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下如何构建初中英语作业

时间:2022-09-30 08:04:33

浅析新课程下如何构建初中英语作业

摘要:传统的英语作业都是抄单词、背诵课文、完成课后作业等,它缺乏创造性,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倡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个性的新课改的前提下,对英语作业进行改革已成为广大英语教师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

关键字:新课程 构建 英语 作业

传统的英语作业都是抄单词、背诵课文、完成课后作业等,它缺乏创造性,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倡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个性的新课改的前提下,对英语作业进行改革已成为广大英语教师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那么,如何建构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的课后作业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尝试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一、实施英语作业改革的必要性

旧课程教材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很大作用,为我国造就了大批人才,推动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及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其中的问题和弊端也凸现出来。它明显地显露出教育观念滞后;思想教育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难、繁、偏、旧”;课程结构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弹性;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忽视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的要求等等。旧教材相应的作业配套材料也明显地滞后,表现为作业内容大量重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作业形式单调枯燥,着重于书面、笔头作业,缺乏启发性和趣味性;作业方式简单机械,致使学生死记硬背,做题海训练等等。所以,实施英语作业改革是时展与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

二、新课改下作业设计的原则

1.开放性

所谓的开放性原则就是摈弃传统的“标准答案式”作业,这里的作业体现的只有每个学生之间个性的差异,我们允许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答案,允许学生“异想天开”,鼓励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

2.趣味性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成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们负担,作业如果成为学生的一种业余负担,那还谈何有效完成,谈何巩固?

3.层次性

由于学生存在着智利水平,认知结构和学生动机,心理、个性等差异,学习能力发展不均衡,所以作业的设计要尽量从各层次的学生实际出发,依据最近发展区,建立多层次的弹性作业结构,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4、探究性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提倡“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个性品质和潜在能力,体现了“以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价值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主动探索求异,大胆进行发散性创造。

三、提高作业设计效果的操作策略

1、分类安排

a.按照学生完成的时间分,可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b.按照作业的内容和目的分,可分为准备型作业(如预习课文、学前讨论等,为随后的课程做好准备),练习型作业(最简单的类型,帮助学生掌握巩固已学知识和技能)和扩展型作业(又叫创造性作业,把已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新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c.按照作业的形式分,可分为书面作业和非书面作业(如听力作业、口头作业等)。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注意各种作业类型的相互结合和合理调配,如口笔头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课堂内布置了练习型作业,课后就可以补充扩展型作业,并布置下一课的准备型作业。

2、适量高质

教师在布置作业上不能一味地重数量,增加学生的负担,过量的作业会造成疲劳和脑皮层的抑制,导致学生学习技能的退化,并会因机械重复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应该注重作业的“质”,应精选或设计数量适当、难度相当,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作业。作业量适当,学生才能从容不迫地去思考、去探讨、去寻求最完善的“答案”。作业难度也要适当。过分容易的作业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业太难,学生绞尽脑汁还不得其解,会挫伤学生的学习信心。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使他们分别受到恰当的训练,获得成功感。作业还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起到重点难点突出的作用。

3、要求明确

明确的作业要求是发挥作业效果的保障。有的教师常常忽视这一点,在下课铃响后三言两语,匆匆布置一下作业就下课了。这样容易导致学生作业不规范,出现不应有的错误。因此教师要重视作业要求这项工作,要向学生明确说明书写格式,具体要求,指定时间,对复杂的题型要耐心解释题意,力求全班同学对要求明白无误。

4、加强订正和讲评

对书面作业中的错误或在非书面作业,如口头作业中出现的较大的语病,要求学生不仅只看成绩如何或是说错了什么,还一定要认真分析为什么错了,然后认真订正。为了让“订正”更具体效果,可以建立“作业错误登记簿”,要求学生把每次做错的习题或经常说错的语病登记在上面,把错误的地方用红笔画出,在旁写出正确词句,并记录分析提示词。在平时、期中、期末考或口试前,学生可以复习本子上的错误,强化正确的用法。这种“自我反馈”的效果非常明显。对于教师,作业后进行讲评点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讲解不要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而要有的放矢,突出重、难点,切实搔到学生的“痒处”。对错误率较高的难题,要在课堂上深刻分析,做好“点拨”的两个环节:先“拨”──就题论题,释疑解难;再“点”──借题发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

(作者单位:河北省魏县第四中学 )

上一篇: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下一篇:高中生写好作文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