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喜欢上音乐欣赏课

时间:2022-09-29 10:34:47

如何让学生喜欢上音乐欣赏课

摘 要 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关键词 课程教学 音乐欣赏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1音乐欣赏与多媒体相结合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手段更为丰富、灵活,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如欣赏管弦乐《动物狂欢节》的教学, 用不同乐器和音乐语言来表现不同的动物形象,而单靠聆听,小学生难以理解音乐。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手段,设计森林背景图或将电视片《动物世界》中的狮子、大象、天鹅等镜头进行剪辑,在音乐背景下播放出茂密森林里别开生面的动物生活场景,让学生通过聆听+动画+想象,逐步领悟音乐之“妙”。

再如欣赏《彼得与狼》音乐作品,这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写的一部交响童话。故事情节是:少先队员彼得与他的好朋友鸟儿一起玩耍,家中的小鸭在池塘嬉游,与小鸟争吵。小猫趁机要捕捉小鸟,被彼得阻拦。爷爷后来吓唬他们说狼要来了,把彼得带回家。不久,狼真来了,吃掉了小鸭,还躲在树后要捉小鸟和小猫。彼得不顾个人安危,在小鸟的帮助下捉住狼尾巴,将它拴在树上,爷爷和猎人赶来把狼抓进了动物园。音乐中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弦乐四重奏、定音鼓和大鼓所奏出的具有特性的短小旋律和音响,分别代表小鸟、鸭子、猫、爷爷、少先队员彼得和猎人的射击声等。笔者在教学中运用课件教学,每到一个故事情节都配上相应的图片,这样让学生通过聆听+图片+想象,逐步领悟音乐之“妙”。

2音乐欣赏与表演相结合

欣赏教学的重点是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了解抒情与叙事结合的特点,并通过表演表达出乐曲,这样学生就能真正地理解乐曲。

如欣赏《听妈妈将那过去的事情》歌曲,先要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这首歌既可以独唱也可以齐唱的叙事性歌曲,是几代儿童久唱不衰的优秀作品,歌词优美抒情,情境交融的描绘,全曲感情细腻真挚,表现了妈妈(劳动人民)在旧社会历尽苦难才盼来新社会、新生活。

学生了解歌曲背景,并熟悉歌曲后,指导学生表演歌曲,选取有表演天赋的学生扮演妈妈、孩子、地主,选一部分学生扮演大树、谷堆、月亮、乌云、雨,再选一位学生旁白,老师负责音效。歌曲为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新社会农村的夜景,明月当空,孩子们围坐在丰收的谷堆旁,倾听妈妈讲故事。曲调柔美、宁静,节奏较舒展。第二部分叙述了旧社会的痛苦生活,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完全再现,音乐把人民又带回了现在。学生通过表演,感受音乐,聆听+表演+想象,逐步领悟音乐之“妙”。

3音乐欣赏与奖励机制相结合

课堂奖励,是教师们惯用的课堂激励手段,目的是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如欣赏《瑶族舞曲》,这是彭修文根据刘铁山、茅沅合编的同名管弦乐曲改编而成的。作者充分发挥了民族管弦乐队特有的艺术魅力,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表现了瑶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学生在对主题旋律有深刻印象后,尝试提问学生“引子部分的演奏乐器有哪些?”并激励说:“回答正确有奖励。”那么,学生在欣赏时,听得就会很认真。生1:“中阮、大阮。”生2“大胡、低胡。”生回答正确后,全班鼓励,老师送给他们一份精美的小礼物,鼓励他们,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踊跃发言。接下来用同样的方法,欣赏乐曲第一主题:第一遍高胡主奏,第二遍竹笛、笙、低音喉管主奏。第二主题:第一遍管弦乐合奏,第二遍弹拨乐器合奏。这样让学生通过聆听+奖励+想象,逐步领悟音乐之“妙”。

4音乐欣赏与生活相结合

音乐来源于生活,只要我们有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各种美妙的声音。在下雨天能听到小雨“滴 答. 滴 答.” 的声音;在小溪边能听到“哗啦 哗啦 ”的声音;在树林里能听到小杜鹃 “咕咕咕咕 咕咕咕咕”的叫声;大公鸡会发出“喔 喔 喔”的叫声;小鸭子会发出“嘎嘎嘎嘎”的声音;在刮风下雨天我们就能听到大自然合奏的声音……首先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大自然,聆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发现大自然中美妙的音乐,然后在上音乐欣赏课的时候,再引导学生听音乐联系生活中的声音理解音乐。

如教欣赏课《百鸟朝凤》一课,首先介绍这是唢呐独奏曲,这首曲子原是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间乐曲。唢呐的音色高亢明亮,擅于模仿,感受唢呐的音色特点。师问:“听了乐曲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仿佛听到什么,仿佛看到什么?”生1说:“我从乐曲中好一幅百鸟争鸣的场景,我听到了公鸡啼晓、母鸡生蛋,甚至连小孩的哭叫声等。”生2说:“我从乐曲中我们仿佛听到布谷鸟、鹧鸪、燕子、蓝雀、画眉、百灵、蓝腊嘴等鸟儿的叫声,好像还有公鸡的啼鸣。”让音乐调动学生的感受力,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学生对主题音乐的感受,这样让学生通过聆听+体验+想象,逐步领悟音乐之“妙”。

上一篇:中学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下一篇:谈浅韩语中常见机构名称的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