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工程建设中实现本质安全

时间:2022-09-29 11:44:52

如何在工程建设中实现本质安全

【摘要】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包含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的功能。通俗地讲,就是机器、设备、设施和工艺自身带来的安全。本文从提高本质安全的必要性出发,具体从设计、管理、过程控制等几方面论述了如何在工程建设中实现本质安全。

【关键词】本质安全;工程建设;措施

一、提高本质安全的必要性

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包含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的功能。通俗地讲,就是机器、设备、设施和工艺自身带来的安全。从外形、功能等方面来讲,即使由于操作者的操作失误或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也仍能保证对操作者、设备或系统的安全而不发生事故。事实上,由于技术、资金和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程度等原因,从宏观上讲,要真正做到本质安全是比较困难的,但从微观上讲,在某一点、某一台设备、某一个环节上要做到本质安全还是完全可以的。

二、从设计开始抓本质安全

如何实现本质安全,源头还是应该从设计抓起,从项目的建设抓起。这是因为如果设计上达不到本质安全的话,有些可以通过整改解决,但要多花许多冤枉钱,可有些花钱也解决不了问题,必须推倒重来。而如果在设计时能从本质安全的角度考虑周到些,不但可以避免返工,还可节省投资。例如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一条穿越河流的道路原本设计为钢便桥,可为了节省施工成本却改为便函,在雨期雨水增多水位超过了历史同期水平冲毁了便函,不但给企业造成了损失还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离本质安全还是有差距的。所以,抓本质安全首先要从设计开始。

三、先进的管理体系是实现管理本质安全化的途径

从危险源识别入手,通过系统的分析、预测、评价,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或控制危险因素,是系统达到最佳安全程度。把安全、环保、健康管理体系应用于企业安全管理,是近年来不断成熟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核心,让企业安全生产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均留下管理的“痕迹”,注重过程控制,实现管理无缺陷。

四、做好过程控制完善本质安全

由于工程建设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大,高空作业和地下作业多,机械设备工具多,用电作业多,易燃物多;同时手工作业和交叉作业多,现场人员流动性大,因此,安全事故引发点多,并增大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在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生命比生产更重要”的原则的前提下,必须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且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一)保证建筑物安全的措施

1.必须严格执行施工和管理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的标准,按照施工工艺和程序的要求进行组织施工。2.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进度计划,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的措施组织施工。3.必须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并加以实施,排除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的各种干扰因素。4.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必须做好材质、品种、规格、数量的检查检验和试验,保证所用材料合乎质量、环保和安全的要求。5.要加强建筑物的基础、地下室、结构,尤其是隐蔽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的检查和验收,当质量有差异时,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综合治理,以消除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隐患。

(二)人身安全管理的措施

1.必须组织工人学习安全法规,进行安全教育来提高工人的安全施工意识;通过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安全操作的技能;在完善或制定安全生产、安全操作的规章制度的同时,着力加强检查、落实和管理,以约束人们的不安全行为。2.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一系列的技术安全措施,例如:挡板、脚手架的安全技术及挂网、机井架的封闭及固定、防雷设施、用电线路的规范安装、配备安全帽等等,以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防止高空坠物、棚架井架的倒塌、土方的崩塌、触电雷击等伤亡事故的发生。3.必须建立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医疗急救措施,防止高温、粉尘、噪音、毒气(瓦斯)、废液、污染、辐射等对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危害。与此同时做好食品卫生的管理,防止食物中毒的事故。4.对起重吊装机司机、升降机司机、电工、焊工等特种工种必须实行持证上岗,非本特种作业人员不准从事特种作业。

(三)财产、材料的安全管理措施

1.必须做好材料、工具等的采购计划,对材料、工具、设备等物品应分门别类进行存放和管理,要建立健全领(借)用材料、工具的登记手续。2.凡条件许可,工地应进行围蔽,并设保安值守,禁止外来闲散人员进入,以防止或杜绝盗窃工地材料工具、设备和其他财物的事故发生。3.必须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做好生产、生活资金的管理,保证安全、防止失窃。

(四)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措施

1.对施工使用的机械电器设备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和标志。2.各种机械、设备、工具,使用前必须熟悉其性能、了解其操作规程后才能使用。3.对机械、设备、工具必须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及时解决操作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消除机械故障,禁止机械、设备带“病”工作,以保证机械、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工作性能达到安全的规定要求。4.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和管理,必须贯彻“人机固定”的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5.在使用机械、设备、工具时,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要避免超载、超负荷、超行程、超高度、超变幅、超保险装置的运行,防止出现脱落、倒塌、倾斜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防火工作的安全管理措施

由于建筑工地易燃易爆材料、物品多;临时用电线路多,用电负荷大;人员流动性大,工种多、交叉作业多,既有生产又有生活和用火用电点多;因此而发生火灾的源头点多,隐患点多。同时,施工现场消防水源和消防道路多属临时设施,故消防灭火条件较差。因此,防火工作是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其措施是:

1.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充足的防火器具设施,要保证消防水源和消防通道的畅通。2.建筑材料物品存放应分门别类进行,并要设置足够的安全防火距离和防火设施,易燃易爆材料和物品应实行专库存放、专人管理。3.用电线路必须按规范安装,禁止非电工乱拉乱搭接,以防止因线路短路、漏电引致的火灾。4.应禁止乱扔烟头、随意设置炉灶、冬天炉火取暖等不良行为。5.要加强对用电的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防止机械设备发生漏电、短路的火灾隐患。

结束语

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内容多,范围广,难点多,难度大,引发安全事故的点多且具突然性,需要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施工和设计、监理等单位的共同参与,互相支持,积极配合,在抓生产的同时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可以这么说,只要能够认真贯彻“生命比生产更重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在抓施工生产的同时抓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能够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对工程施工实行“全过程、全员、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宣传、检查、监督落实、整改并举,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及防火工作作为重点,就一定能做好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工作。

上一篇:现代企业教学培训指标体系的评估 下一篇:浅谈公路工程建设合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