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新知 第4期

时间:2022-09-30 03:53:57

新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对称分布。类风湿性关节炎呈世界性分布,在美国的发病率为0.8%~1.5%,我国为0.32%~0.45%。男女比例为1:3左右,发病高峰年龄为20~45岁,女性为40~60岁多发。

Atacicept是一种重组融合蛋白,可以调节细胞激动素B淋巴细胞诱导子,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有望改善类风湿患者的临床症状。研究人员说:“Atacicept可能提供了改善类风湿病症的全新疗法。安慰剂组与治疗组相比,Atacicept治疗引起副作用的几率相近,而且感染相关的副作用发生率也没有明显差异。Atacicept给药后免疫球蛋白值迅速下降,而类风湿因子和抗瓜氨酸蛋白抗体水平下降的时间明显滞后。单次给药,约24小时后血浆中Atacicept达到峰浓度,半衰期在25~63天之间。报告显示,B细胞水平,尤其是记忆B细胞数目,在Atacicept治疗后下降,但对T细胞、NK细胞,或单核细胞没有影响。

雷沙吉兰抗帕金森

帕金森氏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包括运动障碍、震颤和肌肉僵直。一般在50~65岁开始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70岁发病率达3‰~5‰。近日,由以色列Teva制药公司生产的帕金森病(PD)新药雷沙吉兰完成了III期临床试验,取得了非常理想的临床效果。

雷沙吉兰是第二代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能阻滞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分解。据报道,与司来吉兰相比抑制作用强5~10倍,对长期应用多巴制剂药效出现衰退的患者也有改善的作用。另外,雷沙吉兰的代谢产物是一种无活性的非苯丙胺物质,副作用小,更重要的是,该药有一定的症状缓解的作用,并有较多证据证明这类药物有一定的神经保护的作用。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接受雷沙吉兰治疗患者病情出现恶化的几率明显降低。另两项研究显示,接受雷沙吉兰联合左旋多巴治疗患者,其每天的功能和活动度受限时间明显缩短。

雷沙吉兰已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上市。但专家预测,可能要到2015年左右雷沙吉兰才会正式踏入中国市场。

抗抑郁药米那普仑

作为第4代抗抑郁药,米那普仑能同时抑制神经元对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吸收,并且作用强度相同。通过对受体和结合位点大量研究发现,米那普仑与任何神经冲动受体结合力都很小,但却和与5-羟色胺重吸收有关的3H标记丙咪嗪结合位点有着高亲和力,故抑制5-羟色胺的再吸收。除此之外,美国FDA于近日批准了米那普伦盐酸盐用于治疗纤维肌痛。据估计,美国大约有600万人患有纤维肌痛。在美国进行的两项关键性III期临床研究中,共纳入2084例患者,其中1460例患者接受本品治疗,624例患者则使用安慰剂。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米那普仑能同时显著改善疼痛、患者整体评价与生理功能。米那普仑预定于2009年上市。虽然对于米那普仑改善纤维肌痛症状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但研究者认为某些脑部神经递质的异常可能是纤维肌痛的关键所在。米那普仑可能通过对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的双重抑制(在体外对NE再摄取抑制的选择性更强)来改善纤维肌痛症状。

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药物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以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异常为特征的疾病,会导致造血功能衰竭,并有进展为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的高危险性。它既可能由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或放射治疗所致,也可由未知病因所引起,部分患者在经历一定时期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后转化成为急性白血病;部分因感染、出血或其他原因死亡。在欧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病率每年为十万分之四。

Lonafarnib是一种选择性的、非肽类、非巯基、法尼基蛋白转移酶抑制剂,可以抑制IM耐药值,且抑制呈剂量依赖性,并可延长生存期。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用于评价Lonafarnib的疗效,主要针对20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相关的研究结果也即将得以揭晓。目前,Lonafarnib的研究已处于Ⅲ期临床研究阶段,预计将在2010~2011年提交有关该品的新药申请。

上一篇:用药导航 第4期 下一篇:爱“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