细胞的破裂,内部也含有其他细胞器。最后,总结出规律:如想制取纯净的细胞膜,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没有细胞壁,二是细胞内不含具膜的细胞器。

可见,只有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才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积极引导学生对相似知识进行对比归纳,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高中生物中,有很多知识易混淆。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相似的知识进行比较,让学生去鉴别、归纳、总结,从而调动其自主学习的兴趣,感悟知识的认知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在学习减数分裂的各时期图像时,我将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的三张图片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的六张图片放到一起,让学生对这些易混淆的图片进行鉴别,然后总结规律。学生看到这些图片后,都睁大了眼睛,争先恐后地去找这些图片的异同,通过同学们的激烈发言、讨论,得出了结论:前期散乱排,中期都排队,后期在分开;无同源染色体的为减二,有同源染色体间行为的为减一,等等。

这节课结束时,我对同学们提出了表扬,同时也提出了要求,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也要把相似的试题、知识放到一起,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异同,得出规律性的东西,有助于能力的提高。

上一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师继续教育 下一篇:浅谈小学英语的语音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