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铸工艺――先秦至六朝铸钱工艺

时间:2022-09-30 01:06:11

范铸工艺――先秦至六朝铸钱工艺

采用熔铜浇铸的范铸工艺,是中国先秦至六朝时期主要的铸钱方式。铸钱采用的范铸工艺,是继承了三代以来青铜范铸技术的传统,并且因为钱币本身的普及、生产的标准化和效率提高需求而演变、发展。

中国古代钱币铸造技术――范铸技术,是中国钱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钱币由于铸造次数的频繁,它的大小轻重最敏感地反映当时的财政、经济状况,所以它是直接史料,是最可靠的史料。”⑴和钱币相比,钱范也是当时政治、经济状况的史料,同时,钱范还更加直接地与国家的货币生产、货币政策,以及当时的雕刻、冶炼等生产技术密切相关。

钱范铸造工艺研究概况

从南北朝萧梁时代到20世纪前半期,对于中国古钱币的研究始终是处于金石学的范畴。20世纪50年代以后,科学的考古发掘不仅为钱币研究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实物、扩大了研究的范围,而且科学技术的引进、跨学科结合的视角和研究思路为钱币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对于钱范和铸钱工艺的科学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更上一层楼。

近年来,钱币科技考古的一项重要收获是,用模拟实验的方法从技术工艺发展史的角度出发,对历代铸钱工艺进行系统的研究。中国钱币博物馆、鄂州市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针对学术界就中国古代铸钱工艺领域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如“先秦钱范的制作”、“石范能否铸钱”、“铜范能否铸钱”、“汉半两叠铸范”是否存在,以及陶范、石范与铜范之间的演变关系、叠铸工艺的演变等,进行模拟实验,并且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一些争议问题。⑵

还有上海博物馆也进行过模拟实验研究。另外,关于铸钱工艺、钱范的制作以及特征的研究的文章也大量出现。对于古钱币的研究,从传统金石学到20世纪的金属成分分析、金相分析,发展到了进行实践与理论的互证,钱币学与钱币科技考古、冶金史、货币史的结合。

钱范的种类及发展演变

“黄帝范金为货,制金刀,立五币,设九棘之利,为轻重之法,以制国用,货币行矣。”⑶ 这句话中“范”即模范,“以模铸金也”。说黄帝就开始以范铸钱估计是后人的附会,但是中国古代的范铸工艺确实是很早就有了。

只就发现的较早的青铜铸币来说,有安阳大司空村商墓出土铜贝3枚,系仿海贝铸造而成⑷、偃师南寨西周早期铜铲⑸、偃师李村西周早起铜铲⑹,华阴砖瓦厂西周原始空首布⑺等等,虽然都没有发现范,但是从铜贝、铜铲和空首布的形制和同时代青铜器可知是范铸的。所以可以说,钱币的范铸工艺是伴随着铜质货币产生而产生的。

按照铸造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分为祖范、母范、子范。祖范为手工刻制得阴文反书钱模,用于翻制母范,母范阳文正书,母范翻制用于铸钱的子范。

按照钱范的质地可以分为泥陶范、石范、金属范三大类,其中泥陶范分为泥范和陶范,金属范分为铜范、铁范。

需要指出的是,祖范一般为石质,一般用细腻质软的变质石灰岩⑻;母范可以是铜质、陶质或者铅质⑼;子范可以是陶质、铜质。祖范和子范都是阴文反书,但祖范刻工细致工整、棱角分明深峻、质地坚硬平滑,并且没有浇铸的痕迹,子范则因经过浇铸使用,留下了磨损痕迹,不及祖范深峻。祖范的数量很少,故发现得也少,子范相对较多,发现也就多了。母范为阳文正书,较好辨认。

从先秦至六朝,范铸法都是主流,六朝时候,叠铸工艺盛行,并自成体系,但还是属于范铸工艺。自唐朝之后,铸钱技术发展为翻砂法。

汤可可先生在《中国钱币文化》一书中,将中国古代铜钱分为先秦、秦汉至隋、唐代至清代三个发展演变的阶段,每个阶段分别对应的铸钱工艺是采用硬范浇铸(石、陶、铜等质地的范)、泥范叠铸(采用硬范翻制泥范叠铸)、翻砂铸造三种技术。同时,书中说这种区分是大致的,并不是绝对的⑽。这样的划分把握了各时期的主要特征,又顾及到了特殊情况,因而是可取的。

