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新品死,焉知新品生

时间:2022-09-30 04:05:06

经销商对新品既充满渴望,又饱含心酸。渴望的是:上新品一旦成功,便能扩大销售,增加利润,壮大企业;心酸的是走马灯似地找产品,走马灯似地换产品,上的新品还没赚钱就夭折了。

根据相关资料,所有的消费品公司每年推向市场的新品高达数千种,但存活率不到10%。

古人说:“不知生,焉知死?”对于经销商上新品来说,这句话要倒过来:“不知死,焉知生?”经销商要先知道新品之“死”,然后才能知道新品之“生”。

当然,选择新品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看清厂家推新品的真实情况,否则,霉运就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或许有经销商朋友说,厂家和经销商之间信息不对称、学问不对等,厂家的东西太高深,经销商哪有可能看穿?

其实不然。厂家的“高深”,大都是装点门面的。那些开口讲“品牌”,闭口淡“定位”的厂家,其实并不比经销商更有学问,也并不比经销商更了解当地的消费者。综观各厂家,推新品的真实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

哗众取宠型

厂家期望用惊天的创意和震撼的噱头,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比如“饮料分男女”、“盐巴分老幼”。这种新品的死亡率极高,经销商要慎之又慎。

道理很简单:这些口号不但华而不实,而且违背人之常理,虽然厂家会罗列很多支持点,还会煞有介事找一些所谓的权威机构背书,但只要稍加思考,就发现“支持点”太牵强,没几个人相信。即便相信,实际消费起来也会带来不便和麻烦。遇到这样的新品,只要多问几个周围的亲戚和朋友:“你相信吗?”答案马上见分晓。

新瓶装老酒型

很多厂家动辄号称“新品全面升级”。事实上,这些产品还是原先的产品,只是换了一个包装。

换包装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不为人知的重要原因:企业新换了营销人员!因为新的营销人员一般会变相否认前任的东西,以凸显自己的正确。

经销商遇到这类“新瓶老酒”产品,要小心对待。因为在大多数区域,尤其是二、三级城市,消费者不比台湾、香港那么习惯接受新形象。其实,很多经销商都有这样的体验:市场上“数风流人物”的还是那几个十年前的老面孔,动不动换新包装的,反而死得快。

超生游击队型

厂家的生产线还有很大的剩余产能,于是繁殖一些同系列的增补品。厂家业绩不好时,一般都不断“超生”,期望新品能够弥补业绩缺口。但这些同类的增补品要么不是市场所需,要么就是替代原先旧产品的,1+1还是等于l。经销商如果掌握现代渠道,可以适当进些货,增加几个排面;如果只有传统网络,那些干杂店根本没有多余空间给你,还是少卖或干脆不卖为好。

涂脂抹粉型

这是厂家所谓的“改良新品”、“差异化新品”,但实质上大多是涂脂抹粉。厂家的专业术语叫做“plus α”,就是在原有产品里面添加一些差异元素,比如添加了看不见的“活性因子”、增强了摸不着的“生物键”、富含了人体必需的×××(可能大米里的× ××更多)。

对这类产品,经销商要一分为二地辩证对待。对于感性产品,比如美容、营养保健这类“偏心理属性”产品,这些差异和诉求有助于增强消费者的“自信心”,成功的案例不久但对于理性产品,比如食品饮料,这些差异化的新东西就有些玄虚,吃到嘴巴的东西,是绝对骗不了人两次的。口味不好、安全有问题,千般“化妆”都是枉然。

上下通吃型

有些厂家站稳了低端市场,就想走高端;站住了高端市场,就想下低端。一句话,“上下通吃”。

一般的理论是,高端向低端延伸容易,比如高档品牌衍生低端商品,消费者会认为是“系出名门”;但低端向高端延伸就比较困难,“打低卖高”多少让人觉得有点“假”。试想国产低端车厂生产高档跑车,谁不得嘀咕嘀咕安全问题。

在中国市场,情况更残酷。不光“打低卖高”难以成功,“打高卖低”同样困难重重。君不见,很多大品牌推新品进军三,四级市场,基本都惨遭滑铁卢。因为这些大牌的系统和组织能力,与这些低端市场并不匹配。所以,如果经销商遇见大品牌推新品,主动找上门来,不要高兴太早,因为这些大品牌的新品成功率还比不上地方小品牌。

偷工减料型

这几年原材料上涨得厉害,很多企业不堪成本重负,只有偷工减料,苟延残喘。但这毕竟不是好事,厂家免不了立个“贞节牌坊”,用一些不痛不痒的“卖点”,转移消费者视线。比如前不久个别方便面厂家为了掩饰“偷偷降低克重”,几乎是声嘶力竭地宣称它是新品。这种骗术终究会被消费者识破,经销商万万不可同流合污,不然吃亏的是自己。

当然,经销商也不要因噎废食。新品固然风险高,但看准了还是可以一试身子的,高风险高收益嘛!但经销商相对厂家终究是弱势群体,所以上新品时,要懂得如下自保原则:

1.最好能先货后款;

2.第一批进货不可太多,有了回转,再进第二批。没有回转,要壮士断腕,不可贪图厂家给的支持而越陷越深;

3.要与厂家订立新品可退货的原则(保质期前1个月),

4.尽可能要求厂家同步投入广告。

(作者王文:贵州省毕节市宏达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上一篇:上马新品的五大误区 下一篇:不同时期的新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