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版画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影响

时间:2022-09-30 01:55:42

论高校版画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影响

摘 要: 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社会的必然需求,高校版画教学具有很大优势。版画教学强调实践操作,强调创新和想象力的运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造力和适应力。

关键词: 版画教学 实践能力 创造能力 适应力 素质教育

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社会的必然需求,艺术院校对版画教学培养与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版画教学作为艺术类院校的普修课程和专业课程,是在基础课程,如:素描、构图、色彩等之后开设的。从这门课程开始,学生进入了艺术创作的探索。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关于艺术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原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同志曾指出:“教育应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而版画教学就是能拉近艺术与普通大众的距离,让学生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提高整体素质的一门学科。

在所有的绘画艺术种类中,版画是最依赖技法制作的画种。也就是说,版画强调动手实践。版画既具有普遍的艺术鉴赏共性,又具有“版”与“印”的艺术鉴赏的特性,因此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比其他画种更具有优势。版画教学对于学生素质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版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版画制作过程有更多的技术、技法工作的要求,是有别于国画、油画的二次创作。版画是从“画”到“版”,再从“版”到“画”的转换过程。“在所有画种中,版画教育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因为版画集绘画、设计、雕刻、印刷于一体,整个制作过程,能使学生的心、眼、手得到全面训练”。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可以通过版画创作这一形式实现想象的蓝图。

虽然一切绘画活动都有手脑并用的特性,但版画的动手从本质上已不同于其他绘画的动手,因为它已具备了技术性较强的工艺特征。版画作品的完成是在版材上,使用的是不同的制版工具而不是传统的绘画工具,有了与画笔完全不同的身体接触,完全不同的使用方法和处理技巧,从而获得审美心理上的不同体验,带来对情感和兴趣因素的不同作用或刺激。版画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创作版画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绘画语言的转换问题。画笔的笔触和感觉如何转换为木刻的刀法、丝网的语言、铜版的痕迹、石版特殊的颗粒质感。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制作过程中,能够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二、版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版画作品同其他画种创作一样,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构思—画稿—作品。第一次转换为无形形象(思维形象)向有形形象(可视形象)转换、第二次转换为有形形象(初级视觉形象)向视觉形象(艺术视觉形象)转换。版画通常是通过构思—画稿(纸稿)—制版—印制,从而可以产生多份原作。画稿向制版的转换,看似重复,实则两种体验,不同媒材和制版工具给人的心理和身体不同触动,制版对于画稿是一种再创造过程。由画稿到制版、再到印刷,更是经历了几个再创造的转换过程。在这些充满创造的转换环节中,思维的创造性因子得到充分触动、激活,并有了充分释放的天地。之所以充满乐趣,还由于是对前面几个过程辛勤付出的一种轻松调剂,一种将要看到创造成果的好奇和期待的吸引。印制的版画作品,有印刷品一样的规整感、精制感,更能给学生别样美的陶冶和感染。加之印制过程滚动油墨或多次填色、印纸反复覆盖又揭起,情感获得充分宣泄,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实则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创作创造过程和审美体验过程。

党和国家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根据这种理解,我们认为首先是转变教育观念,包括教人观念和育人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开发有助于创造学习的教学资源。版画特有转换过程形成的创造功能和手脑并用功能,在教学中集中表现为很强的审美功能和育人功能,符合素质教育重视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要求,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内涵。前述不难看出,版画是绘画和工艺有机结合的一种绘画形式,在动手动脑方面的训练较之其他画种,有更明显的独特作用。

三、版画教学有利于学生适应力的提升

就版画艺术自身的丰富性而言,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其语言及激发的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开阔视野。各高校版画课程的业务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文化艺术部门、学校及有关单位从事版画创作、教学、研究和其他美术工作的,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学量知识,从而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高校版画教学不是单一的专业技法教学,而是形成了丰富学生创作形式,转变学生创作思维方式和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的教学宗旨,这是其他画种所无法比拟的。

从近年版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能看出其较强的适应力,整体看来,15%的选择继续攻读,20%进入了教育行业,35%进入了美术出版编辑行业,10%成为职业画家,10%在设计相关行业,10%其他。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例,学生处苏老师介绍到:绘画系版画专业的就业比较具有优势,该专业的毕业生几乎被广州三大报业集团全部录用了。从纯艺术的角度看,如今活跃在艺术市场的中青年艺术家,也有相当部分是版画专业毕业的学生,如:方力钧、王华祥、韦嘉等。其中,以版画专业的毕业人数占很大比例。

由此看来,无论是普修版画课程的学生还是版画专业的学生在掌握教学要点后都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同时能够灵活变通,使自己所学达到与时俱进、物尽其用。

四、结语

综合能力的教育应该作为新世纪高校版画教学方向的首要任务,通过版画教学使学生形成敏锐、自觉的创新意识,逐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想象力、综合创新思维能力及审美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版画是绘画和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较之其他画种,有更明显的独到作用。希望我们能通过不断探索,发现更为科学的高校版画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供良好的土壤与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齐凤阁.论版画的当代性,文艺研究,1999,6.

[2]陶迈.浅析高校中的素质教育[J].文学教育,2012.1.

[3]赖盛.版画作为——关于版画艺术的当展[D].中央美术学院,2004.

[4]何成华.浅谈高校素质教育[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5]周华公.百年中国版画回顾与前瞻[N].中国艺术报,2000.

[6]张奠宇.西方版画史.中国美术出版社,2000.

[7][日]黑崎彰著.杜松儒等:世界版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6.

[8]叶公贤.版画基础: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

衡阳市社科基金项目,编号:2012C42。

上一篇:维吾尔歌舞艺术的文化内涵初探 下一篇:浅析当代中国高校人才价值观教育中的理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