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30 04:08:38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摘要:为了保障和适应岩土工程勘察的安全工作,根据当前勘察施工的实际情况,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总结出适应岩土工程勘察安全生产管理方法。

关键词:岩土勘察;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行业是一种安全风险较大的行业,由于岩土工程勘察野外作业的艰巨性、作业场地的复杂性,特别是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场地,地下管网遍布,空中电线成网,现场人员混杂,更加大了作业的危险性。因此,野外作业安全管理是岩土工程勘察安全生产的关键。

一、岩土工程勘察施工的特点

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综合性工作,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整个过程分为平整场地、修路、装卸、搬运、安装、钻进、取样、现场测试、现场移位等等。这些工作都是以体力劳动为主,意外风险概率比较高。针对这些不安全因素,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管理办法,会有效地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减少和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问题

1、准备工作不足,盲目施工

岩土工程勘探工作施工前需要在现场踏勘、收集勘探区地质资料、地下管网及地上电线的分布情况,明确拟建工程的结构、类型、基础埋深、基本荷载情况等的基础上,编写勘察纲要,确定勘探孔距离、深度及工程量。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因为工期紧,在对勘探区地层了解不详、建筑物结构、功能等的不明确,场地内管网不清楚的情况下盲目施工,难免会出现打断地下水管、光缆、电缆等事故,给企业财产和职工人身安全造成不可估量损失。

2、设备陈旧简陋,安全设施缺乏

目前我国勘察单位仍然是以传统的钻探取样为主要勘察手段,配以标准贯入、动力触探等简单的原位测试方法,勘察手段较为单一。钻机常年在野外施工,得不到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设施陈旧、老化、噪音大、强度不够,常常是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钻探机械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如:设备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等,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不到位。钻机安全保险装置、防护罩、报警装置、安全警告标志、护栏、绝缘等缺乏或有缺陷。仪器设备、机械零部件老化失灵,钻具备品缺失损毁严重,导致设备带病运转,施工中常常出现钢丝绳掉道或断裂、钻具脱落或钻塔倾斜倒伏,导致人员伤害或设备损毁等严重后果。

3、安全意识淡薄,“三违”现象严重

管理者安全意识淡薄,重生产轻安全,违章指挥。岩土工程勘察中对各种作业人员技术有严格的要求,只有经过专业培训才能上岗。但目前勘察单位为了节省开支大量雇佣农民工进行勘察操作,而这些人员基本上不懂勘察,而且又未经过专业培训和教育,就承担起各种各样的专业工作。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安全操作规程一知半解,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施工中不能正确使用钻具和佩戴劳动保护用品,违章作业、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事情时有发生,如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机器超速,超负荷工作;拆除或堵塞了安全装置、使其失掉了作用;用手代替工具操作;钻机、水泵、柴油机等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清扫等;攀附或坐于不安全的位置;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场合中,未能正确佩戴和使用;在易燃场所吸烟、明火;酒后作业等。这些因素导致施工中很难保证勘察的质量和安全。

4、安全责任不明确,权责不清

岩土工程勘察具有点多、面广,工期紧的特点,很多小工程都是一天完成,大多时候只是一个技术人员带领三五名工人直接搞定,而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不一定到现场,安全责任不明确,这也是导致有时安全失控的原因。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安全生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安全生产首先是管理到位,目前岩土工程勘察行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就是效益”,时刻抓住“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这根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组织职工学习安全法规,依法组织安全生产,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齐抓共管、遵章守法、全程控制”。广大一线职工,认真学习安全生产规程,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法律意识,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遵纪守法,按章操作。

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重视生产前准备工作

编制勘察纲要前,应进行现场踏勘和搜集与勘察作业安全有关资料,明确拟建工程的结构、类型、基础埋深、基本荷载情况等的基础,掌握地下管网分布、深度,查看地上电线的分布、高度,使钻孔避开上述各种管线。勘察纲要中应编写有关安全生产防护措施,并应强调勘探作业时对各类管线、设施的安全采取防护措施。要求勘探作业遇架空线路时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必须满足的最小安全距离,当不能满足最小安全距离时,应从安全生产角度出发,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场前,对准备进场的各种勘察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和保养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标定,要求不得使用安全防护装置不全或有故障的勘察设备、仪器。各种设备必须在确认其处于安全适用状态方可进场。

2、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勘察从业人员的素质

对勘察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让他们了解安全知识,熟悉施工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加强对新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安全教育、专业培训和技术考核,必须经过严格的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签订安全施工责任书。明确勘察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要求勘察单位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任职资格做出规定。强调特殊工种应持证上岗。施工过程中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办法,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时进行研究处理,消除隐患。

4、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劳动保护制度

勘察单位应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作业所需的劳动保护用品和防护措施,包括安全生产费用、作业条件、生产工艺和设备、健康检查和保险等。所有现场施工人员一律佩戴安全帽,专职安全员佩戴明显标志,巡回检查安全生产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纠正处理。必要时,停工整顿,直至合格。

5、强化安全意识

要实现安全目标管理,关键是强化人的安全生产思想。综合分析人员的文化结构、年龄结构、身体结构、家庭结构、研究制定强化安全思想的管理办法。勘察施工中,强化安全生产思想意识是一项重要措施,要教育每一个职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做到4个负责,对个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单位负责,对国家负责。

6、可靠性检查

在一切勘察施工之前,进行安全可靠性检查,这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措施,按着规范、标准的要求,对运输安装,安全设施,设备运转进行全面检查,记录填表、制度措施、评价结果、最后存档,这样的检查方法不只是用经验和直观认识来发现问题,而是有依据,有标准逐条对照检查、自查,避免马虎大意,减少了疏忽漏洞,通过经常性可靠性检查,评价出安全合格率。

7、具体化安全措施

在勘察施工各个阶段进行可靠性检查和事故预测,确定危险和隐患,研究决策,制定措施,下达通知单,在执行中措施不当,称为“正反馈”需进一步改进后重新下达。如执行不好,称为“负反馈”需要重新强制执行,最后收回通知单评价安全效果。

结束语

经常性地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督促,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力度,使全体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做到警钟长鸣,才能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广大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岩土工程勘察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长光.浅析工程勘察安全生产问题与对策[J].北京:西部探矿工程,2005.

[2]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GB50585-2010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上一篇:对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浅谈支撑钢结构在建筑幕墙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