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这样一种境界

时间:2022-09-30 10:21:00

摘 要 澄明是一种境界,职业教育研究者需要努力澄明问题的本真。张健教授的著作《职业教育的澄明与守望》以“澄明与守望”与主旨,从职业教育的守望、思辨的澄明、读书的牵挂、教师的发展、实践的追问等九方面进行思辨,提出职业教育的澄明和守望依赖于守望者信念的坚定,依赖于守望者思想的澄明,依赖于守望者行动的坚韧,依赖于守望者品格的崇高。

关键词 职业教育;澄明;守望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6-0056-03

澄明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洞穿,是一种把握,是一种“见人之所未见、察人之所未察”的了然视界,是一种理性抵达和本质揭示的能力。职业教育研究者,需要努力澄明问题的本真。

守望,是一种坚守,是一种期望。职业教育是一项值得坚守而又充满希望的事业。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创新,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都需要我们坚守和憧憬这一伟大事业。

这就是张健教授的著作《职业教育的澄明与守望》的主旨。细细品味这本书,一个职业教育研究者的情怀流淌于字里行间。

一、情怀之作

这是一个情怀之作。在文字的字里行间,一个职业教育研究者的情怀跃然体现,这种情怀,是追求澄明的存在,是体察存在的澄明。澄明是一种境界,澄澈透明,至清至察;澄明是一种洞穿,洞若观火,彰显无遗;澄明是一种把握,去除遮蔽,达及核心。它是一种“见人之所未见、察人之所未察”的了然视界,是一种理性抵达和本质揭示的能力。这种情怀,是一个职业教育研究者的不懈追求。只有澄明,才能守望,才能坚定、自觉地守望。守望了,才能真正地澄明,并将澄明进行到底。而在职业教育领域,缺少的洽洽是澄明与守望。

近几年,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相关的理论研究与思想引领也不断创新,但是,相比于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思想方面的进展依然滞后。徐国庆教授曾经感叹,“职业教育至今仍是一个思想贫瘠的领域”[1]。思想贫瘠,是职业教育的一大伤痛与软肋。职业教育发展如果没有一批独立思考、善于思辨、能于创新的人,只有盲从、跟风,那未来的发展着实令人担忧。

在作者看来,职业教育是一个思辨“缺场”、思想“缺席”、创新“缺守”的领域,在这个领域,思想的迷惑与困惑、矛盾的悖论与冲突、问题的遮蔽与混沌、行为的盲目与困境屡见不鲜。根源就在于我们缺少独立思考、审思明辨的理论品格。

所以,作者调,在澄明的问题上,我们“欠账”太多,乏善可陈。比如职业教育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至今仍然聚讼不已,莫衷一是,难有定规或突破有限。就总体研究水平看,也不容乐观。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建构艰难踽行、爬坡缓慢,远远不能适应国家层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诉求以及指导实践的需要。在实践探索上,也大多徘徊不前,创新难产,没有“蓦然回首”发现的惊喜,也看不到“柳暗花明”突破的前景。

为此,作者呼吁,我们需要理论的澄明,需要看清职业教育内蕴、真髓和本质的哲学眼光。有了哲学眼光,我们才能高屋建瓴,“视通万里”看得远;有了哲学思想,我们才能纵横捭合,“思接千载”想得深。而只有当我们进入职业教育的澄明之境,才能助力职业教育行以致远,才能认清职业教育的本真性状,才能进入守望、期许、追索的另一层面。

从这个意义上说,澄明,恰恰是职业教育研究者应当具有的情怀、追寻的境界。

二、践行之作

这是一个践行之作,职业教育研究者要践行自己的理想,坚定不移地守望。守望需要热爱,热爱是研究者重要的素质和品质,是内在的驱动力。守望须有目标,心有目标,才能行有方向,追寻不辍,始终行走在路上。守望需要守恒,守恒即要坚毅执着,拼持久,拼长劲,拼韧性,行之有恒。作者在以自己的实践践行着这些原则。

张健教授是职业教育战线的一名“老兵”,曾任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职教研究所所长、《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主编等职。多年来,一直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呐喊与欢呼,先后在各类学术期刊上5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0余篇,完成课题30多项。出版专著《职业教育的追问与视界》《职业教育的凝思与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整合论》,等等。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践行着职业教育的守望之义。

