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壮年自发性气胸漏诊原因分析及预防

时间:2022-09-30 03:02:33

青壮年自发性气胸漏诊原因分析及预防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青壮年 漏诊

气胸是呼吸科常见病,临床诊断一般不难,经过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若发现不及时,由于各种原因延误诊治会加大治疗难度,尤其是较长时间发生了肺萎缩可能会造成终生影响。本文将我院2005~2011年收治的青壮年自发性气胸15例诊治情况,做一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15例患者中全部为男性,年龄28~45岁。均为闭合性单侧气胸,体格健壮。入院后追问病史1~3个月不等,未就诊或以上感服用少量药物。

漏诊原因分析

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中青年患者心肺功能良好,发生单侧气胸时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本文15例中青年气胸患者,其中仅有3例有典型胸痛、气急,但自以为劳累所致,休息1天后症状消失,未就诊。其他无明显胸痛、气急,仅有轻微胸闷、咳嗽,多能坚持轻体力劳动或工作,未引起患者和医生重视,未做全面体检和胸透,误诊为上感、气管炎,多次门诊药物治疗无效,所有患者均为从事较重体力活动气喘加重方到医院,经胸透或X线片发现气胸。

体征不典型:5例虽曾到乡级医院检查,但由于体征不典型,气管无明显移位,胸部叩诊不呈鼓音,听诊呼吸音无明显减低。积气量少或气胸局限于胸腔下部,忽视腋下和背部的检查,特别是未做双侧对比检查,导致误诊和漏诊。

治疗和转归:5例症状轻、气体量少的患者,经抗炎治疗,吹气球、做深呼吸,住院1周;好转出院。7例经胸腔穿刺、闭式引流、肺复张,痊愈出院;1例病史3周39岁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1小时,深吸气肺复张时,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当时测血压60/40mmHg,患侧呼吸音恢复,考虑肺复张纵隔摆动所致,经抢救生命体征恢复,住院8天,痊愈出院;2例由于病史长,>1个月,肺压缩致肺门,虽经负压引流等多种积极方法治疗,最终患侧肺没有复张,患者剧烈活动既感气喘,失去了重体力劳动的能力。

减少误、漏诊对策

X线检查是确诊的可靠方法,绝大多数气胸仅凭胸透即可确诊而不需摄X线片。本文5例症状轻的患者,首次胸透未发现气胸,后经摄片或胸部CT确诊。原因是有的病例胸腔积气量少,有的无明显肺压缩线,放射科医生缺乏经验,观察不仔细而漏诊。有1例气胸肺被压缩90%,胸透时将压缩的肺组织误认为癌肿。临床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要熟悉气胸的典型表现,更要了解其不典型表现,病史采集要详细客观,对症状体征作出合理解释,切忌主观臆断,体检应全面仔细,胸部的上下、左右、前后均应注意检查,并两侧反复对比。对于任何有呼吸道症状或(及)肺外症状者,不管是否考虑到气胸,只要有X线检查设备,均应常规胸透,必要时摄胸片。无X线检查设备,而又高度怀疑气胸者,可在呼吸音减低最明显的部位果断地做诊断性穿刺抽气。气胸一旦确诊,应及时胸穿抽气或行胸腔闭式引流。

基层医生、社区医师,在做卫生保健时,要加强医学基本知识的宣传,让广大民众了解最基本的医学常识,有了小毛病,千万不要忍耐,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免延误病情,最后造成不可根治的后果,终生遗憾。

上一篇:看病误区分析 下一篇:锦州市2005~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