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网络语言伦理

时间:2022-09-30 09:31:25

浅论网络语言伦理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交流越来越广泛,网民在网络上使用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语言既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新的气象,但是也引发很多不良现象,我们要关注网络语言的不良现象及成因,努力构建和谐文明的网络语言世界。

关键词:网络语言;不良现象;伦理

在21世纪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进行交流和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作为语言的一种新载体,网络赋予其承载的语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网络语言的出现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捷和风趣,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许多不良现象的出现,我们要唯物辩证地看待网络语言,规范和引导网络语言朝着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网络语言的类型及特点

网络语言可以分为广义的网络语言和狭义的网络语言,广义上的网络语言是指网络时代出现的跟网络有关联的语言,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硬件、软件、防火墙和桌面等等,属于网络专业术语;第二类是与网络有联系的特别用语,如网虫、网恋、网吧等;第三类是网民在网络信息交流中所创制的字母、符号、数字、汉字或它们的组合等,如顶、闪、给力等等。而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广义网络语言的第三类,我们本文重点探讨的就是狭义的网络语言。

纵观网络语言,综合学者们对网络语言类型的概括,网络语言可以分为词汇缩略型、谐音型、联想型以及童话型四种类型。词汇缩略型网络语言又可以分为汉语短语缩略、英语短语缩略以及汉语拼音缩略。以汉语短语缩略为例,这类词就是把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合到一起,例如,“GG”、“MM”等等。谐音型又可以分为汉语谐音、数字谐音、英语谐音、外来词谐音以及组合谐音等几类,以组合谐音为例,“3KS”表示“thanks”(谢谢),“U2”表示“Youtoo”。联想型网络语言主要是通过联想,使用一些字符的组合或词语而构成的网络语言,使用联想型网络语言可以达到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模拟现实交际的效果。

网络语言脱胎于传统语言的母体,是语言在网络技术环境下发展的新产物和新表现。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平等性、匿名性、开放性、自由性等特点,网络语言也就具有与传统语言不同的诸多特点,比如个性化、简约性、随意性、形象性以及粗俗化等。网络语言的第一大特点是个性化,由于网络是一个自由表达的传播空间,网民是一个追求时尚、富有创新精神的群落,因此网民在传播空间的语言富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相比个性化特征更加明显。网络语言的第二大特点是简约性,由于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信息十分巨大,因此若想吸引人们更多的关注,语言必须简洁,同时由于网络人际传播对象众多,网民为了提高网络语言交往的速度,减少对话的延迟效应,网民便热衷于使用简化了的语言。网络语言的第三个特点是随意性,目前人们对网络的使用大多处于休闲式使用的阶段,娱乐的成分比较多,不拘泥于语言规范,这也导致许多不符合规范的错别字、生词以及病句的出现。网络语言的这种随意性,也常常成为语言学家攻击网络语言的“把柄”。网络语言的第四个特点是形象性,网民们组合键盘上的符号,通过创造许多生动的表情和图形模拟现实,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网络语言的最后一个特点是粗俗化,由于网民在相互交流时不用使用实名,所以平时难以启齿的脏话在网络空间上就很容易流露出来,更有甚者,有些人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使用一些不堪入目的下流语言,严重污染网络环境。尽管许多网站规定了不得使用粗俗的语言,但是粗俗化的语言仍然在网络上横行,有些媒体也在不加判断地有意或无意地纵容了这类粗俗化语言的蔓延。我觉得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粗俗化是网络语言的一大特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粗俗化是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势,健康规范、积极向上的网络语言才是网络语言的生命力之所在,才是网络语言的未来。

二、网络语言中的不良现象及其成因

网络语言中的不良现象主要表现在网络语言的语法、句法、词法不规范等方面,也表现在网络语言使用中的垃圾语言和语言污染等方面,也就是说表现在网络语言的语法不规范和内容不规范两个方面。

网络语言语法上的不规范主要表现为汉字、字母混用、表情符号书面化以及同音词代替和生造新词等问题。第一种语法不规范汉字、字母混用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用汉语拼音字母代替汉字,另一类是用发音相同或相似的英文字母代替汉字。第二种语法不规范是指表情符号书面化,在传统语言中,符号只限于标点符号,但是在网络语言中,有时一会儿是奇怪的字符,一会儿是汉字,使人觉得混乱。第三种语法不规范是同音词代替问题,主要表现为网络语言中乱用别字、错字。例如,在网络语言中,有些人热衷于将“美国”写成“米国”等等。这些错别词,或者与普通话语音标准相去甚远,或者与标准的汉字相悖。第四种语法不规范是指胡乱生造新词,结果就出现了许多让人不知所云的“新词”。比如把“这样子”写成“酱紫”等。此外,网络语言除了存在语法不规范的问题外,还存在内容失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网络谩骂、人身攻击、暴露隐私、语言垃圾和虚假信息等,危害更甚于网络语言语法不规范。

