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体验 竞赛中提升

时间:2022-09-30 09:05:09

实践中体验 竞赛中提升

摘要:2016年江苏省初三学生CESL团体赛围绕科学、环境、社会、生活主题,通过社会实践、动手操作、现场竞技三个板块的活动,展示一年来化学启蒙给孩子们带来的成长,活动弘扬了化学的学科价值,传播了化学学科的正能量,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化学的热情,为初三化学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资源和经验。

关键词:科技竞赛;初三化学;实践;金钥匙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5-0066-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5.021

“金钥匙”科技竞赛是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省文明办、省科协、省科技厅主办的青少年科技活动,截止到2016年已举办28届。初三学生CESL活动是其中的一项,旨在围绕科学、环境、社会、生活主题致力于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今年我以领队的身份带着3名学生应邀参加了为时2天的团体赛决赛。

一、实践体验篇

2016年6月23日下午组织方安排参观江苏省消防总队,平时孩子们见到的多是普通消防车,这次算是开了眼界,见到了消防通信指挥车,水上灭火艇,消防多功能侦检车等设备,感受到消防工作的艰辛和科技含量,只是很遗憾设备基本不是国产(均产自德国施密茨)。消防队官兵还让同学们体验了高空云梯及高空攀爬体能训练,观摩消防队员高超的切割救援技术等,大家踊跃参加,乐在其中。当晚住宿在军营,在官兵的口号声和拉练声中酣然入睡。第二天(6月24日)原安排的早拉练因23日盐城突遇龙卷风袭击,很多官兵去紧急抢险而临时取消,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界狰狞的一面和旦夕祸福的无常,在默默为灾区祈祷中早餐。随后赴江苏省科技馆参观,下午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触摸冰凉的历史,30万惨死的同胞亡灵唤起每一位赤子之心的精神觉醒,很多孩子出来后神情凝重,表情忧伤。不少带队老师以赶紧回驻地抽决赛签才让同学切换到了现实场景。

二、团体决赛篇

回到驻地各领队抽签产生了第二天上场的学校,主办方公布了动手实践题,要求24号晚完成,25号决赛时展示。

1. 集中智慧做模型

实践题如下:请大家利用纸、吸管、剪刀、彩笔和透明胶带制作一个表示化学发展史上重大事件的图画、剪纸或模型。晚饭后,我们扬州市的3个学校领队带着孩子们集体商议如何完成实践题?先民主:有学生说主题定位为酸碱指示剂,可用彩纸呈现试剂所变的颜色;有的说画出不同阶段的元素周期表,因为元素周期表对化学学科发展举足轻重; 还有人说做出α粒子轰击金箔模型或做出原子的葡萄干模型,用以展示原子结构对化学科学的举足轻重;画张青莲的头像纪念他对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所做的贡献;画出侯氏制碱法的流程图彰显化学在物质制备方面的魅力等等。后集中:大家还是觉得做粒子加速器模型比较过瘾,既反映了化学学科发展的一个方向,更是对团队动手能力的挑战。自告奋勇下产生了组长和组员,组长分工细致,责任到人,组员按部就班画图的画图,剪纸的剪纸,为确保效果,领队要求先用自带的材料做个模型再正式做展品,经过2个小时的操作,成品新鲜出炉,领队们由衷点赞!

2. 群英荟萃展实力

(1)机会均等必答题

6月25日决赛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比赛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主持人宣布答题规则与计分标准后开始出题。二十道必答题主要涉及化学基础知识,情境设置突出科学、环境、社会、生活主题,学生的知识面必须宽泛才能顺利答题。题目如:

1.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A. 橡胶塑料 B. 棉布袋

C. 塑料保鲜膜 D. 尼龙绳

2.唐朝诗人王翰的《凉州词》中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名句,该诗描写的是边塞的将士们在征战前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其中的“凉州”现在属于哪个省或自治区?酒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什么?

A. 新疆 C2H5OH B. 浙江C2H5COOH

C. 甘C C2H5OH D. 江苏CH3OH;

7.下列化学工艺最早不是从我国产生的是

A. 制青铜器 B. 烧瓷器

C. 制造纸张 D. 制造玻璃;

12.化学谜语

①老汉生来脾气躁,每逢喝水发高烧;高寿虽已九十八,性情依旧不可变。――(打一化学物质)

②金钱――(打一种元素)

