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周至黑河湿地保护管理探讨

时间:2022-09-30 01:09:11

陕西周至黑河湿地保护管理探讨

摘要 经过对黑河湿地现状的介绍,使人们了解湿地保护区的重要性,分析在保护角度和管理程度应采取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以达到其保护的效果和目的。

关键词 黑河湿地;保护管理;陕西周至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150-01

黑河是渭河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逾9 200 km2,是西安及周边城镇人畜饮水的重要水源地,也是较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对安全饮水具有重要意义。

1 陕西周至黑河湿地现状

陕西周至黑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于2006年12月30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陕政函〔2006〕187号)批准设立。位于秦岭北麓黑河流域,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7°43′~108°20′,北纬33°42′~34°00′,是以黑河水库为主的湿地及其区域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分为库区湿地小区和黑河入渭口湿地小区,黑河库区湿地东以就峪梁为界,西到青岗砭,南至陈河口,北抵仙游寺新址与马召涌泉、武兴村接壤,总面积12 535 hm2。其中,核心区面积3 595.0 hm2,缓冲区面积3 212.5 hm2,实验区面积3 212.5 hm2。黑河入渭口湿地东起尚村镇青化坊滩,西至富仁镇原村滩,南到终南镇老堡子村,北抵渭河河心与兴平市交界,面积590.5 hm2,其中河堤内面积437.0 hm2,河堤外面积153.5 hm2。现有种子植物232种、野生鱼类4目9科54种、两栖动物2目4科9种、爬行动物3目5科15种、鸟类14目38科143种。鸟类主要有Ⅰ级保护动物\鹳、大毕2种,Ⅱ级保护种类有隹形目的l、鹰、鹞、隹, 形目的鱼 、角 、鸺m,鸡形目的红腹角雉、妁鸡、红腹锦鸡、血雉等13种。

2 湿地保护的作用

这个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对于保护和改善区域水源涵养功能、保障西安市的供水安全具有十分主要的意义。它不但缓冲了黑河下游区域洪涝冲击,也为工农业生产发展解决了生活用水问题,促进了黑河两岸生态农林业环境的改善,使得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同时,区域经济得到了活跃,交通运输条件明显提高,现在村村通公路、村庄农田成网络,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以黑河为主线的地方风土人情观光休闲越来越盛行,旅游开发带动了群众饮食服务业发展。目前,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周围农户基本上脱贫,平原农村猕猴桃、桃、梅李、杏、梨、葡萄等已成为林果支柱,堪称为周至县主要水果产地。

自然保护区以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美丽的自然景观、物产多样价值较高优势占居各类自然保护区之首。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山区群众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林农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明显减少,非法开采、乱挖乱占、乱捕乱猎得到根治,林区秩序有了根本性的好转,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大幅度提高,人们从根本上意识到了保护居住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湿地是地球之肾,是人类生存的源泉。只有保护湿地资源,维护大自然与人类平衡,自然界生物生存和进化才能不受干扰,才会按照自然规律有序发展。

3 黑河湿地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黑河库区湿地小区已初步划界立标,基础设施建设慢慢展开。据不完全统计,已做各类大型宣传牌6个,延缓冲区108国道竖立仿生碑52座,标示牌30个,封山育林266.67 hm2,各类界桩300余个。在保护区内专业性调查4次,已基本上掌握保护区域野生动植物,以及水生鱼类藻类生物的种类。现在正进行珍稀濒危鸟类栖息地生态环境调查,准备摸清国家和省级一、二类水禽动物分布区域、生活规律、繁衍的主要途径,为保护区动植物种群定居创造有益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是内陆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体现;为湿地动植物生命科学基因库的建立创造了条件,给国家生物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为社会科普教育、科技宣传、认识人类社会、保护湿地环境提供了大课堂,并为学生夏令营、野外实习鉴别生物铺垫了大窗口,而且让人们都意识到湿地保护的意义。此外,湿地风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对湿地景观文化的延伸,对改善黑渭两岸居民生存环境作用十分深远,对历史考证人类文明发展准备了有力的自然依据。

黑河库区湿地虽已划界立标,对部分湿地实施封山育林等措施基本到位。但是基层管理机构尚未健全,湿地区域土地还未确权,林权证和管理人员行政执法证件未发放到位,许多职权不能行使。对湿地林区一线管理比较粗放,护林防火和资源监测未能开展,林政事件和刑事案件无法抓起,这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其次保护区核心区域警戒线机械围栏不牢固,黑河库区管理局监管力度不够,时常有游客涉水致命事故出现。既造成极坏的负面影响,也给水质水源造成污染。监测系统尚未运行,联合执法责任落实不得到位,这也是湿地保护区管理直接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1-2]。

黑河湿地黑渭小区,土地确权和林权认证、区域界定和核准以及林权证书发放等一系列问题还未得到解决;科普宣传、科研监测、行政执法、基础设施、湿地保护和恢复、森林防火、社区共管、动植物栖息地建设等工程项目不能实现。加之黑河入渭口水域区部分地段河道掏沙取石,私开沙滩和拉沙运石现象混乱不堪,夜晚河底灯火通明,车水马龙拉沙运石至堤外无人敢管,个别砂石厂家经营加工从未停工停产过。私自偷运砂石的车队将沿渭路压得破烂不堪。这种非法暴利行为应严厉打击,确保湿地资源不再继续流失[3]。

4 黑河湿地保护和管理建议

一是建议政府部门牵头召开职能管理部门(环保、财政、发改委、林业、水务及公检法司)协调会议,提出切实可行的议案报人大部门审批执行。并以征、占、用河道滩地形式办理划拨手续,将周至黑河湿地总体规划图区域内土地回归湿地管理中心。二是黑渭入口湿地建立一所大型管理站,并组建一支森林公安队伍。严加管制湿地源头,给予非法开采沙石占用滩地经营者强有力的制裁,保护湿地水鸟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吸引鸟兽来周至黑河湿地定居繁衍生息创造良好的自然条件。三是湿地管理中心按政府设置为事业全额拨款单位,编委定编7人。现已从事业单位抽调5人,但他们的人头经费、工资待遇还未解决。应由政府部门组织协调编委、人事、财政、林业部门,解决这些人员工资和经费问题。四是进一步加大对社会湿地普法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人们认识和保护湿地的思想觉悟,达到群众爱惜湿地、保护湿地、营造湿地、开发湿地、享受湿地带来的美好生活的目的。五是建立健全湿地动态变化监测档案,为湿地规划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周至黑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发展史提供实际材料,尽快使周至黑河湿地常态化[4]。六是陕西周至黑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在发展建设中,很多地方还不太完善。某些项目实施不到位,这距离陕西周至黑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建设尚有差距。呼吁社会凡是热爱湿地和关心湿地的人,一起携起手来共同为陕西周至黑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献策献力。

5 参考文献

[1] 郑姚闽,张海英,牛振国,等.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初步评估[J].科学通报,2012(4):207-230.

[2] 翟可,徐惠强,姚志刚,等.江苏省湿地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75-180.

[3] 戴建兵,俞益武,曹群.湿地保护与管理研究综述[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3):328-333.

[4] 贾萍,宫辉力,赵文吉,等.我国湿地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84-88.

上一篇:西吉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项目开展内容及成效 下一篇:自恋与网络欺凌: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