网络语言之所以存在以上的问题也有深刻的原因,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点:一是网络语言存在空间及其语境的特点,虚拟、开放、自由、匿名的网络语言语境容易导致网络语言的无序状态,使网民误以为在网络空间中可以暂时摆脱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为不合适的网络语言形式和不道德的网络语言内容的流行和蔓延提供了机会。二是社会文化因素,交往是人的社会本性,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网络交往使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地球村,这种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成全了网络语言的产生与发展,但是也为网络语言中的不良现象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和环境。“网络世代”是随着国际互联网的产生而出现的一代网民,他们的成长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受到西方社会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比较大,价值取向从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偏移,呈现出明显的个体性倾向,他们喜欢突破传统规范的约束,标新立异,因此由网络世代创制和使用的网络语言必然呈现出个性化十足、新奇怪异等特点,他们对于语法规则的叛逆不可避免也会对传统语言的规范性造成一定的伤害。此外,网络人际传播与传统人际传播相比有较大突破,网络人际传播既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多”;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是异步的,这些特点也导致网络人际传播具有多元、“去中心化”、平等的特征,于是千姿百态的网络语言形式争奇斗艳、层出不穷,所表达的内容参差不齐、良莠混杂就不足为奇了。三是网络主体道德感的弱化,作为个体存在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受到各种社会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的约束,然而在网络中,网络的虚拟性常常成了遮蔽网民道德感的屏障,网民的道德责任感有所弱化,对自己的语言和行动缺乏应有的责任感,从而导致不道德的网络语言的产生和蔓延。

三、构建和谐文明的网络语言世界

为了创建和谐文明的网络语言世界,我们必须制定网络语言的语言规范和道德规范;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学校教育系统的优势,积极引导和规范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全社会要重视网络语言道德的教育。

(一)制定网络语言的语言规范和道德规范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需要我们加以规范,一方面是网络语言规范,针对网络语言的技术失范行为,即网络语言偏离了传统语言的语法句法和词法等语言技术规范;另一方面是网络语言道德规范,针对网络语言内容的失范。

(二)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学校教育系统优势引导网络语言健康发展

对于传统媒体来讲,当现代网络语言冲出网络渗透到传统媒体时,传统媒体要分清良莠,欢迎和吸纳优良的部分,而对其糟粕的部分进行坚决的排斥和封杀,发挥传统媒体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力,这样既能保证传统媒体语言的规范,也能促进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此外,学校教育系统在传承传统语言规范等方面具有其他任何机构不具有的权威性,因此学校教育系统也应该对不规范的网络语言进行规制和引导。上海市2006年颁布施行的一项办法规定国家公文、教学和新闻报道要使用符合规范的语言,不能使用不符合规范的网络词汇,在一定程度表明官方和传统媒体以及学校教育系统对于规范网络语言的基本态度。

(三)全社会要重视网络语言道德的教育

加强网络语言道德的教育,就是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人们施加系统的、正确的道德影响,使人们在网络语言交际中能够自觉地履行语言道德义务,这是把正确的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人们的道德自觉性的重要环节,这也是有意识地培养网络语言主体的道德自律意识,在其内心世界建立“内在的法”,构筑一道道德的“防火墙”。网络语言伦理道德的教育是一个提高道德认知、升华道德情感、树立道德观念、养成道德习惯等的复杂过程。

首先,要注重通过网络媒体进行网络语言道德教育,网站是广大网民上网的门户,要着重提高网站运营者的思想道德素质,着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去陶冶网民,纳用规范文明的网络语言来给网民做示范和表率。其次,要重视家庭语言道德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和社会教育无法替代的一种教育方式,我们要充分利用家长进行道德教化的天然优势,以家庭为单位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语言。最后,要发挥社会教育的优势和基础作用,积极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这样既利于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同时对于形成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也具有积极的义。《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明确规定:“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要加大网上正面宣传和管理工作的力度,鼓励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防止反动、迷信、、庸俗等不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陈志良.虚拟:哲学必须要面对的课题[N].光明日报,2000-1-18.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上一篇:乌鲁木齐市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治理体系构建 下一篇:依托国家工程教育实践中心ぬ剿餍F蠛献靼煅新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