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图书馆员的心理素质

时间:2022-09-30 08:08:41

试论高校图书馆员的心理素质

1、前言

高校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是图书馆社会功能的主要实行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文明传承的导航员,是读者之间感情和信息资源交流的桥梁和纽带。由此可见,图书馆员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员”、“一般的服务人员”。而是图书馆工作中最积极的传情达意的角色,是图书馆联系读者的桥梁。这就要求图书馆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说,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通向图书馆工作人员事业成功的必经之路。

良好的图书馆服务水平需要图书馆员具有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合作意识、驾驭服务对象的能力、良好的应变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知识储备和工作经验的积累等。这些因素都是和心理素质联系在一起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心理素质是这些能力因素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具备以上各种能力,才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图书馆员的能力因素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

2、能力因素和心理素质的关系

2.1 自信心与心理素质

自信心是对自己个人能力的肯定,是对图书馆员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图书馆员自信的获得是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不可分的。图书馆工作并非简单的“二传手”,也不仅仅是借借还还的图书工作,在处理图书事务时常常会出现令人尴尬或危机四伏的意外情况。自信的图书馆员就会活沉着冷静,凭着智慧和信心,通过艰辛的努力,迅速而出色的走出困境。正如法国哲学家卢俊所说:“自信对于事业简直是个奇迹,有了它,你的才智才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没有自信力的人,无论他有多大才能,也不会有成功机会。”如图书馆员在工作中遇上一个或几个读者时就得心应手的把工作做得很好,一旦遇上成批的读者和主持讲座等一些集体活动、或者遇上上级领导来检查,由于心理素质的原因,心情就紧张起来,思维开始变得混乱,表情紧张,目光畏缩,话语不畅,这时原有的自信心就会荡然无存。有一次,笔者参加了一所大学图书馆的读书演讲比赛决赛活动。那个主持活动的馆员在站上讲台时就开始有些紧张了,脸涨得通红,面对话筒张嘴却说错了话,好在边上有人提示,“我们是在做图书馆事业”,他才如梦初醒,冷静下来开始向读者说话。这个馆员经历的状态,实际上是紧张心理导致的自信心的消失,要改变这种状况,图书馆员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之前要调整好心理状态是非常重要的。调整心理状态的方法有深呼吸法,自我暗示法等。这些方法可排除杂念,缓解紧张心理,使情绪得到稳定,自信心得到加强,这样可以集中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要做的工作中去。另外,图书馆工作人员要牢记“自信是奋发图强的基石,自信是励精图治的根本,人无自信不能上进!”

2.2 情绪色彩与心理素质

心理学上十分注重人的情绪。情绪是人对待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当事实符合人的认识和愿望时,人的情绪体验就是肯定的;当事实被判断为不符合人的认识和愿望时,情绪体验就是否定的。当一个人处于肯定的情绪状态时,他生活中就精神饱满,生机勃勃,反之就会烦躁不安、容易激怒。

图书馆员也是这样。当图书馆员的情绪处于肯定色彩状态时,面对读者就会感到兴奋,对自己工作充满了新鲜感,每次和不同的读者接触都是一次新有体验,毫无厌倦和疲劳,有的是激情和快乐。但是图书馆员的情绪不可能总是处于肯定色彩状态。当情绪低落、烦燥的时候,图书馆员面对读者时可能难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新鲜感和激情,此时图书馆员的心理素质就显得非常重要。图书馆员面对自己否定的情绪色彩,如果心理素质良好,就会动员自己的意志力来克服这种消极的情绪,成功运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消除这种消极情绪的影响,同时告诫自己平时要培养正确认识外界事物的能力,养成冷静科学的态度。

2.3 处惊不变与心理素质

图书馆员在其工作实践中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要同各种各样的读者打交道,这些人中有热情好客的,也有冷漠吝啬的;有口若悬和的,也有“金口”难开的;有如实反映情况的,也有谎报“军情”的;有积极合作的,也有制造麻烦的。图书馆员遇到这些不同情况,必须善于自我控制,学会忍耐,要做到处惊不变,从容对待,这就要求图书馆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沉着应对,果断处理。遇到任何麻烦、棘手之事都要沉得住气,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本职工作,不因情绪激动而手舞足蹈,饶舌不止;也不因情绪低沉而紧锁双眉,哭丧着脸。图书馆馆员在任何时候都要防止勃然大怒,暴跳如雷。当然,自制力实际是人的高度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性格坚强的表现,属于心理素质范畴的图书馆人员的自我控制能力,是意志毅力的表现,是一种深浅有度的把握能力。

3、图书馆员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

3.1 建立自信心

充分的自信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充分的自信心可以鼓舞士气,使身心处于兴奋状态,调动思维积极思考,敏捷反应,驾驭服务对象便可镇静自若,潇洒自如了,建立自信心需要图书馆员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充分相信自己的真诚会赢得读者的认可。图书馆员和读者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平等关系,那么就要如同熟人、朋友一样真诚交流,坦率、轻松。不应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更不应有自卑感。拥有一个真诚的情怀,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就消除了,自信心就会贯穿整个工作之中。

