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版越剧红楼梦

时间:2022-10-20 11:29:45

青春版越剧红楼梦

康乾时期的前門外西河沿,来往商贾的请安声在这座浙商银号会馆里连绵不绝,浙江商人谈吐有的抑扬顿挫,让这些平常的对话也变得悦耳起来,和会馆戏楼中莺啼燕语般的唱戏声交织在一起,组合成那个年代京城特有的一道风景。

而世事几经更迭的如今,当年富甲一方的浙江商人早已消失在时光的洪流里,但这边厢,古戏楼正乙祠的牌匾却被重新挂起,斗拱花雕宛然还是当年的模样,穿越三百年的吴侬软语,也依然在梁上盘桓着它那不绝的余音。然而这一次,吴侬软语却化为了古戏楼舞台上的一道新风景——越剧《红楼梦》。

耳热能详

“徐王派”《红楼梦》完美再现

无论是稳健大方的范派还是醇厚隽永的尹派,都将《红楼梦》看作是舞台上不可错过的经典。而其中,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徐王版”《红楼梦》,更是将曹翁笔下的整篇故事较为完整地呈现于舞台之上。

绝世芳华的扮相、悠扬缠绵的唱腔、感人至深的情节,让这部戏至今仍为人称道,其电影版更是创下了十几亿人次观看的惊人记录。

由著名导演林兆华担任艺术总监的正乙祠古戏楼版越剧《红楼梦》,是对脍炙人口的“徐王派”《红楼梦》地完美重现。

剧情集中于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主线,故事从“黛玉进府”开始。在九十分钟里,集中展现了“共读西厢”“黛玉葬花”“病中焚稿”“金玉良缘”和“宝玉哭灵”等为观众所津津乐道的名段。而在第一场中,戏迷们早已耳熟能详的“天下掉下个林妹妹”就将鱼贯入耳。

俗语说“生书熟戏”,相信届时,这一熟悉的唱段会令在场的不少铁杆“红粉”在心里忍不住跟着哼唱。

师出名門

“红楼梦中人”亲传亲授

此次在剧中饰演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是两位青春越剧新秀:张春娜、陈栏芳,虽然年岁不大,却是师出名門,拜在徐派越剧名家郑国凤、王派越剧名家王志萍門下,成为徐、王两派再传弟子,跟随这对当今越剧舞台上璀璨夺目的“红楼情侣”,系统学习本派艺术精髓。而《红楼梦》正是她们拜师后的第一出“亲授戏”。

“演出时,郑老师总是亲自给我把场,她说当年徐先生就是这样给她把场的”,谈到老师郑国凤时,饰演宝玉的张春娜总是按捺不住感激之情。

据悉,作为被郑国凤一眼相中的徐派传人,毕业于浙江艺校的张春娜竟破了郑国凤不收徒的先例,成为这位被誉为“当今徐派唱腔第一人”的越剧大家迄今唯一爱徒,娃娃脸娃娃心,活泼淘气、顽皮可爱的表演特色颇有郑国凤年轻时的舞台风采。

来自越剧之乡浙江嵊州的黛玉饰演者陈栏芳是个地地道道的“90后”,面庞秀丽,眼眉间有一种天生的娇弱,颌首蹙眉之间,黛玉别称“颦颦”二字的缘由便立时可知,而上妆之后,更是有如书中走出来一般。其以一折“黛玉焚稿”参加央视《越女争锋》大赛,被评价“模样和气质都像极陈晓旭!”。

如今,这位妙龄黛玉拜在王志萍門下,成为古戏楼版《红楼梦》中观众的又一期待。

京城唯一

浙江会馆上演浙江越剧

随着传统艺术的日渐复兴,在京城古建中上演京剧、昆曲的并不在少数,而演出全本越剧的,却是前所未有。正乙祠作为罕见的民间古戏楼,引进江浙越剧,正与其三百年浙商银号会馆的历史身份相得益彰,在主办方看来,于北京浙江会馆中欣赏到一台行腔念白皆吴侬软语的越剧,这种跨越时空的独特的人文呼应,是在其它剧场中很难感受到的,“历史的积淀无法复制,原汁原味,绝对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或许是京城最适合看越剧的场所。”

对此,该剧的执行导演韦翔东也直言“圆了自己又一个梦”,正乙祠古戏楼版《红楼梦》既不同于其先前给郑国凤、王志萍排演的经典版越剧电影《红楼梦》,亦有别于给赵志刚、方亚芬指导的交响版越剧《红楼梦》。

在他看来,正乙祠古戏楼版《红楼梦》环境更复古典雅,演员更青春靓丽,古老空间与年轻演员之间的完美互动,就北京的越剧演出而言,是此前绝无仅有的。

上一篇:巧用“双面打印”节省纸张 下一篇:利盟的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