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式

时间:2022-09-29 10:16:33

探索中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式

【摘 要】随着当前美术课程改革实验的进展,对学校美术教学中的“硬件”和“软件”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给我们美术教育现代化和美术课程改革实验带来了空前发展的契机。本文通过五方面探索了中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中学美术;美术欣赏课;教学方式

美术是以其独特的形式铸就的语言,美术的想象是人类艺术创造和科学发展的思维宝库。中学美术欣赏课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全面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初中时期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中学美术欣赏课要求“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新课改的带动下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美术知识,掌握必要的美术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要从实践出发,以开放性、多元化的角度,探索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与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求在中学阶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全面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理解力。

作为从事美术教育的专业教师,在美术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现由于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中学美术教学正在日益受到重视。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其自身特有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对开阔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陶冶高尚情操,健全人格、发展个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作为现代信息工具的电脑已走进千家万户,普及到各行各业,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方便。自从电脑进入了我们美术教学领域,便成为美术教学中的“多面手”,充分发挥了我们学生的视觉优势。随着当前美术课程改革实验的进展,对学校美术教学中的“硬件”和“软件”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给我们美术教育现代化和美术课程改革实验带来了空前发展的契机。

一、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它作为一种深受同学们喜爱的课堂组织形式,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对中国古陶瓷的欣赏,教师出示器皿,先让同学眼观、手摸,亲自体会陶瓷的肌理、质感,然后让学生评论。在欣赏中国画作品时,教师可结合自己演示,学生简单临摹,给他们充分感受作品的机会,引导他们认真分析画面上的形式语言,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画面线条的粗细,色彩的冷暖,造型的写意与象征。以视觉为主,加上听觉、触觉、嗅觉的相互作用,从而有效而完整的挖掘学生的鉴赏能力。在欣赏外国雕塑的章节中,教师还可以邀请同学给全班示范罗丹的《思想者》,米隆的《掷铁饼者》等可行的形体展示,使学生乐意积极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在互动中体会到了欣赏乐趣,增强了作品感悟能力。

二、演讲式教学

中学美术欣赏课大纲指出: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组织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开展对不同作品的比较和作品的评论。欣赏课的演讲式教学是在培养学生视觉能力的同时,侧重挖掘学生语言能力。让学生有赏而感,有感而讲,强调学生读与说的能力。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画面描述能力的培养,还要教导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欣赏理解,重视对作品评价能力的培养。演讲式教学将使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可能成为现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等在内的整体素质。

三、比较式教学

利用比较式教学把相关的美术作品置于同一欣赏环境中,从宏观上加深对被欣赏作品的理解和体会。因为美术作品的比较,能产生雄辩的说服力,有较强的针对性。比如可以把同一画家不同时期的相关题材的作品,不同画派同一题材的作品,不同民族、国家同一题材的作品,同一绘画内容、不同处理样式的作品置于同一欣赏环境中。让学生来判断哪些作品好,好在什么地方,是怎样处理的,在判断过程中,诱发学生进行切实观察,并从中吸取优秀作品的构思,表现长处,同时在比较中也体验了不同类型的作品的艺术风格,通过这样的比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和思维发展。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时代下艺术作品各具魅力的特点。例如对中外民居、园林建筑的赏析,东西绘画对人物题材的创作在审美意识上的差别,欧洲几个世纪中油画作品异彩纷呈的画派等。比较式教学有利于把学生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升为清晰的理性认识,从而多角度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四、综合性教学

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到不同时代和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是从艺术角度进行审美欣赏的材料,也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了解历史事件、社会生活、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人复杂情感的材料。它大致可包括三个方面:①美术课与其他学科:如历史、政治、文学、哲学、地理、宗教、音乐、甚至外语和古汉语之间互相沟通、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如窗口一样能折射出作品本身涉及的丰富内涵。反过来,通过对作品外延的综合知识的介绍,又会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创造立体的认识氛围。②美术学科自身各领域(或门类)之间的综合。如绘画与设计结合,设计与鉴赏结合,或主题性的美术表现,可以有综合材料,综合资源整合运用。③课堂教学与美术的课外活动综合进行。体现为美术课与社会生活实践的结合沟通,使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中,得到一定的社会文化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五、媒体辅助教学

应用多媒体进行学校美术课的辅助教学,可以使教学信息含量大增,更具灵活性和生动性,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资料信息,在美术欣赏课中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学校美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显著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这是其优点。但是,运用不当也会存在着一定的负面作用。比如容量过大,学生来不及观察与思考,还没有回味过来内容就已经更新。所以针对一个多媒体课件来说,并不是容量越大越好,而是看它能不能真正起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得知:他们在接受一个新知识时总是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连续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因此,在制作和使用学校美术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能否“消化”,要给学生一定时间探究和思考,预留一些想象的空间,把问题真正弄懂,不能无限制的加大容量,使学生感到应接不暇,最终导致“消化不良”。

在进入新世纪时,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要有新的见解,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要打破以往的传统教学,要运用现代多媒体进行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要以现代媒体幻灯片、投影、录音、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等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相结合形式进行,利用现代媒体的形、声、色并茂,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富与变化的优越性,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能以全方位、立体、动态的形式,全面、形象、直观的教学展示的内涵,而且以多种形式组合,有效的交替使用,以全面刺激学生的视觉(眼)、听觉(耳)、感觉来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上一篇:浅谈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口头作文教学 下一篇:浅谈对小学语文的阅读探索