完善的心理调节功能。图书馆员要完善自己的心理调节功能,在平时的工作中培养恬静、乐观、开朗的心境。在遇到“不友好”的服务对象时,也要冷静控制,使自己获得一个稳定的心境。同时,图书馆员要以自己高尚的行为去影响读者,使其接受教育,改变态度,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正视和克服自己的缺点,取长补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古人以“日参省乎己”作为修身养性的根本,高尔基曾强调“反省是一面清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污点”。只有反省才会清醒地看到自己身上的错误之处,从而坚决克服一切缺点,做到自尊、自重、自爱,坚定信心,稳定情绪。另外,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高校图书馆员发挥角色作用、工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人际关系紧张,很容易导致心理障碍,使人陷入无休止的个人名利纠纷中而不能自拔,从而影响工作心情。因此,高校图书馆员要克服孤芳自赏、狭隘自私等影响团队合作的不良倾向,学会与人交际,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点,互相取长补短,精诚合作。其次,在工作中要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念,有百折不绕的毅力,不畏艰难,不怕挫折,敢于坚持到底,不被眼前逆境所吓倒。工作中任劳任怨,不辞辛苦,有责任心,有责任感,这样才会在未来的工作中对读者尽职尽责,即使不被理解,也能坚持真理,忍辱负重。这样才能战胜自己,超越自我,才能拥有健康的心态,以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人相处。

3.2 学会控制情绪

加强情绪的控制是图书馆员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条件。加强情绪控制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图书馆员自身的情绪,图书馆员不要带不良情绪带到工作岗位上去随意发泄,要有意识地避免因个人情绪失控与服务对象发生冲突。冲动只会使矛盾激化、对人对己无益,冷静的态度往往是缓和矛盾,转变被动局面的灵丹妙药。另外,在为读者服务时,图书馆员应采取低姿态,就比较有亲的力。容易让读者接受,而图书馆员自己也进可攻、退可守,有伸缩的余地,心理上就轻松自如多了。如高校图书馆服务的高峰期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四六级英语考试前期和考研准备阶段,大学生往往集中借阅英语类的参考书籍;在寒暑假和五一、国庆前往往大量借阅文学类书籍。这时图书馆员的劳动强度和压力相当大,很容易产生急躁情绪,造成个人情绪失控而与服务对象发生冲突,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员要完善自己的心理调节功能,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工作中培养自己的优良品质。另一方面是服务对象的情绪。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有时难免会有一些麻烦的事出现,会有小部分读者不能理解,甚至不配合图书馆的一些工作,出现读者情绪很不好,很不友好的对待图书馆员,有和图书馆员一争到底的架势。面对这种情况图书馆员不能失去理智、失去判断力,不能和读者争吵。这时要有清晰的思维,言词才会得体。同时不能被读者情绪左右,和读者及时的心理沟通至关重要,这样,读者的情绪走向在图书馆员的控制之下,按图书馆员的方向而流动了。整个气氛也轻松了,图书馆员心理上也就没有负担了。同时,为了使图书馆员在工作中有一个稳定的心境,高校图书馆员要学会适时排解心理压力,可以在工作之余出去散散心或与同事互相沟通、或者进行体育锻炼等以此恢复和稳定情绪,化解压力,以更大的激情投身到为读者的服务工作中。

3.3 积极进取,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高校图书馆员服务的读者群中大多数是高校学生。馆员对本职工作的兴趣和热情,以及工作中使用的语言、表情、都对读者产生一定的感染力。因此,新世纪的高校图书馆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及时“充电”,不仅要扎实的学好图书馆专业知识,而且要全面了解计算机网络应用知识,特别是要注意对外语的学习,尤其是英语的学习。众所周知,在当今世界,很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研究成果都是英语论文或书籍的形式发表。图书馆员可以在工作中尝试翻译一些科技情报和相关外文书籍,提高自己的成就感。总的来说,图书馆员只有不放松外语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获取和传递图书信息能力。图书馆员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执着地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才能避免产生职业适应障碍,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适应21世纪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3.4 锻炼意志

意志是一个人具有明确的目的并选择手段以克服各种困难,达到预期目的的心理过程。锻炼意志必须要提高认识能力。意志和认识有密切关系,认识是意志的前提和基础,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强大的认识能力能够使人明辨是非,对客观事物作出正确反应,因此,正确的认识能使自己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并能采取各种措施克服困难去实现预期目的。

3.5 加强思维训练

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分不开的。图书馆员加强思维训练应注意逻辑思维的训练、形象思维的训练和突破思维定势的训练。思维的训练对图书馆员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非常有帮助的。要改善自己的思维,通过思维方式的学习和运用以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还必须系统地学习思维科学,在实践中努力尝试,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合格胜任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人人都可以从事图书馆工作的。图书馆馆员在提高理论、智能修养的同时,不能忽视自身性格方面的自我完善。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调整自身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只有当自己的心理素质日益成熟、完善,有德、有才、有识三者兼备,这才是我们通向未来成功的必经之路,也才是我们成为优秀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内在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洁,许先风.高校青年馆员心理素质培养与履职能力的提高[G].广西:图书馆界,2009,(1).

[2]姬忠伟.高校图书馆员的心理素质探析[G].河南:焦作大学学报,2008,(3).

[3]李淼.论图书馆员的心理素质[G].河南:焦作大学学报,2004,(3).

[4]李铁梅.高校图书馆员的心理素质与角色适应[G].湖南:怀化学院学报,2006,(6).

[5]章志光.心理学[B].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上一篇: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的要点 下一篇:浅谈加强木材检验工作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