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业阔步向前

时间:2022-09-29 11:16:09

生态工业阔步向前

提升生态工业发展水平,考验着毕节的智慧和勇气:一手抓能源、煤炭、“两烟”等传统产业的提质增量,一手抓新能源创新驱动,同步拉升工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

“贵州屋脊”韭菜坪上,风电场的巨大叶片仿佛银色翅膀挥舞,演绎着“好风‘坪’借力”的美景。据统计,2012年,位于韭菜坪上的华能赫章风电场发电量近1亿度,直接创造经济价值6000余万元,成为毕节生态工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昔日酸雨频频,石漠化严重的“煤海”毕节,当前正加快改革资源利用方式,铁下心着力提升生态工业发展水平,推进节能减排,加大风力等清洁能源生产,努力发展循环经济,摆脱“黑色经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由2010年的6.05吨/万元下降到2012年的4.6吨/万元,提前三年实现“十二五”目标任务。2013年单位增加值能耗更是下降到4.35吨/万元,同比下降5.81%。

毕节系资源型工业城市,矿产资源富集,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达40多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煤窑遍地开花,土法炼焦、炼锌密布,白天浓烟滚,夜晚炉火明。“西部大开发”催生了5个火电厂、4个水电厂,在使电力产业一跃成为支柱产业的同时,毕节的发展也遭遇了环境污染、产业升级缓慢、抗风险能力弱等挥之不去的“症结”。

“必须改革资源利用方式,绝不要带污的GDP。”毕节市委书记张吉勇说,毕节必须紧紧守住两条底线:一条是发展的底线,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一条是生态的底线,不能增加落后产能、破坏生态环境。因此,毕节工业要实现“撑杆跳”,必须紧扣自身资源禀赋,壮大特色优质产业,但不可走旧路、老路,而是应由“高消耗、高排放”向低碳绿色转变,变“黑”为“绿”。

烤烟、煤炭这“一黄”、“一黑”两碗饭,毕节吃了几十年,即使到现在,煤炭、电力和烟草占规上工业产值近90%的份额,毕节以何摆脱目前的路径依赖?

对此,毕节市工业和能源委员会主任潘发勇认为,煤炭、烤烟等资源引领的工业产业是毕节的重要经济命脉,占到全市半壁江山,发展生态经济并非抑制这些产业发展,而是要打好资源牌,走好特色路。以煤炭产业为例,毕节不仅要“盯住”煤这一毕节最为突出的比较优势和特色优势,更要“延伸煤”,进而“超越煤”,延伸煤的上下游产业链,推动高技术产业和上产业共同发展。

有人质疑,2012年,毕节全市的工业用煤量高达1130万吨,远远高于黔西南、黔东南等州,凭这样的“家底”,过于强调建设生态工业是否会降低毕节的经济发展速度?

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对孪生话题。仅工业用煤量,毕节远高于其他市州,但更说明,如此粗放发展根本难以为继。毕节必须避免单纯“吃资源饭”,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提升生态工业发展水平,考验着毕节的智慧和勇气:一手抓能源、煤炭、“两烟”等传统产业的提质增量,一手抓新能源创新驱动,同步拉升工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

实施“四个一体化”转发展方式,改革资源利用方式。煤、磷、铁、铅、锌是毕节的优势资源,量大质优。已探明煤炭储量589.67亿吨,占全省煤炭储量的半壁江山,且多为优质无烟煤;磷矿储量14.95亿吨,占全省55.7%;铁矿储量4.72亿吨,名列全省第一;硫铁矿3.56亿吨,名列全省第二;铝土矿1077.43万吨,名列全省第三。但长期以来毕节都以原料开发和初级产品加工为主,存在发展方式粗放、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等问题。

“穷守金山”无出路。一吨煤,即使市场利好也仅能卖出几百元;一千克标准煤,燃烧释放约7000大卡热量,但化学分解后,煤可以制出乙醇、甲醚、氨化物等多种化工产品,与原煤价格相较,简直一天一地。一吨磷矿石原矿只能卖300多元,加工成黄磷可以卖1300元,更不用说加工成农药级磷酸盐或者电子级磷化工产品。为什么强调实施煤电磷、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四个一体化”?就是因为靠挖矿、卖矿,绝没有发展出路。

