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新课程模式下开放式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舍与得

时间:2022-09-30 06:09:35

诠释新课程模式下开放式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舍与得

摘 要:现实的课堂教学如影相随的一个灰色图景就是教师的滔滔不绝满堂灌,学生的唯唯诺诺被动接受苦不堪言。本文尝试在新课程模式下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诠释教学中的舍与得,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开放式;地理课堂教学;舍与得

在新课程、新理念指导下,地理教师应该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放开手脚,大胆舍弃,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

一、舍“架子”,得亲近,构建开放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可以放下“架子”创设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一位学生。比如在校外的公开课中,面对素未谋面的学生,教师如何舍去“师尊”的“架子”?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微笑。当你对学生微笑时,能增强你的亲和力,能消除学生对你的防范意识,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与交流。此外,语言应该友善亲切,并对学生给予信任、赞许的目光,获得学生亲近,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正所谓,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二、舍“时间”,得成效,构建开放的思维空间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愿问、敢问、会问,在探究中寻找答案。教师适当点拨和补充,这与教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截然不同。

例如,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公开课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道单项选择题: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秘鲁沿岸更加干旱

B.秘鲁渔场上空海鸟增多

C.印尼热带雨林易发生火灾

D.澳大利亚东部暴雨成灾

我没有一下给出题目的答案,而是让学生一一解释每种现象是否容易发生。甲同学这样阐述:“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水温异常升高。因此,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而西部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所以,A选项秘鲁沿岸气候湿润,甚至出现洪涝灾害;C选项印尼热带雨林地区气候干旱,易发生火灾是正确的;D选项澳大利亚东部气候干旱,容易出现旱灾。对于B选项我不太确定是否正确。”随即,乙同学说:“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会使秘鲁渔场减产。因此,秘鲁渔场上空的海鸟会减少。”但是,丙同学提出质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秘鲁渔场减产,也就是说会有鱼类死亡,那渔场上空的海鸟可以吃大量死鱼,海鸟怎么会减少呢?”丙同学提出的质疑,让不少同学投去赞同的目光。在同学们的质疑之下,我揭开了谜底:“秘鲁渔场的鱼类是冷水性鱼类(特别是鱼喜20℃以下的冷水),当水温异常升高时,冷水鱼无法适应水温,要么死亡,要么游到水温低的海区,这样渔场上空的海鸟也会随冷水鱼而飞走,导致渔场上空的海鸟数量减少。”学生顿时豁然开朗。

三、舍“独立”,得合作,构建开放的合作平台

小组合作学习,既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中,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积极思考,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积极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要注意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小组活动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四、舍“教材”,得生活,构建开放的社会课堂

舍去“教材”,并不是完全脱离教材,而是尽量将生活中的地理教材化,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离不开地理。我在讲授“厄尔尼诺的影响”时,播放了视频《厄尔尼诺惊人的破坏力》。视频中展现了这些画面:1997―1998年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我国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东南亚数月的旱情、印尼等国家的森林火灾……视频的播放,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感官刺激,而且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中的地理如此真切。图片的展示勾起同学们的记忆,并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生活离不开地理。

总之,开放只是手段,促进学生发展才是硬道理。在新课程、新理念指导下,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正确对待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舍”与“得”,真正做到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大来.构建回归生活世界的地理课堂[J].地理教学,2008(04).

[2]陈顺富.追求动态生成的地理课堂教学[J].地理教学,2008(03).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高级中学)

上一篇:破除学生容器意识培养大胆质疑能力 下一篇:“WebQuest”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