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喜剧,能否带来真喜悦?

时间:2022-09-30 01:51:11

【摘要】我们常说“要以现代人的视角去审视古人的世界”。窃以为,这种审视应当是以今人之心感古人之情,从而发掘古今相同的地方。而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将自己的意念强行移植到古人体内...

越剧喜剧,能否带来真喜悦?

思考一:

古人该不该玩“穿越”

连续看完四台演出,笔者脑海里冒出一个当下影视界相当流行的词语――“穿越了”。

四天演出的最后一天,是一台以吴素飞、竺欢欢等青年演员担任主演的《唐寅与秋香》。这个改编自中国观众家喻户晓的才子佳人故事的剧目,也是被颠覆得最为彻底的一个戏。整场演出中“神马”、“浮云”、“打酱油”、“哥只是个传说”等等新新人类口中的网络用语此起彼伏。

据说,《唐寅与秋香》是杭越今年推出的喜剧作品中,最受大学生和年轻白领们欢迎的。毫无疑问,这些年轻人熟稔的表达方式,可能是吸引他们、引起他们共鸣的最主要因素。但随之而来的的问题呢?离观众近了,离剧中人物呢?如果这是一个以现代大学校园、或者是企业办公室为背景的故事,也许这些词汇并不算多。然而身穿明朝服饰的古人为什么会满口现代语汇一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难道是最近最为流行的穿越剧,台上的唐伯虎、秋香都是从我们的时代穿越回去了?

我们常说“要以现代人的视角去审视古人的世界”。窃以为,这种审视应当是以今人之心感古人之情,从而发掘古今相同的地方。而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将自己的意念强行移植到古人体内,代替他们发表意见。

回过头来说这次的几场演出,新新词汇并非完全不可用。同样也是杭越的演出剧目之一,《新狮吼记》虽然不像《唐寅与秋香》一样带着明显的网络标签,但仔细分析,流行话语也并非没有,“三大纪律”、“我会掌握政策的”、包括“妻管严”同样起到了搞笑的作用,但却并不那么让人感觉难受。剧中甚至还“山寨”了电影《河东狮吼》中的经典台词,看过电影的人会觉得相当有趣,没有看过的,也许会觉得这根本就是为越剧而专门创作的台词。这样的“搞笑”,才称得上“恰到好处”。

思考二:全民娱乐时代,

我们还支付得起感情吗?

四出喜剧,在很多时候让人感觉到更像是一出说着越白、唱着流派的大型滑稽戏,或者是一场披着越剧外衣的歌舞晚会。《新狮吼记》里,谢群英所饰演的柳月红性格鲜明,对于丈夫的种种手段也令人捧腹。然而剧本却似乎没有提供给演员这样一个空间,告诉观众柳月红为什么会这样妒忌。仅仅是因为脾气不好?或者说是因为深爱着陈季常,似乎理由都不够充分,因为缺乏合理解释,所以柳月红的“醋劲”很难得到人们的理解,只能让人感觉此女子很不可爱。同样,陈季常对于老婆种种非人折磨逆来顺受,难道也仅仅是因为“爱”吗?正因为我们一开始找不到两人感情状态的合理解释,所以最后一场“公堂”虽然情节上设计得一波三折,但对于两位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还是觉得有些突兀。

如果说,《新狮吼记》中的两位主人公在性格塑造方面仅仅是让人觉得“差那么一丁点”的话,《唐寅与秋香》就几乎没有人物性格可言了。吴素飞是一位很优秀的青年演员,但在该剧中却很难有所作为。从头到底,很难让人记住这位大才子究竟做了些什么事?这样一位主角,留给观众的印象甚至远不如华文华武这两人来得深。在传统《唐寅与秋香》故事中,秋香是个聪慧而又善良的女子,而《唐寅与秋香》中,人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恃宠而娇、毫无丫头样子的小辣妹。在《三约牡丹事》一段戏中,她捉弄华文华武的手段如此老道,几乎已经不能用“机灵”二字来形容了。而她对于唐伯虎乔装的华安,从一开始的厌恶、耍戏、到最后的接受、倾慕,也毫无铺垫,似乎只是因为知道了这个一直跟在自己身后的跟屁虫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唐伯虎,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故事发生到唐伯虎身份曝光、秋香真心相许似乎已经可以落下大幕了。正当很多人觉得新版《唐寅与秋香》不再上演“点秋香”桥段的时候,编剧却让唐伯虎“点”一回。八个蒙上红盖头的女子轮番上台,越剧、新疆舞、唱歌,轮番亮相,从剧情而言,完全是蛇足、从场面看则更像是歌舞联欢晚会。

有人说,这是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观众所需要的满足,就是看到台上的演员不如自己,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优越感”。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今天身处的真的是一个“全民阿Q”的时代吗?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里,人们的感情已经变得太稀缺,无法在八小时的工作之外再行支付。过去,《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孔雀东南飞》等越剧经典,演3个多小时也不会有观众觉得时间长。可是今天呢?新编戏演到2个多小时就已经有观众开始坐不住了。似乎是为了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节奏,许多戏曲类评奖也开始将“时间控制在2个半小时内”作为一项硬指标。我们看到,故事越讲越简、戏越演越短,观众越来越缺乏耐心了。慢板、散板太多,统统唱快板。清板太调、各种乐器一起上。似乎位时间内的信息量越多,就越现代。

思考三:

越剧喜剧,要不要坚持?

虽然具体到每一个新编剧目,本次杭越带来的“喜剧浪漫”四台大戏在艺术上还有很多需要讨论的地方,但就票房上座率而言,还是颇为喜人的。而此次演出较之以往的越剧演出,作为普通越剧观众最明显的感受就是

杭越在宣传上狠下功夫。三轮演出十几台大戏,三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定位,近五个月的时间跨度,如此风格明确、持续性强、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在以往的越剧演出中并不多见。杭越敢于大胆地宣称“观众要看什么,我们就演什么”的命题虽然值得商榷,但对于长期以来曲高和寡,却又不肯放下架子的传统戏曲而言,不啻是迈出了一大步。此次演出,即使算不上市场与艺术的双赢,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一方面的效果。比起那些打着制造精品的旗号砸钱,不屑与市场为伍的“大制作”,杭越走的亲民路线对于处于低谷期的戏曲演出市场也许更为实际。而在新一轮的文艺制改革中,政府又一次加大了对于传统戏曲院团的保护力度。固然这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于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视,但与此同时,再回到大锅饭的体制,从业人员是否会重新滋生惰性,传统戏曲的自身造血机能是否会更加速地衰退?这些都是令人堪忧的问题。所以,这个时刻,杭越的这种尝试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了。

当然,观众要看的是不是就是好的?这就是更深一层的问题了。目前,杭越所扮演的更像是一位大厨――观众点菜我来烧。用力之处无非是火候、用料严格,在菜的味道上下功夫。然而,但凡名厨总有自己的个性。从“观众点菜我来烧”到有意识地为观众配菜,杭越只有迈出这一步,方能真正确立自己在市场的地位。

上一篇:饭粘子与朱砂痣 下一篇:我们要什么样的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