毕节市发改委主任谌毅业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毕节将电力项目也纳入“四个一体化”调度,现有项目18个,其中煤电化14个、煤电磷2个,煤电铝1个、煤电钢1个,累计完成投资62.18亿元。已拿到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路条的煤制油项目,有望很快立项,届时,煤制油领域将形成“北有宁东,南有毕节”的区域分布。毕节正以“四个一体化”带动资源深加工,通过创新体制,调整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逐渐形成煤电磷、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上下联动、相互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

发展循环经济,综合利用“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在毕节常态源节能建材有限公司,一块块混凝土砌块有序排列,堆满了厂房。这些有粉煤灰加气而制成的混凝土砌块不仅环保,而且以较传统墙体材料更为优异的耐高温、隔音等特点颇受市场青睐。该公司负责人陈宾说,这些砌砖的材料来源主要为贵州华电毕节热点公司供应的粉煤灰、废热蒸汽及贵州黔西中水发电有限公司供应的脱硫石膏,公司每年可消化粉煤灰40万吨和脱硫石膏5万吨。

“废渣、废水、废气都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随着一项项技术的突破,毕节大力发展利用粉煤灰、炉渣、煤矸石等工业废弃物生产新型建材,积极开展水泥恒业复合水泥生产技术改造,努力提高粉煤灰、炉渣的利用率。循环经济让毕节的工业垃圾变得诱人抢手,全市粉煤灰和脱硫石膏资源综合利用量明显上升。26户资源综合利用企业2013年上半年粉煤灰利用量75.02万吨,同比增长133.8%;脱硫石膏利用量24.33万吨,同比增长182.9%;矿渣利用量20万吨,同比增长185.3%。

潘发勇谈到,当前,毕节正着力实施工业锅炉能效提升、工业余热余压利用、“能效电厂”建设、优化能源供应行动、节能产业培育等工业节能五大攻坚计划,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对现有能源资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设备工艺进行改造。

淘汰落后产能,清洁生产坚决舍弃带污“GDP”。记者了解到,仅2013年,毕节便淘汰水泥、炼铁、焦炭等行业落后产能125万吨,关闭企业16家。同时,市里给各地、各部门定下节能减排硬任务,实行“环保一票否决”。

不该“捡到篮里都是菜!”该淘汰的产能必须果断割弃,容不得半点迟疑。张吉勇表示,毕节将严格执行国家《节约能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企业,依法查处并限期整改。

与此同时,毕节还竭力推进清洁生产,以燃煤发电化工、冶金、水泥等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高排放行业企业和工业园区为重点,从“面向企业”走向“面向园区”管理,全面推进清洁生产。突出抓好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年取水量30万立方米以上及国控、省控重点污染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确保这些企业在2015年以前完成一轮清洁生产审核。

依靠创新驱动,探索新型能源力求低碳发展。2013年,毕节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获科技部正式认定,成为贵州第七家跻身“国家队”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据介绍,该基地已吸引了添钰动力、兴国新能源等国内新能源企业入驻,形成了以“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车”三种整车技术为“三纵”,以“多能源动力总成系统、驱动电机、动力电池”三种关键技术为“三横”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

在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同时,毕节积极探索新型能源,力求低碳发展。赫章县韭菜坪风力发电项目即将完工,有望成为云贵高原“风电”新能源基地。近年来,为节能降耗,毕节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将风能等绿色能源作为开发重点,先后建设了华能赫章风电、威宁风电等风力发电场,不仅能为当地提供清洁能源,减少污染,其风车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1988年,毕节试验区成立,“生态建设”成为“三大主题”之一。如今,在后发赶超的道路上,生态工业发展更是毕节试验区的应有之义。(责任编辑/蒋叶俊)

上一篇:工程造价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