③手工作坊――(打一化学名词)。

(2)动手实践实作题

实作题共三题,第一题即现场展示昨天下午公布的制作题,13个城市的作品少有雷同,充分体现了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及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分别是(1)以苯结构为母板分别变形为苯酚、甲苯、三硝基苯;(2)甲烷空间结构模型;(3)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模型;(4)粒子加速器;(5)用吸管、彩纸制作框架,然后分别展示三幅画:冷核聚变事件,惰性气体发现,C60的发现;(6)铅蓄电池和充电电池模型;(7)尿素分子模型,并强调这是为纪念1828年尿素的合成揭开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变序幕;(8)聚焦人类对元素的发现历史,展示不同时期的元素周期表;(9)苯环结构,从链式到环状结构认识的突破;(10)铵根离子和氰酸根合成尿素的可拆装的模型演示;(11)汞和氧气反应及氧化汞分解的反应方程式展示及意义;(12)质量守恒定律的演绎;(13)原电池原理。

第二题:请用提供的实验用品:香蕉或西红柿,LED灯泡,铜片、镁条、导线及鳄鱼夹若干。制作原电池,并点亮LED小灯泡。

选手们在台上紧张地制作,主持人则与台下观众用有趣的化学谜语、热点问题进行互动。

实作题的设置既围绕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同时渗透关注能源的理念,还展示了一年来化学启蒙在孩子们脑中的痕迹。从效果看,孩子们的视野开阔,知识丰富,思维敏捷,实验操作能力很强,选手们流程规范,动作迅速,准确率高。

(3)妙趣横生抢答题

最后一个环节是竞争激烈的抢答题,抢答题第1至3题为根据信息说出答案,主持人在读题过程中选手可以随时抢答,但答错要扣分。机遇与挑战并存,选手们磨拳擦掌,场上的气氛也更加紧张和热烈。

抢答题1.请说出该物质的名称

它是生活和工业上常用的物质

它的水溶液使酚酞变红

它能够和酸发生反应

洗涤剂、玻璃都离不开它

1861年,比利时科学家索尔维获得制取它的专利。同学们对第1、2两题非常熟悉,第3个抢答题是关于徐寿先生的,因此对同学们而言相对陌生,其实徐寿先生应是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身为江苏人,我们有必要在化学课中有所介绍和宣扬。

三、决赛反思篇

1. 特色概括

(1)内容形式贴切活动主题。CESL团体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实地体验又有现场竞技,既有知识面的比拼又有实验操作的展示,既张扬了学生个性又凸显了合作精神。竞赛题干突出化学学科特点,情境多选择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生活,联系生产,特别是链接了环保、能源、水源等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问题,弘扬了化学的学科价值,传播了化学学科的正能量。问题设置则起点高落点低,适合初三学生的学情,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热情。

(2)实验选择极富有趣味性。为说明六氟化硫气体的密度大,将折叠的纸船漂浮其上;现场演示的碘钟实验随着振荡出现的现象美轮美奂;将一大桶蓝色石蕊试液中放入干冰中可谓震撼全场,颜色变化神秘梦幻;有的实验采用视频播放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如金属镓所做的汤匙放入水中,装有水的气球遇火并不爆炸等。

(3)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前一天晚上的动手实践题充分给予学生思维发散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竞赛现场3人为一小组,通过必答、抢答、实作题三个板块的设计,促使小伙伴们在融洽的分工合作中排除干扰,积极思考,娴熟操作,勇于表达,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展示和提高,相信这一幕一定会在他们的青葱岁月中留下美好的痕迹。

2. 活动借鉴

尽管这是化学学优生的PK和展示,但联想到日常化学教学,我以为团体赛有很多可借鉴之处。

一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做到推陈出新。课程本身应是开放的,更何况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和社会生产密切联系的学科,化学教学在内容的选择上应不必拘泥教材,要与社会、生活即时链接,做到在充分理解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大胆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有时代性的新鲜化学素材,如”溶解现象”的引入可以将橙汁滴在气球上,“燃烧与灭火”可以用水下奥运火炬的传递等激发学生的思维。

二是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强调多样化。新课改十余年来虽然一直强调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但是小组合作在很多学科、很多课堂仍是流于形式。谋敬瓮盘迦的观摩中不难发现小组合作的优势,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引进小组合作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会解放教师、解放学生。再如教学要敢于留白,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其自身生长,“任何学习,都是自学”,这和建构主义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三是在实验教学的资源上要强调开发整合。教师要善于利用社会资源,整合电视媒体、生活场景中的相关素材,创新开发课堂演示实验,并根据教学内容编排设置简捷易做的学生实验,引导学生多做安全有趣的课外化学实验,让初中化学课程充满生机和活力。

上一篇:“研训一体”,助推县域课改 下一篇:高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具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