另外,据《上海博物馆藏钱币――钱范》一书可以知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子范绝大部分为叠铸陶范,另外发现叠铸铜母范。在浙江杭州⑾、江苏句容⑿、镇江⒀、南京⒁等地都发现有六朝时期的钱范,说明六朝主要使用叠铸式陶质钱范。

那么,是不是采用叠铸工艺就比传统金属范铸造效率高呢?有人曾经同时采用叠范铸钱和金属范铸钱做模拟实验,得出金属范铸钱的效率远远比叠铸范生产效率高,其高效率是与平板范竖式浇铸铸钱工艺比较而言,“叠铸法铸钱能够保证所铸造钱币的质量,王莽时期对钱币质量的要求是叠铸法在王莽时期重新应用和发展的原因。”⒂

叠铸钱范一般是用铜范翻制大量泥质陶范,叠在一起,其中各个泥质子范有共通的浇道,可以做到一次性浇铸几百枚铜钱。叠铸子范外面还要涂抹一层草拌泥固定。新莽、东汉时期的叠铸范还都是单面范,每一个泥质子范用铜母范分别翻制出来;而到六朝时期叠铸钱范为双面钱范,使用范母同时压制双面范两面,形成双面钱腔,这样叠放起来的泥质子范所占用的空间,就比单面子范少了一倍。

另外,钱范从先秦时期的“铲形”发展到汉代的“盒形”,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由单范浇铸到叠铸工艺的转变,当然并非完全对应。到新莽,尤其是到六朝之后,钱范越来越多采用正方形等等边形,因为要便于翻制的叠铸子范的放置。因为这种形制的钱腔内部钱币的正反对应情况,已经在母范上设置好了,所以只需要将叠铸钱范叠放置在一条直线上,就不要再考虑钱范的浇铸道及文字的朝向等问题了。而这一特征是西汉时叠铸钱范没有采用到的优点之一。

钱范铸钱过程中的“失误”

钱范被用于铸钱之前,铜质范还需要涂抹一层隔离层,泥陶质范还需要在烘范窑中烧制以去掉范中的水分。先秦至六朝采用熔铜范铸的铸钱工艺,总的来说是比较粗糙的,首先是铜质成色的不一定,其次是由于采用手工制作的钱范铸钱,因此造成的情况是几乎没有两枚一模一样的钱币,多少会有一些差别,古钱币收藏中的小版别便是这种情况。

钱币学中的一些术语,如合面、合背、移范、漏范、倒文、传形、摇头、流铜、砂眼等等名词的产生,都是伴随着钱范在铸造钱币过程中的”失误”而产生的。

合面、合背在五铢钱中就出现了,从单范浇铸的钱范来看,产生合面、合背的机率是很小的,如果正面范为铜质的话,机率就更加小了,但是不能排除这种情况的出现。西汉开始时钱范上五铢文字方向并不一定,所以五铢合背背文有正文、倒文、侧文。然而我认为在东汉、六朝五铢中更加容易出现合面、合背现象,因为此时的叠铸范一面有时既有钱正面,也有钱背面,所以如果在放置叠铸范时不注意的话,就会容易将正反放置相反而产生合背、合面现象;还有六朝双面叠范若正反两面放反的话,也容易产生合背、合面现象。另外,从五铢合背面文特征看也多为东汉以后的。

移范摇头的产生可能与钱范合范时为夹紧而移动有关,也可能由于钱范的榫卯因使用过多而松动没有很好对合有关。这两种情况也是多见于东汉、六朝时期。流铜、漏范现象在这时期不是很多,大概这种残次品都重新熔炉了。砂眼的出现与钱范制作工艺有关,也与钱范烘烤不善有关。连钱是由于钱范上钱腔相切在一起,这样就省掉了钱腔之间的横浇道,并且使得铜液更容易到达钱腔,所以钱币铸造出来时钱币两个连接在一起的。

上一篇:从主语突显和话题突显看英译汉 下一篇:民国张济华款一枝红杏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