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时间:2022-09-30 12:48:01

例谈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为探索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方法,笔者上了一节公开课: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司马光》第一课时。在安排本课内容时,笔者以培养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提高识字效率、拓宽识字途径、增加识字量为目标,优化识字方法,把识字写字作为教学重点,通过编儿歌、“小先生制”、联系熟字、游戏竞赛等多种方法开展识字教学,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并结合多媒体的优势,力争把识字写字落到实处。

一、多样的识字方法

1.编儿歌和顺口溜识字

这是低年级老师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常用的方法。这种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帮助学生识字的形式,是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它能让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

如课堂上在教学“司”时,将“司”和“同”进行比较,编成“同字去竖,司司司”的儿歌。在教学“园”时,编成“元字加口,园园园”的儿歌,简短上口,易学易记,既能展现语文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识字的效果。

2.比较识字

汉字中有许多字在字音、字形方面都很相像,字义却相差很远,怎样来识记区别这些字呢?笔者采用“比较学习法”,就是把这些字写出来进行比较。

如“司”和“同”、“使”和“掉”,在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字进行字音、字形上的比较,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区别点或相同点。在教学“园”时,笔者让学生给“元”换个偏旁,通过换偏旁,让学生掌握了一类字,同时也比较了那些容易混淆的字,不但可以防止学生写错别字,还能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

3.分散识字

所谓“分散识字”,即随文识字,寓识字于阅读中。笔者利用课件展示课文的重点句子,让学生提出疑问并朗读,遵循学生识字的规律,将识字与课文语境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感知、理解和掌握生字词,又能在识字的同时通过阅读锻炼学生的语感。

随课文分散识字的主要优点是:①把字词放在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有利于识字和阅读的有机结合,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②生字反复巩固的机会多,刚学过的生字词,就在课文中及时重现,便于儿童理解和记忆;③生字随课文分散出现,每次的识字量不多,难点分散,学生容易掌握。

本节课中学生在认读生字“假山”“水缸”“使劲”以及“砸”时,笔者配上背景中出示的图片,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与生字的亲切感,激发了学生认读生字的兴趣,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结合语言环境,学生既知字音、认字形,又能借助语言环境解字义、明用法,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对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小先生制”识字

所谓“小先生制”,就是“用小孩教小孩”的方法,这是陶行知先生早年为普及民众教育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小先生制”指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到的文化随时随地教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中的主要承担者。课堂中笔者采取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先一起识字读字,再让其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识字读字,在课堂上让学生去教学生,并引导学生互相纠正错误,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教学效果,同时锻炼、培养了学生识字的能力。

5.游戏识字

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主要问题在于他们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巩固识字的好方法就是要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玩儿中学习,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记住汉字。教师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认字,避免了传统的“读一读,再写一写”这类枯燥、呆板的方法,达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对汉字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的效果。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游戏形式:“开火车”,即以小组为单位,快速念出课件上的字,哪个小组“火车”不断,哪个小组获胜;“我要当老师”,即谁先记住了生字,谁就可以当老师来教同学们识字;“我做你猜”,即请小朋友上台表演动作,其他小朋友猜字。通过各种游戏,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

二、先进的媒体技术

1.学习字词,灵活方便

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要遵循“字不离词”的原则。因此,低年级语文老师在教学生字时,都要让学生用学到的生字组词(或扩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把这些词语事先写在小卡片上,课堂上教师即时出示,学生朗读记忆,一堂课有时要准备许多张小卡片。电子白板具有隐藏、拖拽的功能,教师只要把需要呈现的词语先隐藏在一侧,做上一个不为人注意的小标记,课堂上需要时,利用拖拽功能,随时都可以将其呈现在学生眼前,不需要时又可以马上隐藏起来,操作十分灵便。如出示“司、同”进行辨析、出示有关“司”的词语等,为学生识字和积累词语提供了便利。

2.创设氛围,引人入胜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笔者在其中插入了很多的课文插图。如花园的美丽环境、小朋友掉入水缸的情况以及周围人的不同反应。在生动形象的图片展示下,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课文内容也能够更加充分地理解。而且这样的新鲜感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小学生由于长时间坐着上课而带来的疲惫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参与性,从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的特点,化解课文的教学难点。

3.师生互动,其乐无穷

在练读完一系列表动作的字后,为了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笔者一边请学生上台来做动作,让底下的学生来猜字,一边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对应的生字。一来一往,师生之间的互动密切了起来,学生因为自身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纷纷参与这个猜字游戏,对生字也得到了很好地理解和记忆。这都得益于多媒体技术这一方便、快捷的手段,它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互动的桥梁。

三、小结

识字教学是一项艰巨的教学工作,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积累和探索识字教学的经验方法,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识字,才能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作者简介:江苏省昆山市高新区西塘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上一篇:浅谈复杂机械零件的六面体有限元网格生成方法 下一篇:箭载计算机在运载火箭中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