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观察与相关分析

时间:2022-09-30 01:14:49

血清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观察与相关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与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为评估病情、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纳入5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者、22例稳定型心绞痛者和3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同时对所有研究对象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血清C反应蛋白;急性冠脉综合征;价值;分析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因各种因素所造成的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而导致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闭塞或是严重狭窄致使心肌细胞发生缺血、缺氧[1]。大量研究显示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在硬化发生过程中炎症反应占据了重要地位,而血清C反应蛋白是反映炎症较为敏感的蛋白因子,所以我们本次对该指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观察与分析,以期对病情进行监测、指导治疗与判断预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于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选取符合《内科学》[2]诊断标准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计58例且均为首次发病,58例研究对象基础资料显示其中男41例、女17例,年龄46~84岁、平均(64.00±2.00)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者25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7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6例。

1.2 排除标准

①除心脏外其他重要脏器存在严重疾患者。②严重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心肌梗死者。③存在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疾病导致使C-反应蛋白升高的患者。④近半年内存在手术或是外伤者。⑤近1个月内服用过影响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药物者,例如抗凝药物、他汀类降脂药物或维生素E;⑥未按照本次研究规定执行者。

1.3 观察方法

于同期(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选取36例健康体检者和22例稳定型心绞痛者作为对照,同时回顾性观察与分析5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36例健康体检者以及22例稳定型心绞痛者基础资料,同时参考临床试验设计标准,设计《血清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价值观察表》且由专人对表中内容进行观察、记录,然后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其中表中主要内容包括全部研究对象姓名、年龄、急性冠脉综合征分类、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心血管不良事件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所观察到的全部数据均采取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于计量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给予U检验,P

2 结果

2.1 不同人群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见表1所示。

2.2 急性冠脉综合征者与稳定型心绞痛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

3 讨论

大量研究显示血清C反应蛋白作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属于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其产生多是在应激状态下肝脏在诸如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1及白介素-6等因子影响下所合成与分泌[3];而随着对血清C反应蛋白研究的深入,发现血清C反应蛋白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形成、发展等一系列过程,同时该指标水平高低反映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的稳定性等相关内容。

鉴于此种情况,为了进一步观察与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者中水平高低,我们此次纳入5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者、22例稳定型心绞痛者和3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通过表1中所统计数据结果可以看出血清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者中含量高于稳定型心绞痛者和健康体检者(P

总之,血清C反应蛋白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也是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且对判断疾病预后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常宏,加永泽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现代诊断与治疗.医药杂志,2008,29(2):24-26.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 徐晓东,刘金平,朱永新,等.C反应蛋白与心功能不全的关系.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7(4):335-337.

[4] 倪洪波,翁志远,李大鹏.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改变.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0):4810-4811.

[5] 石金铮,崔连群.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山东医药,2009,49(9):107-108.

上一篇:PPH手术治疗重度混合痔45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Magfit磁性附着体在覆盖义齿应用中常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