康德曾说,“这个世界上有两件事最让我惊叹:一是头顶上的璀璨星空,二是人类心中的道德律令”[2]。这就是敬畏之心。对职业教育而言,令我们敬畏和仰望的就是职业教育未来的希望和要求,是人们想要达到的境地和目标,是人们追求并意欲确立的东西。它是职业教育的寄寓之地、皈依之所、向往之境。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驱力,一种追求卓越的心气的高扬,一种突破平庸的大气的彰显。有了这样的期望,职业教育就有了方向和目标,有了引领实践的精神指南,就会带来一种博大的气象和境界。

在作者对职业教育的守望中,有对职业教育的哲学沉思,有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脉络梳理,有对综合改革路径的叩问,有对本科转型发展实施的见解陈述,有对职业教育价值和特性的追问。这些,都是对职业教育守望的一种注解。作者发问:“倘若我们对什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规律、特色,还不清楚、明确,还处在争论纠结中,甚或还是‘灯下黑’的一本‘糊涂账’,试问我们守望什么?守望了,又有何价值,又能怎样。”

职业教育之为职业教育,肯定有自身的独特之点、独到之处,有自身不可替代存在的价值。无论职业教育如何发展变化,它的那些本质的、规律的东西是永远不变的,这就是我们应当坚守的逻辑和理由。职业教育的守望应该是睿智的、理性的,它应当守望的一定是那些具有必然性的、永恒的东西。如职业本质、能力目标、整合规律、实践特色、合作育人等。这些永恒的东西,是职业教育的根基和支撑,是职业教育不变的内魂和本然的规定。在守望或坚守上,我们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依循职业教育的规律和应然逻辑,去绳规和把握其发展走向,去批判和辩证理论真伪,去思考和解决存在问题。

三、思辨之作

这是一个思辨之作,作者在澄明与守望的问题上进行思辨。它没有进行深奥的理论探求,也不是实践经验的汇编,而是作者近两年完成的学术随笔,共收录96篇,分为9个部分,即职业教育的守望、思辨的澄明、读书的牵挂、教师的发展、实践的追问、课改的探求、文化的祈向、科研与写作、幸福的滋味。所以,读起来没有高深的感觉,就如同在叙家常,娓娓道来。

作者从实践的视角选择职业教育当下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思考和述评,力图从实践层面和操作维度,给出“如何做”的路线图,“为何做”的理性思考和追问,体现了一个“始终行走在路上”的研究者,对职业教育的热爱和执著,对应然实践的不懈探求和追索。

教师和课程是职业教育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作者认为,教师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是教育的最核心资源,教师的水平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的兴衰成败。教师的发展,即教师成长进步的自我形塑。教师的发展当然有外在的社会化期待的作用,但更重要的却取决于内在自觉的生命诉求。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追求过程。其价值在于,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内涵发展的根本,是特色建构的抓手,是教育创新的纽带,是学生生涯发展的基础,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所以,职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课程的建设与改革。职业教育只有从课程入手,抓牢,做实,改特,才能真正促进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认为,当下的职业教育总体来说,还在半明半暗的遮蔽状态,它需要解释和澄明;当下的职业教育缺乏“仰之弥高”的哲学视野,缺乏“钻之弥深”的理论厚重,缺乏大格局、大气度、大理论、大境界;当下的职业教育摇摆、折腾,缺乏坚守和定力,因而它需要坚守和仰望,以成就真正的中国品牌、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

如何做到职业教育的澄明和守望?作者提出四依赖。

――它依赖于守望者信念的坚定。要不慕时风,不和众嚣,认准方向,立定格局就要牢牢坚守、持续打造、精心培育。“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随黄叶舞秋风”。

――它依赖于守望者思想的澄明。要深入研究和建构职业教育的本真理论,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定性,“衣带渐宽终不悔”的韧性,“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灵性,探求职业教育形而上的理论,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使人们获得行动的自由,做职业教育的明白人。

――它依赖于守望者行动的坚韧。职业教育的探索、改革与发展,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长期的坚守与践行中才能见出成效。它要求守望者恒定把持,执着守一,彰显勇毅,才能敢做创新,能做善成。

――它依赖于守望者品格的崇高。除了教育本身的要素外,职业教育的坚守者还要有敬畏这一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坚守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无关权利、金钱和地位,但关乎思想、精神、道德、品格,更关乎良心、公平和正义。

参 考 文 献

[1]徐国庆. 职业教育课程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康德. 实践理性批判[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环保政务思维的两个转变 下一篇:吉林市乌拉满族村镇保护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